2019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7(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2019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7(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7(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 71、下面为 19491952 年中国私营工业产品的销售情况统计表(单位:%) 。据表可知,当时的中国()项目 1949 1950 1951 1952加工订货、统购包销比重 1(1)88 28.83 4(2)71 56.04自产自销比重 88.12 7(1)17 57.29 4(3)96A.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 国家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增强C. 私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 开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一五”计划从 1951 年初开始酝酿,至 1955 年 2 月基本定案,历时 4 年多,共编制了 5次。1955 年 7 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2、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九五三一九五七),至此,“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最终完成。材料反映了( )A.党内对实行计划经济存在分歧 B.“一五”计划有利于恢复经济C.新中国对经济建设探索的迷茫 D.新中国对经济建设探索的谨慎3、1953 年至 1955 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四马分肥”,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 3(4)5%,职工福利费占 15%,企业公积金占 30%,资本家红利占 20.5%。这一措施表明( )A.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代购代销制度B.工人阶级获得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权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已经完成D.这类企业已带有明显社会主义性质4、“队里花生大丰收
3、,一颗能榨十缸油,豆荚用来做军舰,十万军队装不够。”这首民间歌谣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 )A.20 世纪 40 年代末 B.20 世纪 50 年代末 C.20 世纪 60 年代末 D.20 世纪 70 年代末25、图中所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其中,对空白的三个时间曾经发生的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实行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B.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D.以上三个事件都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6、鸡毛换糖的说法最初源自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镇,是指在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
4、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曾经,鸡毛换糖被作为“投机倒把”的典型加以禁止,直到 1980 年,当地工商局才为鸡毛换糖颁发了临时许可证。于是,廿三里镇的男劳力一到空闲,便纷纷出动,可谓盛况空前。它反映了( )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B. 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C. 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 D. 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7、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 欧美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79 年英国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979 年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1981 年美国里根总统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的向右转
5、”1980 年中国在广东、福建设立四个特区;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化产责任制的文件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后,法国开始私有改革浪潮A.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和欧美的所有制关系都发生了质变B. 中国改革开放是在欧美私有化改革浪潮推动下发生的C. 凯恩斯理论对世界经济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D. 20 世纪 70、80 年代世界进入经济调整时期38、中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深化程度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参照下表,对这两大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特征感性发展阶段:实验性、探索性破坏旧体制理性推进阶段:系统性、主动性制度创新A.从时间看,1984 年是两大阶段的分水岭B
6、.从历程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第二阶段全面展开C.从理论看,第二阶段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从内容看,理性推进阶段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19 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中国,刚开始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了 20 世纪初,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的中国( )A. 封建等级观念已破除 B. 崇洋媚外风气盛行C. 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D. 贫富差异日益缩小10、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连,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焉,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其意在说明铁路的修筑( )A.有
7、助于实现中国近代化 B.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C.有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善 D.有利于实现民生主义11、1930 年 5 月中旬大公报为陕西某事连续配发了以下社评。这反映出()5 月 12 日 为陕灾致最后之呼吁5 月 13 日 各尽我之救命责任5 月 14 日 各竭其力,各尽其心5 月 15 日 陕灾之造因及目前之转机A. 众多报纸媒介密切关注灾情 B. 官方赈灾力量十分有限C. 大众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D. 媒体关注政府救灾力度412、1970 年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时代英雄“杨子荣”的英武雄壮、浓眉腮帮、一脸正气的相貌特征成为当时全国的审美样本;而 2014 年徐克导演的同名影片中“杨子荣”则亦
8、正亦“邪”,“匪”气十足。杨子荣“英雄”形象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A.社会经济的发展 B.对外开放的实施C.现代主义的流行 D.“左”倾错误的纠正13、税收是国家机器运行的重要基石。税收制度的变化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的变革;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税收制度的变化。材料一 中国古代赋税(役)制度的变化时代 制度西周时期 “谷出不过籍” ,井田制下,借民力助耕公田的劳役制度。春秋战国时期 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 ,接照土地状况分等征税。鲁国“初税亩” ,按照土地数量征收实物。此后,接土地征税的制度在各诸侯国先后实行。两汉时期 按亩征收土地税,数量校少;按人征收“赋” ,即人头,数量较多。十六国至北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高频 考点 题型 分类 汇编 解析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