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14(含解析)岳麓版.doc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14(含解析)岳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14(含解析)岳麓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常考知识模拟卷 141、下面是 19 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潘: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洪仁玕: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一梁启超: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孙中山: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以免除帝国主义侵略A.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 B.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C.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 D.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2、有人评价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着百余年前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路径。这种评价( )A.肯定传统文化本位主义 B.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C.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 D.肯
2、定洋务运动制度变革的示范意义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80 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 ,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 ”这表明,先进的中国人A.借助西方文明应对工业文明的冲击 B.学习西方“器物”维护封建制度C.吸收西方启蒙思想以革新政治体制 D.引进民主和科学来改造传统文化4、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 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诲之资”1894 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站,预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 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3、1913 年梁启超说:“公共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5、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胡适在 1919 年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中说:“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2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故胡适倡导“整理国故”运动。这表明胡适( )A.对传统思想文化完全否定 B.与新文化运动的宗旨背道而驰C.反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 D.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6、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
4、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时的陈独秀认为( )A.改造国民性比政治变革更为迫切 B.资产阶级民主政洽具有局限性C.政治斗争无益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D.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7、陈独秀、胡适等人原本约定,将新青年定位为一纯粹论理的刊物,二十年不谈政治。但是, 新青年迈入第三年,就开始出现议论政治的文章。如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劳工精神 庶民的胜利 欧战与哲学等。 新青年的立场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共产国际的帮助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发展8、孙中山认为“社会之所以有进化,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不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冲突。”“欧美
5、各国从这种经济利益相调 和的事业发达以后,社会便极有进化,大多数便享福。”据此可以推知孙中山( )A.准备致力于发展实业 B.主张学习欧美进行革命C.反对进行激烈的社会变革 D.不赞成社会经济领域革命9、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 20 世纪 20 年代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含义是反对帝国主义“耕者有其田”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节制资本”A B C D10、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
6、.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11、1992 年 4 月 8 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此书。这主要是因为此书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312、“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材料反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共同点是( )A.解决民
7、主主义革命道路 B.中国向何处发展C.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 D.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知识 模拟 14 解析 岳麓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