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相关读物直书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2019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相关读物直书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相关读物直书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直书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2了解刘知几的“直书”说及我国古代史学实录的优良传统。秉笔直书的刘知几刘知几(661721),唐代史学家。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于唐代名门,家学渊源,自幼博览群书,攻读史学,后又致力于文学。他 20 岁时中进士。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奉调长安,任王府仓曹,并参与编纂三教珠英的工作。不久任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又迁为左史。唐中宗景龙二年(708),迁为秘书少监,又掌修史之事。当时,由于权贵控制史馆,史官无著述自由,凡事皆需仰承监修旨意,刘知几颇不得志。因此只好“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 。并以一家独创之学,对于史馆垄断史学表示抗议。景龙四年(71
2、0), 史通撰成。此后,刘知几名声大扬,迁官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馆学士,加银青光禄大夫。唐玄宗时,又迁为散骑常侍。他的官职屡迁,但却一直兼任史职,先后参与姓族系录 则天实录中宗实录 睿宗实录 玄宗实录等撰修。我国史论源远流长。先秦诸子借评论史事,论证本学派政治观点的正确性,形成我国早期史论的一种形式。 左传中的“君子曰”是另一种形式的史论,秦汉以来,又出现了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曰” 、 汉书中的“赞” 、 汉记中的“论” 、 东观汉记中的“序”、 三国志中的“评” ,以及后史的“史臣曰” 。随着史学的不断发展,史学批评也随之开展起来,出现一种以论述史籍得失、评论史学体例、研究撰史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
3、的史论形式。这种新的史论发端于秦汉而完成于唐代。到了唐代,刘知几继承前人的批判精神,将这种史学形式发展成“总括万殊,包吞千有”的史论著作,写出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史通 。史通作为我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的体统 纰缪 弛张三篇在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前已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 2 -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
4、等。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直书一文以丰富的史实材料对中国史学中“直书”这一优良传统作了深入论述。作者认为,敢于奋笔直书、彰善贬恶是史学家的最高境界, “直书”就是要善恶必书,不虚美,不隐恶;在具体叙述中,要避免个人好恶。他称赞历史上那些秉笔直书的史家,认为正是他们敢于彰善贬恶的精神,才体现了历史的公正无私,而对那些“曲笔阿世” “谀言媚主”的人,作者则持批评态度。段落 内容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第二段 列举历代史家之例,说明世途多隘,直书难遇第三段 评说六朝史书,列举用直书、曲笔两种不同笔法编撰史书的事例,说明直书之
5、难第四段赞扬了南、董、韦、崔的秉笔直书精神,谴责了王沈和董统曲笔阿世、谀言媚主的卑劣行为夫 人 禀 五 常 , 士 兼人 遵 循 了 上 天 赐 予 的 仁 、 义 、 礼 、 智 、 信 五 种 美 德 , 士 人 有百 行 , 邪 正 有 别 , 曲 直 不 同 。各 种 各 样 的 善 行 , 正 和 邪 是 有 区 别 的 , 直 和 曲 是 不 同 的 。若 邪 曲 者 , 人 之 所 贱 , 而 小 人 之 道 也 ; 正像 邪 曲 的 行 为 , 是 人 们 所 鄙 视 的 , 那 是 小 人 的 行 事 准 则 ; 而 正直 者 , 人 之 所 贵 , 而 君 子 之 德 也
6、。 然 世 多直 的 行 为 , 是 人 们 所 珍 视 的 , 是 君 子 的 德 行 。 但 是 世 人 大 多趋 邪 而 弃 正 , 不 践 君 子 之 迹 , 而 行愿 意 遵 循 邪 曲 而 放 弃 正 直 , 不 愿 意 追 随 君 子 的 脚 步 , 而 行 为由 小 人 者 , 何 哉 ? 语 曰 : “直 如 弦 , 死 道 边 ;遵 循 小 人 之 道 , 为 什 么 呢 ? 俗 话 说 : “正 直 像 弓 弦 , 死 在 路 边 ;曲 如 钩 , 反 封 侯 。 ”故 宁 顺 从 以 保邪 曲 如 弯 钩 , 反 而 能 封 侯 。 ”所 以 世 人 宁 愿 顺 从 权
7、 势 来 保 持吉 , 不 违 忤 以 受 害 也 。 况 史 之 为 务 ,自 身 平 安 , 也 不 愿 违 逆 权 势 而 遭 致 祸 害 。 更 何 况 写 史 的 要 义 ,申 以 劝 诫 , 树 之 风 声 。 其 有 贼 臣就 是 用 来 劝 诫 世 人 , 树 立 好 的 风 气 的 。 如 果 有 那 些 做 坏 事 的 臣 子 、逆 子 , 淫 君 乱 主 , 苟不 孝 顺 父 母 的 逆 子 、 荒 淫 无 度 不 好 好 治 理 国 家 的 君 主 , 倘 若直 书 其 事 , 不 掩 其 瑕 ,把 他 们 所 做 的 事 不 加 隐 晦 地 记 录 下 来 , 不 掩
8、 饰 他 们 的 污 点 ,- 3 -则 秽 迹 彰 于 一 朝 , 恶 名那 么 他 们 的 丑 恶 行 径 就 会 昭 著 于 一 个 朝 代 , 而 他 们 的 恶 名 则被 于 千 载 。 言 之 若 是 , 吁 可 畏 乎 !会 流 传 千 年 。 史 书 的 记 载 能 够 达 到 这 种 效 果 , 实 在 是 很 可 敬 畏 的 呀 !五 常 : 指 仁 、 义 、 礼 、 智 、 信 。 百 行 : 各 种 善 行 。 保 吉 : 保 持 自 身 平 安 。 风 声 : 风 教 , 引 申 为 好 的 风 气 。 夫 为 于 可 为 之 时 则 从 , 秉 笔 直 书 如 果
9、 在 可 以 做 的 时 候 这 样 做 , 那 么 就 不 会为 于 不 可 为 之 时 则招 来 祸 害 , 如 果 在 不 可 以 做 的 时 候 也 这 样 做 , 那 么 就 会 招 来凶 。 如 董 狐 之 书 法 不 隐 ,祸 害 了 。 像 晋 国 太 史 董 狐 记 事 的 原 则 是 不 隐 晦 事 实 真 相 ,赵 盾 之 为 法 受 屈 。 彼 我赵 盾 因 为 史 官 的 记 事 原 则 而 背 上 了 恶 名 。 赵 盾 和 董 狐 两 人无 忤 , 行 之并 没 有 什 么 激 烈 的 冲 突 , 各 自 按 照 自 己 的 行 事 原 则 做 事 没不 疑 ,
10、然 后 能 成 其 良 直 , 擅有 什 么 疑 虑 , 因 为 这 样 之 后 成 就 了 董 狐 的 良 史 直 笔 , 享 有名 今 古 。 至 若 齐 史 之 书 崔千 古 不 衰 的 名 声 。 至 于 像 春 秋 时 齐 国 的 太 史 写 “崔 杼弑 , 马 迁 之 述 汉 非 , 韦 昭 仗弑 其 君 ”, 司 马 迁 写 汉 代 皇 帝 的 过 失 , 韦 昭 按 照 规 矩 不 给 吴正 于 吴 朝 , 崔 浩王 孙 皓 的 父 亲 孙 和 作 纪 而 只 是 作 传 , 崔 浩 监 修 北 魏 国 史 写犯 讳 于 魏 国 , 或 身 膏 斧 钺 ,了 一 些 鲜 卑 贵
11、 族 忌 讳 的 事 情 , 这 些 史 官 有 的 身 遭 刑 戮 ,取 笑 当 时 ; 或 书 填 坑 窖 , 无 闻被 当 时 的 人 所 取 笑 ; 有 的 史 书 被 当 做 垃 圾 埋 到 坑 里 , 不 为后 代 。 夫 世 事 如 此 , 而 责 史 臣 不 能 申 其 强 项后 世 人 所 知 。 世 事 如 此 , 却 来 责 备 史 臣 不 能 有 东 汉 “强 项 令 ”之 风 , 励 其 匪 躬 之 节 ,董 宣 那 样 刚 直 不 屈 的 品 德 , 激 励 自 己 舍 己 尽 忠 的 节 操 ,盖 亦 难 矣 。 是 以 张 俨 发 愤 , 私 存 嘿 记 这 样
12、 的 要 求 确 实 也 太 难 做 到 了 。 所 以 张 俨 发 愤 私 撰 嘿 记 ,之 文 ; 孙 盛 不 平 ,收 藏 了 起 来 ; 孙 盛 愤 然 不 愿 修 改 晋 阳 秋 , 于 是 私 下 将 原 稿 另窃 撰 辽 东 之 本 。 以 兹 避 祸 , 幸抄 一 份 , 寄 给 辽 东 慕 容 俊 收 藏 。 用 这 种 办 法 来 逃 避 祸 害 , 侥 幸获 两 全 。 足 以使 秉 笔 实 录 的 史 书 和 个 人 的 生 命 获 得 两 全 。 这 些 史 实 足 以验 世 途 之 多 隘 , 知 实 录 之 难 遇 耳 。证 明 世 事 多 艰 , 史 书 要 做
13、 到 实 录 是 特 别 难 得 的 。Error!- 4 -Error!Error!Error!然 则 历 考 前 史 , 征 诸 直 词 , 虽既 然 这 样 , 那 么 考 察 前 代 历 史 , 考 证 那 些 实 录 的 言 语 , 虽 然古 人 糟 粕 , 真 伪 相 乱 , 而 披 沙 拣 金 ,有 古 人 的 糟 粕 , 有 真 伪 混 杂 的 情 况 , 但 是 分 开 沙 子 来 拣 拾 金 子 ,有 时 获 宝 。 案 金 行 在 历 , 史 事 尤 多 。 当 宣 、有 时 还 是 能 够 得 到 宝 贝 的 。 魏 晋 更 替 , 发 生 了 很 多 史 事 。 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相关 读物 直书 讲义 新人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