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4.doc
《2019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4.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李清照词两首(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李清照(1084约 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公元1127 年,北方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作品前期有一剪梅 醉花阴 如梦令 ,后期有声声慢 永遇乐 武陵春念奴娇 。评价 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词
2、宗。(二)人物轶事夫妻妙对李清照和赵明诚都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 。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 150 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赵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每甲子是 60 年, “花甲重逢”即 120 岁, “而立”是 30 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龄,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古稀”是 70 岁, “双庆”便是 140 岁, “幼学”是 10 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惊
3、叹不已。(一)背景链接1 醉花阴2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 。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寂寞与相思情怀。2 声声慢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成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仇,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使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首词写了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
4、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乎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二)常识整理文学常识婉 约 派婉约派为中国古代宋词流派,与豪放派相对应。婉约,即婉转含蓄。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婉约派由五代的“花间词派”逐步发展形成,因明人张蜒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侧重儿女风情,内容比较窄狭。结构形式上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文化常识1古代节日称谓(1)佳节又重阳重阳:又称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民间在
5、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2)上元节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3)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4)寒食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山中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3
6、(5)端午五月初五,又称“端阳” “重五” , “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2古代常见意象(1)梧桐更兼细雨梧桐: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2)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3)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4)流水水在我国古代
7、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5)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啼鸣,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醉 花 阴薄 雾 浓 云 愁 永 昼 ,天 空 阴 沉 又 有 薄 雾 笼 罩 , 我 发 愁 如 何 消 磨 这 漫 长 的 白 天 。 瑞 脑 销 金 兽 。瑞 脑 香 在 金 兽 炉 中 焚 烧 着 。 永 昼 : 漫 长 的 白 天 。 瑞 脑 : 一 种 香 料 , 又 称 龙 脑 。 金 兽 : 兽 形 的 铜 香 炉 。佳 节 又
8、 重 阳 , 玉 枕 纱 厨 , 半 夜 凉 初又 是 重 阳 佳 节 , 我 躺 在 纱 帐 里 , 枕 在 玉 枕 上 , 半 夜 里 凉 意 开 始 透 。透 入 纱 帐 。 纱 厨 : 纱 帐 , 用 木 架 撑 起 轻 纱 做 成 的 帐 子 , 夏 季 用 以 避 蚊 蝇 。 东 篱 把 酒黄 昏 后 我 独 自 在 菊 花黄 昏 后 , 有 暗 香 盈 袖 。丛 中 饮 酒 , 菊 花 清 淡 的 香 气 充 满 衣 袖 。 东 篱 : 菊 圃 的 代 称 。 把 : 持 。 暗 香 : 清 淡 的香 气 。 盈 : 满 , 充 满 。 莫 道 不 销 魂 , 帘 卷 西 风 ,
9、不 要 说 此 景 不 让 人 黯 然 神 伤 , 西 风 卷 起 珠 帘 , 人 比 黄 花 瘦 。帘 内 的 人 比 菊 花 还 要 消 瘦 。 莫 : 不 要 。 销 魂 : 形 容 极 度 愁 苦 。 黄 花 : 即 菊 花 。声 声 慢4寻 寻 觅 觅 , 冷 冷 清 清 , 凄 凄 惨 惨 戚 戚 。反 复 寻 觅 , 到 处 冷 清 , 一 片 悲 凄 气 氛 。 寻 寻 觅 觅 : 若 有 所 失 而 想 把 它 找 回来 , 反 复 寻 觅 。 戚 戚 : 悲 愁 、 哀 伤 的 样 子 。 乍 暖 还 寒 时 候 , 最 难忽 暖 忽 冷 、 气 候 变 化 无 常 的 时
10、 节 , 最 难 将 息 。调 养 身 体 。 乍 暖 还 寒 : 忽 暖 忽 冷 , 气 候 变 化 无 常 。 将 息 : 调 养 , 保 养 。 三 杯 两 盏 淡 酒 ,虽 然 喝 了 几 杯 淡 酒 ,怎 敌 他 、 晚 来 风 急 ! 雁 过 也 ,也 难 以 抵 挡 傍 晚 时 萧 瑟 的 秋 风 ! 正 在 伤 心 的 时 候 ,正 伤 心 , 却 是 旧 时 相 识 。见 到 雁 群 飞 过 , 似 曾 相 识 。 后 三 句 有 悼 念 和 思 乡 之 意 。 词 人 南 渡 , 丈 夫 病 故 , 书 信无 处 可 寄 , 是 以 见 到 北 雁 南 飞 , 感 到 伤
11、心 。 满 地 黄 花 堆 积 , 憔 悴 损 , 如 今院 子 里 堆 满 凋 零 的 菊 花 , 如 今 有 谁 堪 摘 ?还 有 谁 忍 心 去 摘 ? 憔 悴 损 : 枯 萎 , 凋 零 殆 尽 。 损 , 这 里 相 当 于 “煞 ”, “憔 悴 损 ”就 是 “憔 悴 煞 ”的 意 思 。 守 着 窗 儿 , 独 自 怎 生 得 黑 !独 自 临 窗 , 孤 苦 伶 仃 , 怎 样 挨 到 天 黑 ! 怎 生 : 怎 么 、 怎 样 。 黑 : 天 黑 。 梧 桐 更在 这 黄兼 细 雨 , 到 黄 昏 、 点 点 滴 滴 。昏 时 节 , 仍 然 淅 淅 沥 沥 没 有 休 止
12、。 此 句 化 用 温 庭 筠 更 漏 子 “梧 桐 树 , 三 更 雨 , 不 道 离 情 正 苦 。 一 叶叶 , 一 声 声 , 空 阶 滴 到 明 ”句 。 这 次 第 , 怎 一 个 愁 字 了 得 !这 种 凄 清 冷 落 的 光 景 , 一 个 “愁 ”字 怎 么 能 概 括 得 尽 呢 !(一)读准字音1纱厨(ch) 2东篱(l)3寻觅(m) 4乍暖(zh)5堆积(du) 6梧桐(tng)(二)写准字形1Error! 2Error!3Error! 4Error!(三)词语解释1永昼:漫长的白天。2瑞脑:一种香料,又称龙脑。3玉枕:瓷枕的美称。4暗香:清淡的香气。5销魂:形容极度
13、愁苦。6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7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8将息:调养,保养。59敌:对付,抵挡。10损:极,表示程度高,这里相当于“煞” 。11怎生:怎么、怎样。12次第:光景,状况。(四)名句默写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6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7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9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学 习 目 标 1学习诗词中比喻、借景抒
14、情、烘托等表现手法的运用。2品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把握词作中凝聚的作者的思想感情。3理解作者词作中的炼字技巧。 (一)研习醉花阴一词,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 醉花阴这首词写了哪些意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意象 感情薄雾浓云、 、 、玉枕、纱厨、黄昏、 、西风、 的愁情明确:金兽炉 瑞脑香 东篱 黄花 孤独寂寞、思念丈夫2 “半夜凉初透” ,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答: 明确:(1)由于思念丈夫,作者孤寂难眠,故知凉意。(2)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凉;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上重阳佳节,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和亲人的陪伴,内心感觉孤独凄凉。3
15、 “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6答: 明确: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 ,词人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 “玉枕”与“纱厨”往昔是与丈夫共用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4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 , “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 ,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答: 明确:这是以花喻人的手法。黄色的菊花不只外形上雅淡、清秀,且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
16、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二)研习声声慢一词,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5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话包含了三层意思,请具体说明。这三句话属于哪种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答: 明确:(1)这三句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句,写人的动作神态,似乎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思过往的陈迹;第二句,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句,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2)这三句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
17、的基调。(3)七组叠字,很好地统率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字,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为全词的抒情定下基调;使用叠字更显示感情之强烈;平中见奇,字字传神。6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哀婉动人,试分析其表达效果。答: 明确: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再者,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从家乡飞来的,因而说是“旧时相识” ,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7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几句在描写手法上有何特点?答: 明确:“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几句是环境描写,用以烘托作者内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第二 单元 课李清照词两首 讲义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