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doc
《2019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单元质量检测(二)(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基础知识训练(21 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 分)(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此亡秦之续耳解析:选 D A 项, “共”通“供” ;B 项, “振”通“震” ;C 项, “蚤”通“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B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C比诸侯之列 比:比较D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解析:选 C C 项,比:并,列。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Error!B.Er
2、ror!C.Error!D.Error!解析:选 B B 项,均为介词,用。A 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C 项,疑问代词,哪里;句末语气助词。D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 分)( )A夜缒而出B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C常以身翼蔽沛公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解析:选 B B 项,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以其无礼于晋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解析:选 C C 项,无礼:古今义相同,不合礼节。A 项
3、,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B 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D 项,行李:2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带的包裹。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烛之武退秦师)(2)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刺秦王)(3)大行不顾细谨, 。 , ,何辞为?(鸿门宴)答案:(1)失其所与 不知(2)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二、阅读能力训练(4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史料是需要辩证的,同一史实,各书记载互异;同一原文,彼此引述不同;或采摭古书不记出处,或商榷前史
4、而全违故实,以致事实讹谬,文字错舛,真伪混淆。若不加以辩证而随便引用,不但异说纷纭,无所适从;必至以讹传讹。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的就是考据学。这种学问,汉代的经注已开其端。自晋以后,辩证史籍的书多了起来,裴骃注史记 ,对于原书的文句音义多所解释。裴松之注三国志 ,对于原书的史实多所增补;吴缜新唐书纠谬对于原书上史料的讹谬多所纠正,这些都是考据学的先导。到了清代,考据学大大地发展了。在清代,学者因受政治的压迫,不能涉及与现实有关的学问,于是埋头于故纸堆中,从事与现实无关的考据学。因而中国的古典文献,无论经书、子史或史书,大部分都经过了一番考证。对于各种史籍中的史实,凡有可疑的,无不探源索隐,钩沉
5、辑佚,考异正讹,使其本源大白,讹误自明,异说并陈,是非自见。清代辩证史料的著述甚多,其中有通辩诸史的,有专辩一史的。通辩诸史的书,最有名的,是钱大昕的二十一史考异 ,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 。钱书是对原书上文字的校正、名物的训释,王书是对原书上的典章制度的考证以及对史实的校勘,两书各致力于一个方面,若融合而贯通之,则对史料之辩证,甚为有益。专辩一史的书,以辩“四史”者最多。窜乱史记的十余家,纠正纰缪;考证汉书的多侧重于文字的校正;考证后汉书的多侧重于史实的纠谬;考证三国志的皆系补佚考异。自晋书以下的诸史,辩证的书虽不及“四史”之多,但诸史皆有考证之书。以史料的范围而论,清代学者所考证的史料只是中国
6、史料中的一半,即文献上的史料;至于考古学上的史料则做得非常不够。这是因为当时许多考古学的史料,如新、旧石器文化遗物、甲骨文及汉晋简牍等尚未被发现,同时也是因为他们还不认识地下出土的史料的价值,当时并不是完全没有考古学的资料,如殷周之彝鼎、两汉之石刻画像,早已呈现在当世学者之前,但均未被引用为考证古史的资料。即以文献考证文献而论,清代学者3也没有考证完,例如从对诸史之史书志考证看来,侧重于地理和艺文,天文、律历、书表考证不太多;有关社会经济之食货志 ,风俗习惯之舆服志则绝无考证。清代学者考证使用的方法,是以文献考证文献,即以甲书上的史料辩证乙书上的史料,以真书上的史料订正伪书上的史料,以各书上一
7、般的通论指斥某一书上独特的异说。这种方法,用于有史以后的史料考证是可以的,若用于史前史的资料考证,那就无异于以伪辩伪,以疑证疑。晚清以来,对于考古学上的史料之考证,已经有了相当的成就,但也不是到了我们就没有事情可做。例如若干青铜器物的时代,尚待考证;若干甲骨文字的字义,尚待训释;若干汉代的石刻画像,尚待说明。特别是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如古人类、古生物的化石,骨角器物、彩陶等,都需要我们做详细而精密的科学研究,才能变成史料。(摘编自翦伯赞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汉代经注开启了考据学先河,自晋以后,辩证史籍的书多了起来,裴骃注史记 ,
8、裴松之注三国志 ,吴缜纠正新唐书 ,这些都是考据学的先导。B钱大昕的二十一史考异校正原书上的文字,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考证、校勘典章制度及史实,两书辩证诸史,融合贯通,系统全面。C殷周的彝鼎、两汉的石刻画像等考古资料在清代虽已被发现,当时学者也认识到文物的价值,但最终没有用来考证古史。D清代学者通过校勘、辩伪、辑佚、注疏等手段,对古典文献和考古资料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可信的史料。解析:选 A B 项,曲解文意,原文说“两书各致力于一个方面,若融合而贯通之,则对史料之辩证,甚为有益” ,可见两书并没有做到“融合贯通” 。C 项,曲解文意,原文说“同时也是因为他们还不认识地下出土的
9、史料的价值” ,这说明当时学者还没有认识到文物的价值。D 项,曲解文意,原文说“以文献考证文献”的方法可能出现“以伪辩伪,以疑证疑”的情况,可见并非全是可信的史料。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论述考据学的起源时,有背景阐释,还有裴骃注史记 、裴松之注三国志 、吴缜写新唐书纠谬事例的印证。B文章第、段重点论述考据学在清代的发展情况,指出了清代学者所考证史料范围之广。C文章辩证地论述清代学者以文献考证文献的考证方法的利与弊,其有利于有史以后的史料考证,而弊在无法进行史前史的资料考证。4D对于考据学的论述,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指出了当代人的考据使命。
10、解析:选 B 从文章第段来看, “清代学者所考证史料范围之广”不当,原文说“以史料的范围而论,清代学者所考证的史料只是中国史料中的一半,即文献上的史料;至于考古学上的史料则做得非常不够”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不是清代政治上的压迫限制,清代学者就不会埋头于故纸堆中,致力于与现实无关的考据学,学术研究就会处于停滞状态。B不知道利用考古学上的资料,也缺乏较多的考古发现,因此,从史料的范围来看,清代学者考证史料仅局限于大部分的文献资料。C晚清以来,虽然考证考古学上的资料取得了成绩,但对于一些青铜器物的时代、甲骨文字的字义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D清代考据学的成
11、就与不足让人们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考古学上的史料,如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解析:选 A A 项,无中生有。此选项运用了反向推导,由假设的条件推不出“学术研究就会处于停滞状态”的结论。(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5 分)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夫将,提鼓挥枹,临难决战,接兵角刃,鼓之而当,则赏功立名;鼓之而不当,则身死国亡。是存亡安危,在于枹端,奈何无重将也。武
12、王伐纣,师渡盟津,右旄左钺,死士三百,战士三万。纣之陈亿万,飞廉、恶来身先戟斧,陈开百里。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今世将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云之变,欲以成胜立功,臣以为难。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今以莫邪之利,犀兕之坚,三军之众,有所奇正 ,则天下莫当其战矣。故曰:举贤用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卜筮而获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又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之圣人,谨人事而已。吴起与秦战,舍不平陇亩,朴樕 盖之,以蔽霜露。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也。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故古者,甲胄之士不拜,示人
13、无己烦也。夫烦人而欲乞其死、竭其力,自古至今,未尝闻也。将受命之日忘其家,张军宿野忘其亲,援枹而鼓忘其身。吴起临战,左右进剑,起曰:“将专主旗鼓尔!临难决疑,挥兵指刃,此将事也;一剑之任,非将事也。 ”三军成行,一舍而后成三舍,三舍之余,如决川源。望敌在前,因其5所长而用之,敌白者垩之,赤者赭之。吴起与秦战,未合,一夫不胜其勇,前获双首而还。吴起立斩之。军吏谏曰:“此材士也,不可斩。 ”起曰:“材士则是矣,非吾令也。 ”斩之。(选自尉缭子 ,有删改)注 奇正:古代兵法术语。古代作战以对阵交锋为正,设伏掩袭等为奇。朴樕:小木,丛生杂木。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14、陈开百里 陈:陈列B则天下莫当其战矣 当:抵挡C舍不平陇亩 舍:住宿D援枹而鼓忘其身 援:持,取解析:选 A 陈:军队作战时的战斗队列。后作“阵”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B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C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D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解析:选 C “夫”在此处为句首发语词,用以提示下文,且“胜兵似水”结构和句意完整,故“夫”前应断开
15、,据此排除 B、D 两项。 “触诚”意为“冲击持久” ,且与“性专”结构一致,故“触诚”应紧密相连,据此排除 A 项,答案为 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本文首先探讨了作战的道义问题,指出战争的目的是平定暴乱、制止不义的行为,作战应该追求兵不血刃而获得天下人信服的境界。B本文以武王伐纣为例,论证了国家存亡安危依靠将领,应该重视将领的道理,强调作战胜利依靠的是人事而不是占卜以知吉凶天象。C作者认为战争取胜的因素众多,既需要决断得当、目标专一、兵器锋锐、战术精妙,也需要举贤用能、申明法令、奖励战功,进而获取人心。D吴起是一代名将,他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使士兵
16、为国效力而不惜生死;为严明军法,维护将帅威严,他果断斩杀擅自行动而有功绩的士兵。解析:选 B “论证了国家存亡安危依靠将领,应该重视将领的道理”分析错误,武王伐纣的例子主要阐述作战依靠人事的道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3 分)译文: 6(2)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也。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3 分)译文: 参考答案:(1)武王没有使士卒疲劳,没有进行拼死血战就打败了商军,诛灭了纣王。这不是(武王)吉祥而(纣王)灾异的缘故,而是人事修明与不修明的缘故。(2)他这样做是为什么呢?这是他不把自己看
17、得高人一等的缘故。要求战士为国效死就不能苛求他们对上级毕恭毕敬,要求战士为国竭尽全力就不能苛求那些礼节。参考译文:凡是正义的军队不进攻没有罪过的都邑,不杀害没有罪过的百姓。杀害别人的父兄,掠夺别人的财物,奴役别人的子女,这些都是强盗行径。战争,是用来讨伐暴乱、禁止不义行为的。正义的军队讨伐暴乱时,农民不至于离弃自己的田地家业,商人不至于离弃自己的店铺住宅,官吏不至于离弃自己的官署衙门,因为用兵的目的,在于惩罚暴君一人。所以能不用经过流血拼杀就可得到天下的亲附。将帅击鼓挥枹指挥军队,面临危难与敌决战,(两军)短兵相接、交锋,指挥得当,就会建立功名;指挥不当,就会身死国亡。由此看来,国家的存亡安危
18、,在于将帅的指挥,怎能不重视将帅的作用呢!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统帅军队渡过盟津,他右手执旄,左手执钺,(指挥)敢死之士三百人,士卒三万人。商纣王集中亿万兵力,飞廉、恶来身先士卒,手持长戟大斧,布阵百里。武王没有使士卒疲劳,没有进行拼死血战就打败了商军,诛灭了纣王。这不是(武王)吉祥而(纣王)灾异的缘故,而是人事修明与不修明的缘故。如今世上的一般将领,只知道验合龟卜的预兆、审视吉凶、观测星辰风云的变化,想用这些方法来获得胜利、建立功业,我认为是难以如愿的。打胜仗的军队像水一样。水是最柔弱的东西,然而它流动起来碰到丘陵,(丘陵)也一定会因为它而崩塌,这并没有特殊的缘故,水性情专一而冲击持久。如今用莫
19、邪那样锋利的武器,犀牛皮那样坚固的铠甲,装备起来的大量军队,再灵活运用奇正之术,那么天下就没有任何力量能抵挡住进攻了。所以说:只要举荐贤者,任用贤能,不用选择吉日良辰事情也会顺利;只要申明法令,确实实行,不用求神问卜也会获得吉祥;只要奖励战功,供养有功绩者,不用祈祷祭祀也会得福。又说:天时有利不如地理优越,地理优越不如人心和睦。古代的圣人,不过是重视人的作用罢了。吴起与秦军作战,就睡在不加平整的田埂上,用树枝覆盖,以遮蔽霜露。他这样做是为什么呢?这是他不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的缘故。要求战士为国效死就不能苛求他们对上级毕恭毕敬,要求战士为国竭尽全力就不能苛求那些礼节。所以古时候,穿戴盔甲的将士不行
20、跪拜之礼,这是向人表示不需要烦琐的礼节。如果强求战士(遵守)繁文缛礼,而又想7要他们为你效死、竭尽全力,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听说过。将帅接受任命的时候,就要忘掉自己的家庭,集结整军露宿野外的时候,就要忘掉自己的亲人,临阵指挥的时候,就要忘掉自己的生命。吴起临战的时候,左右侍从进呈宝剑,吴起说:“将帅的主要职责是挥旗提鼓(发号施令)!面临危难时,解决疑难,指挥全军去作战,这才是将帅的事情;手持一剑与敌人拼杀,不是将帅的事情。 ”三军整队行军,日行三十里,三天行军九十里,行军九十里以后,就像江河决堤一样势不可当。看到敌人在前面,应根据敌人的特点而采用相应的对策,敌人使用白色标记,我也用白色标记,敌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单元 质量 检测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