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再见,我的小学生活1我的成长足迹教案1新人教版.doc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再见,我的小学生活1我的成长足迹教案1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再见,我的小学生活1我的成长足迹教案1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课 我的成长足迹一、教学目标:1、以对话为主导,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找寻成长的足迹中可以激励自己的事情,并以此为动力,继续前进。2、通过对活动过程的阶段性回顾、汇报展示,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3、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为自己的成长进步感到骄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感受同学之间珍贵的友情和老师的教育之恩。二、教学重点:通过回忆学生的成长足迹,感受成长的快乐!三、教学难点:制作成长大事记。四、课时准备:1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 、听歌曲导入。(课件播放歌曲红蜻蜓片段)1、教师引言:同学们,刚才的歌曲你们熟悉吗?这是当年“小虎队”演唱的
2、红蜻蜓 。正如歌中所唱“童年就像追逐成长追来的风,轻轻地吹着梦想慢慢升空。当烦恼越来越多,玻璃弹珠越来越少,我知道我已慢慢长大了” 。2、转眼间,我们即将度过六年的小学时光,这六年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极其重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课成长的足迹 。板书:1、成长的足迹(二) 、介绍自己1、问题:你能介绍一下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吗?相互交流,代表发言,教师予以评价。2、在记忆中你有难忘的事吗?能给大家说说吗?教师评价:注重引导学生对“不好”与“好”两类事的认识。(三) 、介绍朋友1、引言: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 (教师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
3、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 资2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马克思于 1818 年 5 月 5 日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律师的家里,青年的马克思就有着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并付诸行动,因而他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1844 年,马克思在巴黎认识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都重要,马克思长期的流亡,生活很苦,常常靠典当,有时竟然连买邮票的钱都没有,但他仍然顽强地进行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品德 社会 下册 第四 单元 再见 小学 生活 成长 足迹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