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课练4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课练4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课练4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小题狂练 小题是基础 练小题 提分快1.2018全国卷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 Na 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 错误;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 错误;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外的 Na 浓度高于膜内,受到刺激时产生的 Na 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 正确;护肤品中的甘油属于小分子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皮肤细胞,D
2、错误。22019云南民族大学附属月考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 I 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浓度较高的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B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与胰岛 B细胞释放胰岛素的方式相同C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方式相同答案:C解析: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 I 等溶质,可增加细胞液的浓度,因而不会在浓度较高的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A 正确;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与胰岛 B细胞释放胰岛素的方式都是胞吐,B 正确;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 错
3、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方式相同,均为主动运输,D 正确。32019石家庄普通高中月考下列关于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 O2浓度影响的物质运输方式一定需要载体B性激素和胰岛素的运输方式不同C水的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D某些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协助扩散答案:A解析:当运输的物质是 O2时,其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受 O2浓度影响但不需要载体,A错误;性激素为固醇类物质,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胰岛素是蛋白质,运输方式是胞吐,B正确;水的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即由水分子多的一侧向水分子少的一侧运输,2C正确;某些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可以顺浓
4、度梯度进行协助扩散,如神经细胞内 Na 的内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D 正确。42019河南林州一中调研下列有关植物对水分吸收和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洋葱根尖的分生区细胞放在 30%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可以准确判断植物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C轮作是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这与作物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有关系D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总是随着水分的吸收而同比例吸收答案:C解析:洋葱根尖的分生区细胞没有大的液泡,在 30%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A 错误;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只能大致判断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B 错误;轮作是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这
5、与作物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有关系,C 正确;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和吸收水分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 错误。52019山西康杰月考下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方式表示协助扩散B、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C、两种方式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答案:C解析:图中是主动运输,A 错误;是被动运输,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共同点是都不需要能量,B 错误;是胞吞或胞吐,与膜的流动性有关,C 正确;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中,D 错误。62016上海卷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 30%蔗糖溶液中数分钟后,结果如图所示,紫色分布
6、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 )3A和细胞膜B和细胞膜、液泡膜C和细胞膜、液泡膜D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答案:C解析: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A、B 不合题意;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使色素分子不能自由通过而只能分布于液泡中,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C 符合题意,D 不合题意。72016天津卷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 5倍目镜更换为 10倍目镜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
7、度较低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答案:B解析:甲、乙、丙图分别表示细胞的正常形态、质壁分离状态、质壁分离复原状态,实验全过程都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不需要更换目镜,这些状态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依次发生,A 项错误,B 项正确;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由于失水发生了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较高,C 项错误;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从细胞内扩散到细胞外的水分子少于从细胞外扩散到细胞内的水分子,D 项错误。82019郑州一测饥饿状态下,肠腔内的葡萄糖通过 SGLT1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进食后,小肠微绒毛局部葡萄糖浓度由于二糖的水解而升高,细胞通过 GLUT2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
8、比通过 SGLT1快数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GLT1 和 GLUT2都属于载体蛋白,两者都应该具有 ATP水解酶活性B图中的二糖可能是麦芽糖4CSGLT1 和 GLUT2同时存在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D葡萄糖通过 SGLT1的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选择性吸收所需营养物质答案:A解析:SGLT1 和 GLUT2都能运输葡萄糖,二者都属于载体蛋白,但 GLUT2顺浓度梯度运输葡萄糖,不需要消耗能量,没有 ATP水解酶活性,A 错误;麦芽糖进入肠腔后可水解为二分子葡萄糖,其属于二糖,B 正确;SGLT1 和 GLUT2的同时存在使肠腔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
9、同,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C 正确;机体可通过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选择性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D 正确。92019贵州清华中学第一次考试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 4 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清水(对照组)和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中(实验组),尿素溶液、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编号为 1、2、3 组。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组中都发生了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现象B对照组中水分子在前 15 min进入细胞,15 min 之后不再进入C1 组中的尿素分子和 2组中的 K 、NO 都进入了细胞,但进入的方式不同3D3 组中,如果一直增大蔗糖
10、溶液浓度,萝卜条就会一直缩短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只有放入尿素溶液和 KNO3溶液中的萝卜条发生了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现象,A 错误;对照组中实验开始 15 min后萝卜条长度不变,这是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平衡所致,而不是水分子不再进入,B 错误;尿素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K 、NO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 正确;若一直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该植物细胞会因为3过度失水而死亡,细胞死亡后的萝卜条不再缩短,D 错误。102019南宁月考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甘油进出细胞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B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顺着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协助C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从
11、环境中摄取碘的过程消耗能量D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均通过胞吐排出细胞5答案:D解析:甘油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运输速率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A正确;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且需要载体,B 正确;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从环境中摄取碘的过程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C 正确;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不一定通过胞吐排出细胞,如性激素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D 错误。112019大庆月考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浓度(mol/L) 0.15 0.2 0.25 0.3质壁分离状况 不分离 刚
12、分离 显著 显著他们又测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则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 )A0.2B0.2C0.2D0.15土壤溶液0.3答案:C解析:由表格信息知,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约为 0.2 mol/L,该植物要能在乙地生长,则必须保证能正常吸水,即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122019江苏如东月考甲、乙、丙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离子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B图示离子跨膜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C磷脂的运动使离子跨膜的通道自动开闭D离子跨膜有随机性并消耗 ATP中的能量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该种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因
13、为该过程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A 错误;图乙表示该离子与载体结合,图丙表示运输该离子需要消耗能量,图甲表示该离子被转运到膜的另一侧,故该离子正确的跨膜顺序是乙丙甲,B 正确;图中载体蛋白的运动使离子跨膜的通道开闭,C 错误;离子跨膜运输与细胞膜上相应的载体蛋白有关,并不是随机进出细胞的,D 错误。132019合肥检测如图为物质 P和 Q跨膜出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6A物质 P可能是氧气B物质 Q一定是水分子C物质 P和 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蛋白D物质 P和 Q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答案:D解析:物质 P出细胞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氧气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的自由扩散过程,A 错误
14、;物质 Q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过程,物质 Q不一定是水分子,B 错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消耗能量,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C 错误、D正确。142019东北育才学校月考图 14 表示物质浓度或 O2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速度间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 1与图 3表示,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B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 2与图 3表示,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C限制图中 A、C 两点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同,B、D 两点限制因素有共同点D将图 2与图 4的曲线补充完整,曲线的
15、起点应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答案:D解析: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 1与图 3表示,说明该物质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故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A 正确;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 2与图 3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只有无氧呼吸提供能量),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 正确;限制图中 A、C 两点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物质浓度和氧气浓度,B、D两点的限制因素都可能是载体的数量,C 正确;图 4中曲线的起点不能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因为无氧呼吸也能提供能量,D 错误。152019甘肃模拟如图表示两种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7A甲表示胞吞,乙表示胞吐B甲和
16、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甲需要消耗 ATP,而乙不需要D抗体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均与乙图中的方式相同答案:C解析:从甲图和乙图中小泡移动的方向可以判断,甲表示胞吞,乙表示胞吐,A 正确;两种非跨膜运输方式实现的结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正确;胞吐和胞吞都需要消耗 ATP,C 错误;抗体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都是胞吐,D 正确。16蛙的神经元内、外 Na 浓度分别是 15 mmol/L和 120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 Na 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 Na 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Na 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
17、Na 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CNa 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 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答案:A解析:依题干信息,神经细胞外 Na 浓度高于细胞内,故 Na 内流是一个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Na 外流(排出)是一个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172019四川双流月考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 )A液面上升的速率先逐渐加快后逐渐减慢最终维持稳定B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只能从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且速率逐渐减慢C当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扩散D当半透膜两侧水分
18、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答案:D解析: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属于自由扩散,只与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差和液面高度差有关,浓度差越大同时液面高度差越小扩散速率越快,所以刚开始时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速率最快,之后逐渐降低,A 错误;液面上升时,水分子可以双向扩散,只是由清水蔗糖溶液8的扩散速率大于由蔗糖溶液清水的扩散速率,B 错误;因为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故半透膜两侧始终存在浓度差,两侧溶液浓度不可能相等,C 错误;长颈漏斗内液面的升高其实是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不相等的结果,当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D 正确。18.2019湖南长沙铁路一中阶
19、段测试某细胞对氨基酸、钠离子、葡萄糖和氧气的吸收方式的比较结果,见右图所示,其中细胞膜内外浓度情况未标出。已知细胞膜上的“、”为载体蛋白,氨基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载体蛋白运输的物质可能不止一种B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氧气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D氨基酸可逆浓度进入该细胞且不消耗能量答案:D解析:图中显示氨基酸和钠离子可共用同一载体进入细胞,A 正确;葡萄糖进入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所以方式为主动运输,B 正确;氧气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C 正确;氨基酸可逆浓度进入该细胞,方式为主动运输,需消
20、耗能量,D 错误。192014全国卷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 和 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 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 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 b组的高B浸泡导致 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 b组的Ca 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 ATP大于 b组9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 0.40.5 molL 1 之间答案:D解析:通过图示可以看出,a 组和 b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都小于 1,表明细胞吸水导致细条
21、变长。a 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小于 b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说明 b组吸水较少,因此 b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 a组高,A 错误;根据柱形图分析可知,f 组细胞失水,而 b组细胞吸水,因此浸泡导致 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 b组细胞的,B 错误;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 错误;根据柱形图可知,蔗糖浓度为 0.4 mol/L的 c组细胞吸水,而蔗糖浓度为 0.5 mol/L的 d组细胞失水,所以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 0.40.5 mol/L 之间,D 正确。202019贵阳普通高中摸底已知离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ATP释放的能量跨膜
22、运输离子。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受到适当刺激时通道会打开,离子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进行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B温度能够影响离子泵,从而影响物质跨膜运输C使离子通道打开的适当刺激有可能是神经递质D一种离子通道可允许多种离子通过答案:D解析:离子通过离子泵进行的跨膜运输需消耗 ATP,属于主动运输,A 正确;离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而温度能影响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物质跨膜运输,B 正确;神经调节中,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 Na 通道打开,C 正确;离子通道具有专一性,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D 错误。10课时测评 综合提能力 课时练 赢高分一、选择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全程 训练 计划 物质 运输 实例 方式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