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2课李方舟传讲义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2课李方舟传讲义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2课李方舟传讲义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李方舟传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中国古代文学及各体文学专家、书法家。1916 年于英国伦敦西南学院肄业。建国后曾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全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等,是复旦大学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之一。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开设了中国文学批评史、陆游研究、梅尧臣研究、中国文学等课程,并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生。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历史,尤其专长历史人物传记文学的创作。善于将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历史结合起来研究,注重史料的收集和史实的分析考辨,著有张居正大传 杜甫叙论等传记文学作品,其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篆、隶、行、草无不精善。本文节选自李方舟传
2、的最后一章“在大跃进的年代及其后” ,有改动。这部作品是朱东润在“文革”中为悼念亡妻而写的。在整部作品中,作者满怀悲愤之情,描述了一位为家庭、他人和社会无私奉献,却在不正常的岁月里遭受迫害含冤而死的普通女性的生命历程。因为写作时的特殊社会背景所限, 李方舟传中的人名、地名多使用了化名、代称。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胡椒(jio) 过秤(chng) 烹调(png)沾光(zhn) 荒疏(sh) 无暇(xi)小灶(zo) 酬报(chu) 大跃进(yu)被褥(r) 呻吟(shn) 吴淞口(sng)神色怡然 (y) 攥在手里(zun)接洽 (qi) 萧飒(xio s)(二)多音字1因词而异宿Error!
3、 解Error!强Error! 号Error!2一言辨异他咽(yn)喉疼痛,吃饭咽(yn)不下东西,说话也有些呜咽(y)。- 2 -即使有人离间(jin),也不能间(jin)断我们的友谊。二、写准字形Error! Error!Error! Error!三、近义辨析(1)辅助 扶助填一填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残疾人的扶助力度,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到了免费配发的残疾人辅助器具。两者都有“帮助”之意,但帮助方式有所不同。辨一辨“辅助”指从旁帮助,也可指帮助性的,非主要的;“扶助”指扶持帮助。(2)清静 清净填一填 这里很僻静,环境很清静,我的心也可以在此清净一下。两者是同音词。辨一辨“清静”指环境安静,
4、不嘈杂;“清净”指没有事物打扰。(3)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填一填金质纪念币的背面则是一卧一站的双熊猫图案,皇家气势和国宝相得益彰。日前,QQ 同时在线账户突破 2 亿,创下新高。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表示,手机 QQ 后力仍强劲,未来将与微信相辅相成,有竞有合。两者都可指两件事互相配合。辨一辨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四、成语释义1词语理解(1)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2)秩序井然:秩序好,有条不紊。(3)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4)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5、。褒义词。(5)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6)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3 -(7)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2辨析正误张珂是名不虚传的错别字大王,整篇文章错落有致,令人啼笑皆非。辨析:“名不虚传”是褒义词,不能用于形容“错别字大王” 。 “错落有致” ,_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不是“到处都有错误”的意思。 对 应 学 生 用 书 P6李方舟传Error!重 点 解 读 一、阅读 P15 从开头到 P17“这都是方舟
6、所得的优待”这一部分,回答问题。1开头一段中“在这个年头,各个岗位上的人都尽了自己的努力”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交代传主所生活的社会背景。(2)引出下文作者对李方舟积极投身食堂义务工作事迹的描写。2指出下列句子对表现人物性格或表达作者思想倾向上的作用。(1)可是孩子们究竟是讲道理的。参考答案:这句话含有对不讲道理的成人的讥讽和批判,含有对后来将李方舟迫害致死的人的怨愤。(2)方舟看了以后,只能淡淡地一笑。参考答案:“只能”两字,流露出对世道不公的不快和无奈;“淡淡地一笑”也表现了她的大度和不计名利。3本部分中敦容和方舟关于“小锅小灶” “大锅大灶”的那几段对话有何特点?表现了什么?
7、参考答案:这几处夫妻对话,语言平实却蕴涵朴素的哲理,符合人物身份。表现了方舟以食堂为家,顾全大局的高风亮节。二、阅读 P21 从“初冬的时节了”到 P22 结尾这一部分,回答问题。4本部分写南翔风景美好、饭菜细致、卫生的清洁等有何作用?- 4 -参考答案:作者极力赞扬南翔风景的清新、雅致和温馨,极力赞扬环境的清洁和幽静,极力赞扬饭菜质量高和餐具桌椅的整洁,极写自己心情的舒适沉醉,目的之一就是表达敦容对李方舟精心选择地点的感激,表现了他对这次生日情景的难以忘怀,从而也婉转地表达出他对李方舟的深爱和怀念。同时还与下文写南翔之行以悲婉告终形成对比。5请概述本部分三处唱词的主要意思,并说说作者引述女艺
8、人的唱词有什么暗示意义?参考答案:第一段唱词介绍夫妻二人婚后的恩爱和女方的早逝;中间两段描写对女方的辞世的怨愤;最后两段写死生契阔、阴阳难通的悲苦。作者引述女艺人的唱词,就是为了暗示李方舟日后的情形,暗示作者夫妇日后的结局。6文章最后一句用的是怎样的表达方式?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参考答案:白描。作者借赞美劳动人民来赞方舟;方舟心灵是美好的,正如雪白的菊花。以景作结收到了余味无穷的效果。难 点 探 究 1选文叙述了李方舟哪些经历(事迹)?你从中感受到人物怎样的个性品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经历(事迹)个性品质具体表现参加食堂义务工作对待工作方面:吃苦耐劳、一丝不苟、公而忘私的品格工作时间长
9、从“天还没大明的时候”直到晚饭后,而且是“前后三年” “中间没有间断过” ;而其中有三位则“一经尝试随即退出”。工作任务烦琐辛苦验收物品,过称,结算账目并报销,清点存货安排妥当;有时还参加切菜和烹调工作,开饭时维持秩序;帮助会计搞清账目。工作态度热情为做好工作,坚持学珠算;三年“没有错算一分钱、错领一分钱” ;主动帮助做出纳以外的其他工作;三年如一日地坚持。工作性质是义务劳动不图报酬,反倒为了工作而出钱请保姆代管家务;坚决不“沾食堂的光” ,却热情地把自家的食物送给吃食堂的老师。工作时年龄已至花甲为家庭操劳一生,为工作不图晚年安逸。照料 对待他人方 事件过程邀请产妇进船舱避风,说服账房召集医护
10、人员,产后- 5 -乡村产妇面: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的品格照料母子,提出护送母子,临别嘱咐产妇,自始至终真诚关心他人,周到体贴,不顾劳累,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事件背景自己也是出门在外,又与乡村产妇素昧平生,面临的问题又比较棘手(船员和账房拒绝,又非自己一人力所能及),她却毫不犹豫,全然不顾问题和困难,主动干脆,尽心竭力。行为动机不留姓名和地址,无私助人,不图回报;担心产妇“在外边要招风” “上岸没有照顾,反而要遭危险” ,关照她“要多休息,要避风” ,都是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而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体现出朴素的善良和真诚的关心。捐献书籍和房产对待社会方面:甘于奉献、乐于尽责的品格行为主动捐献,
11、毫无保留。 动机不要任何名义,只求尽心服务人民。行为干脆,动机纯洁,体现出“和公家已经是一家人”的朴素真诚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重视丈夫生日对待亲人方面:关心体贴、情意深挚。几十年间一向重视,带着子女与丈夫团聚,欢度生日;七十岁生日出游南翔。寻常的生活琐事,体现出对丈夫的深情牵挂、真心体贴。2.综观选文,李方舟的经历体现了她怎样的人生态度?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迪?提示:热爱生活。李方舟挚爱自己的亲人,关爱他人,热爱社会;是对生活的爱,使年近花甲的她,对生活有热情、有追求、有担当、有意义。她的经历提醒我们,对生活真诚的热爱,是善良的起点。淡泊名利。李方舟做食堂义工不图报酬,帮助产妇不留姓名,捐献
12、财物不要名义,把奉献当作幸福,当作应尽的义务。她的行为启示我们,淡泊名利,是超越平庸和狭隘的必由之路。善始善终。三年的食堂义务工作从未间断,自始至终照顾乡村产妇,几十年如一日关爱丈夫。她的坚持告诉我们,始终如一的坚韧是从平凡走向伟大的关键。1选材讲究,真实感人李方舟是寻常巷陌中的一位寻常妇女,作者选取她大公无私、任劳任怨地做好食堂的工作;关心他人,热情照顾素昧平生的产妇;依赖政府,无私向公家捐献自家房子和书籍;相夫教子,热爱丈夫和自己的家庭等事迹,多角度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以个人的努力,以微薄的力量为新时代、新社会默默服务,甘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真诚无私的帮助和奉献的平凡女性形象,真实感人。2.曲折
13、地表达,浓郁地抒情- 6 -作者为了生动、细致地表达自己与传主的深情,采用化名代替人名、地名,但是,生活的真相、人物的音容笑貌仍然清晰可辨。 对 应 学 生 用 书 P7素 材 应 用 素材 1 李方舟的工作是出纳,她天不明就起来验收采购员买来的货品,她认为“公家的事嘛,一点马虎不得” 。她做到了工作以来,没有错算一分钱、错领一分钱的地步。方舟在食堂工作,前后三年,从开办之日起,至停办之日止,中间没有间断过,但这都是义工。应用角度:本则材料可用于与“奉献” “大公无私” “谈清廉”等相关的作文中。素材 2 在船上,方舟为一位快临产的妇女找了个二等舱,召集了乘客中一位内科医师和一位看护妇,来帮助
14、生产;为素不相识的妇女安排被褥;生产后悉心照料,为这位妇女的身体及第二天的行动担心;临分别时不留名,不留姓。 应用角度:本则材料可用于与“雷锋精神” “平凡小事中见品质” “人生价值在平凡中闪光”等相关的作文中。素材 3 方舟求学一九一八年秋季,方舟正在准备进修三年级的时候,济成(方舟的哥哥)自升州来信要她到升州去上学。那时学制比较散漫,当她把成绩单交给哥哥时,济成说:“论程度,妹妹可以进女子师范了,凭我和吕碧诚校长的交情,进预科也不难。可是杏伯(方舟的侄子)已到入学年龄,把他一个人送到小学,我也不放心。就这样吧,你且读预科,顺便照应一下杏伯。”这句话可把方舟愣住了。要坚持进师范吧,显然要和哥
15、哥抬杠,而且能否进得去,还得依靠哥哥的面子,否则事情是办不通的。要陪着杏伯这孩子吧,自己赶到升州是为的什么?何况这个孩子是不好招架的。方舟看看哥哥,又看看王氏嫂嫂,经过一番察言观色的功夫,终于把这任务接下了。- 7 -秋季开学了,报名以后,方舟带着侄儿进校,好在那座女师附属小学是和师范预科并在一起的,可以好好地照应。当她把杏伯送到初小一年级的教室以后,自己刚刚踏进教室,杏伯已经哭着来了。教师吩咐她把这孩子送出,可是越是送他,他奔跑得越着急,哭得越厉害。经过两次以后,教师发脾气了,叫她把孩子送回去。时间已经很迟了,方舟只好雇辆人力车,抱着杏伯回去。一到家,王氏嫂嫂的脾气发作了,要方舟还把孩子带回
16、小学。就这样一天、两天不断地反复,方舟的一点可怜的零用钱用光了,杏伯和她自己都没有读到书。王氏嫂嫂一边打着孩子,一边还揶揄地说着:“好一个不上进的孩子,耽误了人家女状元呢!”方舟本来不是很结实的,经过半个月的烦恼,人也瘦了,接连吐两口血。应用角度:(1)读书与人生;(2)我们应珍惜学习的机会。素 材 积 累 1学人轶事“大跃进”时期,有一次中文系召开了“跃进大会” ,目的是要大家再一次“鼓足干劲” ,力求“多快好省”地搞工作。在学生、教师纷纷登台,决心要这个“提前”那个“提前”之后,大家把朱东润先生“促”上了讲台,要他表态。他本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这时却如箭在弦上,不“跃进”一下便下不了台。踌躇
17、再三,他终于在敦促声中开了口。看他那神情,真像要他下地狱似的。他说,原定 5 年完成的陆游传 陆游研究 陆游诗选三部著作,已提前为 4 年。现在决心再提前一年,3 年完成。不料,他这痛下决心的姿态依旧引起满堂哄笑。那时指出的指标,大家论月计天,一年尚嫌太长,何况 3 年!人们催逼着他再“鼓足劲” 、再加快一点,他却再也不肯改口,只是无可奈何地叹道:“这已经非常紧张,再也不能提前了!”3 年很快就过去了。 “跃进”热潮消退之后,人们也早已忘却当年的豪情。但朱东润先生却如期完成并出版了他的三部著作。2人物评价朱东润先生的崇高品格使曾经与之有过接触、受到其教诲的人们永远难以忘怀。早在1913 年,他
18、就曾参与国民党机关报公论报(由吴稚晖、蔡元培等主持)的工作;1916 年,他放弃了在英国的学业,回国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朱先生毅然抛下家庭,冒着遍地烽火远走万里,绕道香港、越南,奔赴大后方。在“文化大革命”中,朱先生受到严重打击,但他始终不肯屈服,不肯“低头认罪” ,甚至敢于同按他头的人扭打起来。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中,他的铮铮铁骨闻名于全复旦。朱先生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波澜,他始终把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漫长的教育与学术生涯中,他的意愿始终是尽力于中国新文化的建设,张扬努力奋发的民族精神。而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面临怎样的艰难,他从不灰心丧志,从
19、不放弃自己的努力,相信只要人们坚持奋斗,这个民族总会获得光明的前途。- 8 -风,穿越平凡的伟大风从湖边走过,湖面荡起美丽的涟漪;风在田野飘过,染青了沉睡刚醒的禾苗;风在果园徜徉,把花粉播在了希望的田野上。轻轻地,悄悄地,一种温柔的过往,竟使得这万物萌发出生机勃勃的幽香。风,便是这平凡的奉献者,它成就了一种可以穿越平凡的伟大。风是母爱。 “游子身上衣”使得慈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种无言的爱,像一缕轻风拂过游子的心,于是便有了一位深受感动的诗人记下了这份情怀,让后人继续着这份对平凡的感动。这种感动像穿越时空的永不疲倦的风,给我们诠释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爱,温柔而永恒,平凡而伟大。风是
20、一种胸怀。我们在前人栽的树下乘凉,不要忘了给后人凿一口井,让这种温暖和清凉像风一样长远地流下去。当树荫为别人带来了清凉时,那穿梭于树叶间的风,不是在诉说着这样一个伟大的故事吗?“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歌中的女孩,是个平凡的人,她为了保护一群丹顶鹤而在芦苇丛中身陷沼泽,美丽的生命如芦苇般脆弱,瘦小的身影却走在人们赞美的视线里。 “风儿轻轻诉说” ,诉说着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诉说着一种舍生取义的坚贞。风是一种坚守。坚守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一生的心血和智慧,就像我们的老师,就像每一位任劳任怨的平凡工作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那位停止呼吸前把乘客送到安全门口的
21、司机,那些在“非典”期间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们,正是那一股沉默的风,平凡的风,但就是这阵风,给了社会以平安,给了人们以安宁,给了大地以希望,给了河山以新绿。谁又能说那只是一种平凡的事罢了?我们常常赞美太阳的光辉,我们常常慨叹海洋的澎湃,我们常常仰视高山的巍峨,我们常常欣赏美景的瑰丽。可是,有谁愿意坐下来,静静地聆听风的耳语?有谁能够停下来,细数着风的无私与美丽?没有风,大地是“一潭死水” ,自然也不再是“美的所在” 。风是信使,为人们带来了灵动。正是那些像风一样平凡的感情、胸怀和坚守,给生活带来了生命的源泉和人生的美丽。愿为一缕风,让爱和仁慈悄无声息地降临。这,该是一种穿越平凡的伟大吧!【赏析】
22、 作者以大自然中的“风”这一物象作载体,贯串全文,记事写物,寓情于“风” ,使文章立意鲜明,而又富有感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或深情款款,或细流涓涓,或激情澎湃地抒发对“平凡的伟大”的赞美之情,内容丰富,而又层次井然。文章命题富有诗意,首尾照应,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如风,极富文采;抒情自然真挚,令人回味。 对 应 学 生 用 书 P77一、语基落实- 9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民间要求医疗改革的呼声不绝如缕,可是国家的医改方案总是“难产” ,专家称这主要归因于权力和财力之争,各方利益难以均衡。B这里装修考究,会议室、病房、客房、书房、会客厅一应俱全,里面配备了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一 专题 方舟 讲义 苏教版 选修 传记 选读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