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课时跟踪检测(十四)秦始皇本纪(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课时跟踪检测(十四)秦始皇本纪(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课时跟踪检测(十四)秦始皇本纪(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秦始皇本纪(时间:40 分钟 满分:56 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臣皆以为便 便:合适B然后属疏远 属:连续不断C车同轨,书同文字 同:统一D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树兵:引起战争解析:选 B B 项,属:族属,同族的人。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六卿之臣,无辅拂B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C不为置王,毋以填之D五月,天下大酺解析:选 D A、B、C 三项都有通假字。A 项, “拂”同“弼” ,B 项, “取”同“趣” ,C项, “填”同“镇”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人善其所私学A今青臣又面谀以重
2、陛下之过B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C博士七十人前为寿D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解析:选 B 例句和 B 项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 项,形容词作动词;C 项,名词作动词;D 项,名词作状语。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之河南 秦王之邯郸B魏献地于秦 昌平君徙于郢C体解轲以徇 死而以行为谥D其议帝号 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解析:选 A A 项,动词,到。B 项,介词,向/介词,到。C 项,连词,来/介词,按照。D 项,表希望语气/代词,他的。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王绾等人认为应该在天下分封诸侯,其他大臣们也都认为应该这样做,只有廷尉李
3、斯反对这种做法。B李斯认为在全国设置郡县,国家用征收的赋税赏赐给皇子功臣,就很容易控制他们,- 2 -天下也会安定,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C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在全国设置郡县,统一全国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的尺寸和全国的文字,秦始皇也完全同意。D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置郡县,统一法律制度,统一度量衡、车辆的尺寸和文字等措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析:选 C C 项, “李斯向秦始皇建议”文中无根据。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3 分)译文:_(2)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
4、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4 分)译文:_(3)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3 分)译文:_参考答案:(1)让天下人没有邪异之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啊。设置诸侯没有好处。(2)始皇说:“(以前,)天下人都苦于连年战争无止无休,就是因为有那些诸侯王。(现在我)依仗祖宗的神灵,天下刚刚安定,(如果)又设立诸侯国,这等于是又挑起战争,想要求得安宁太平,岂不困难吗?廷尉说得对。 ”(3)凡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还没有听说过。刚才周青臣又当面阿谀,以致加重陛下的过失,这不是忠臣。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5、,完成 710 题。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有疑君心- 3 -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 ”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汉五年,既定天下,论功行封。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
6、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 ”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 ”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
7、为文终侯。(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B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C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D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解析:选 A “因”连接前后句,据此
8、排除 B、D 两项;“谁”宜做主语,应在句首,据此排除 C 项。故选 A。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先秦时为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至清,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B图书,文中指地理图册、文书档案。 “律令”和“图书”是秦治理国家的重要资料。C关中,指嘉峪关以西地区,四面为天然地形屏障,战国后有“四塞之国”的说法。D昆弟,指哥哥和弟弟,后比喻亲密友好。 “昆仲” “昆玉” ,均为称人兄弟的敬辞。解析:选 C “嘉峪关以西地区”错, “关中”应指函谷关以西地区。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善于识人,情趣不凡。高祖为平民时,萧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专题 课时 跟踪 检测 十四 秦始皇 本纪 解析 苏教版 选修 史记 选读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