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课时跟踪检测(十七)淮阴侯列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课时跟踪检测(十七)淮阴侯列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课时跟踪检测(十七)淮阴侯列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淮阴侯列传(时间:40 分钟 满分:56 分)一、基础知识(25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市人皆笑信 一:一个B师事之 师:老师C而天下已集 集:聚集D信由此日夜怨望 望:怨恨解析:选 D A 项, “一”应为副词,全,整个;B 项, “师”应是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一样;C 项, “集” ,同“辑” ,安定;D 项, “望”与“怨”组成同义复词。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选 C C 项, “相国绐信曰”中无通假字。3在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
2、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B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C乃晨炊蓐食 D欲东下井陉击赵解析:选 A A 项“饭”带了宾语,是名词作动词;B、C、D 三项均是名词用在谓语动词前,又不作谓语的主语,是修饰谓语的状语,所以均为名词作状语。4下列各句中补充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为( )A还报,(信)则大喜B食时信往,(亭长)不为具食C(信)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D(人)再至,陛下乃疑矣解析:选 A B 项,依上下文,省略的成分应是“亭长妻” ;C 项,依上下文,省略的成分应是“广武君” ;D 项,依上下文,省略的成分应是“人言”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A韩信认为,虽然陈豨是皇上信任的臣子,但如果有人告发说他反叛,久而久之,皇上也会率兵围剿。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对这种说法,陈豨非常相信。- 2 -B韩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他,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这位家臣的弟弟上书告发,向吕后报告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C萧何欺骗韩信,让韩信进宫祝贺,韩信进宫后,吕后就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把他杀掉了。D司马迁认为,韩信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相比,死后也可以享祭不绝。图谋叛乱,令人叹惋,但被诛灭宗族,实属不该。解析:选 D D 项, “实属不该”有误。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
4、能不,各有差。(3 分)译文:_(2)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4 分)译文:_(3)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3 分)译文:_参考答案:(1)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2)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为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也与众不同。他的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3)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二、文言文阅读
5、(19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馀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3 -上且怒且
6、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又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
7、军皆惊。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信所出奇兵二千骑,人持一赤旗,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禽赵王歇。汉四年,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破项羽。(节选自
8、史记淮阴侯列传 ,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馀人多厌之者/B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馀/人多厌之者/C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馀人多厌之者/D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馀/人多厌之者/解析:选 D “不得”与“不能”表明韩信处境艰难的两种情况,应单独成语,据此可排除 B、C;“厌”是动词,是陈述对象“人”发出的动作, “人”前应断开,据此排除 A。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9、一项是( )A都尉:官名。战国始置,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秦汉时代是重要的中高级武官。后历朝历代亦设此职,职掌权属各异。B斋戒:是一种宗教活动形式,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C坛: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天、地、社稷或者举行会盟、拜帅、誓师、封禅的台型建筑。最初为林中空地的天然土丘,后为用土筑成的土堆,再后演变为砖石包砌的高台建筑。D丞相:丞相(也称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丞相始设于战国,后来各朝沿袭设置。时设一位丞相,时设左、右两位丞相。基本上左丞相的权力大于右丞相。解析:选 D 有些朝代如北宋、明、清是左丞相的权力大于右丞相,但大部分朝代,尤其是秦汉以右为贵,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专题 课时 跟踪 检测 十七 淮阴 列传 解析 苏教版 选修 史记 选读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