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五第二板块西塞山怀古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五第二板块西塞山怀古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五第二板块西塞山怀古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西塞山怀古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对应学生用书 P40一、字音识记1濬(jn) 2.降幡(fn) 3.芦荻(d) 4下邽(gu) 5.时难(nn) 6.羁旅(j)7珮缨(pi) 8.红绶(shu) 9.兰苕(tio)二、词语释义1金陵王气黯然收:即帝王之气,这里借指东吴的国运2一片降幡出石头:表示投降的旗帜3山形依旧枕寒流:指深秋的长江4今逢四海为家日:指天下统一5故垒萧萧芦荻秋:秋风的声音。形容荒凉冷落的样子6时难年饥世业空:祖上留下来的产业7弟兄羁旅各西东:作客他乡8田园寥落干戈后:冷落9吊影分为千里雁:形影相吊,孤独寂寞10一夜乡心五处同:思乡之心11天河夜转漂回星:
2、漂浮,流动12银浦流云学水声:银河岸边13东指羲和能走马:意思是太阳行走之快,就像奔跑的马一样三、名句背诵1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2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3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5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6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对应学生用书 P402西塞山怀古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 “刘尚书” 。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 。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精练含蓄,韵味深长,富于哲理意
3、味。歌颂平叛战争的诗,以平蔡州三首、 平济行二首最为著名。有刘梦得文集 。二、相关背景刘禹锡于长庆四年(824),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三、内容提要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面,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这首诗歌咏晋、宋兴亡事迹,说明地形之险不足恃,历史上割据一方的局面,终究会统一。四、写法借鉴1借古喻今的艺术特色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格调之中,诗人好像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翻一翻历史,便知道在唐宪宗时期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
4、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 821年到 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讽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不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吗?当然,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金陵五题台城),这个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于当时骄奢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2精巧的构思一是选材。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开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
5、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二是摹写。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 “天然的地形” “千寻的铁链” ,皆不足恃。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3重点揣摩1首联哪两个字用得好?试作赏析。参考答案:“下”和“收” 。 “下”:既有符合地理形势,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 ,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2试分析“人世几回
6、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一句的修辞手法。参考答案:对比、拟人。 “枕”是说西塞山依旧挨着长江,生动形象地比拟出“物”的永恒;“山形依旧”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对比,鲜明生动地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慨叹。3试分析本诗“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参考答案:诗的前四句以豪迈的笔力追述西晋王濬率水师顺江东下,冲破一切阻拦直抵金陵,迫使东吴孙皓投降的史实,说明天险人力都挽救不了腐朽王朝灭亡的命运, “千寻铁锁”不过是枉费心机,最后还是落得“一片降幡出石头”的结局。五、六句从东吴的覆亡联想到东吴以来几个小朝廷的破灭,提醒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7、,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人。贞元十五年(798)中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地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二、相关背景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漂泊。德宗贞元十五
8、年(799)春,宣武军(治所在开封)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继之彰义军(治所在汝南)节度使吴少诚亦叛,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4三、内容提要这是一首望月抒情之作。全诗表达了对离乱的不满,抒发了思乡、怀乡的感情。四、写法借鉴1用白描手法抒发真情实感如首联用通俗的语言交代了时局的艰难、家人的处境,给读者以感性认识。 “共看明月应垂泪”更是用口语表达内心的伤悲,激起读者的同情。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雕琢,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2用比喻手法表现人物感情颈联中“千里雁”一喻重在表现孤独感
9、,有形影相吊之意;“九秋蓬”一喻重在表现思乡之情,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重点揣摩1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参考答案:勾画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2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参考答案:比喻的修辞和移情于物的手法。以“雁” 、 “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
10、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喻,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3全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天 上 谣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富艺术个性的诗人之一,其诗大都构思奇特,意境怪诞,想像丰
11、富,语言新颖诡异,具有浪漫主义精神。有“诗鬼”之称。因为避讳父亲李晋的名字,不能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27岁就英年早逝。5有李长吉歌诗 。代表作有李凭箜篌引 梦天 天上谣等。二、相关背景李贺一生仕途坎坷,多病早衰,深感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死生问题常纠结于心。所作天上谣 浩歌等诗, “皆深有感于日月逾迈,沧桑改换,而人事之代谢不与焉” 。(钱钟书谈艺录)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吸引,于是张开想像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三、内容提要这是一首游仙诗。 “天上”是指想像天上的情景, “谣”是“歌谣”的意思。李贺通过虚构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曲折地表现了
12、他对当时社会现状和个人境遇的不满。四、写法借鉴1想像富丽,浪漫新奇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如“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不但使王子乔吹的笙有形可见,而且鲜明地展示了“龙耕”的美妙境界。诗人写子虚乌有的幻境,实际上是把世间的人情物态涂上神奇的色彩,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2结构严谨,张弛有度全诗十二句,句句都有物象可见,诗人用精心选择的动词把某些物象联系起来使之构成情节,并且分别组合为六个不同的画面。它们虽无明显的连缀迹象,但彼此色调和谐,气韵相通,这种“合而若离,离而实合”的结构方式
13、显得异常奇妙。重点揣摩1试分析本诗首尾句的内容及特点。参考答案:首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印象,尾句是仙人俯视尘世所见的情景。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2这首游仙诗的背后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意蕴?参考答案:在这首游仙诗中,李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的曲折表现。对应学生用书 P114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6A弟兄羁旅各西东(作客他乡)B辞根散作九秋蓬(去掉树根)C银浦流云学水声(银河岸边)D仙妾采香垂珮缨(指仙女佩戴的饰物)解析:选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专题 第二 板块 西塞山 怀古 河南 经乱关 内阻 兄弟 离散 一处学案苏教版 选修 唐诗宋词 选读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