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课时跟踪检测(五)六国年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课时跟踪检测(五)六国年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课时跟踪检测(五)六国年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六国年表(时间:40 分钟 满分:55 分)一、基础知识(25 分,选择题每小题 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 后:然后B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 尊:敬祀C传曰“法后王” 传:古籍的统称D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 端:头绪解析:选 A A 项,后:意动用法,把放在后。2下面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B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C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D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解析:选 C A 项, “竟”同“境” ,即国境;B 项, “从”同“纵” , “衡”同“横” ;D 项,“宾”同“摈” ,排斥。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组是( )A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B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C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D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解析:选 D “举”是“全,都”的意思,没活用,其他几句都是活用。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C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解析:选 B A 项,前一个“于”是引入对象,后一个“于” 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B 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C 项,前一个“之”代
3、词,后一个“之”取消独立性。D 项,前一个“虽”是“即使”的意思,后一个“虽”是“虽然”的意思。- 2 -5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叙述了秦统一天下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秦国暴政的不满,正因为如此,作者认为秦国能统一天下是上天的帮助。B第二段借助别人之说,说明秦统一天下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C第三段叙述创设六国年表的原因,第四段交代六国年表的内容及写此表的用意。D在序文中,作者从自己的需要出发,简单概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史实,表达秦暴戾、不施仁义却卒并天下是上天所助的看法。解析:选 B B 项,原文是借别人之说,说明秦统一天下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6把下
4、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3 分)译文:_(2)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3 分)译文:_(3)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4 分)译文:_参考答案:(1)无论征伐还是会盟,威势都在诸侯之上。(2)盗用名义的事件蜂拥而出,誓词盟约毫无诚意,即使互派人质,剖符为凭,还不能相互约束。(3)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王距离自己近,当代民俗的变化也和后王那个时期差不多,议论近实而易于实行容易推行。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选择题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
5、,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 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 “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 ,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 3 -死不葬,爰 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
6、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 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或焉。倘所谓天道
7、,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选自史记老子伯夷列传注 由、光:人名,指许由、务光。希:稀少。木主:死人的牌位。爰:于是;就。徂:通“殂” ,死亡。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而去之 去:使离开B天下宗周 宗:祭祀C我安适归矣 适:往,到D余甚或焉 或:通“惑”解析:选 B B 项,宗:归顺。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若至近世,操行
8、不轨曾不若孀妻弱子C且七十子之徒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其孰能讥之乎解析:选 A A 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 项,至于;比得上。C 项,再说;尚且。D 项,指示代词,那;表反问语气。- 4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 “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专题 课时 跟踪 检测 年表 解析 苏教版 选修 史记 选读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