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第6课名二子说(自读课)学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第6课名二子说(自读课)学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第6课名二子说(自读课)学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名二子说(自读课) 走近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 。苏洵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据说 27 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 衡论 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任秘书省校书郎
2、。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 。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相关背景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为“帝王师” ,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 。时苏轼 11 岁,苏辙 8 岁。 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决心不“使之复为湮沦弃置之人”(上张侍郎第一书),和他们一起读书,讨论古今成败得失,教导他们“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不幸不用,犹当以甚所知,著之翰墨,使人有闻焉”(历代论),这就是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文。正因为如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专题 课名二子说 学案苏教版 选修 唐宋八大家 散文 选读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