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陕西省榆林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含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榆林 20182019 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题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作为社会本身运行、发展的条件,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既涉及信任主体,也关乎信任对象;既与社会规范和体制相涉,也与主体人格和德性相关。在信任问题上,个体总是涉及两个方面,即为人所信与信任他人。就前一方面而言,如何形成境信的品格,无凝是首先面临的问题。孔子强调“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孟于则进而将“朋友有信”规定为人
2、伦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有序的社会交往中,以诚相待和言而有信,既是这种交往秩序可能的条件,也是交往双方应尽的基本责任,一旦个体置身于这种交往关系,则同时意味着永诺了这种责任。就个体而言,作为信任条件的诚信关乎内在德性及人格。中国哲学对“信”与德性从及人格的关系很早就予以关注。儒家经典孟子强调“有诸己之谓信” ,信与诚相通,有诸己即真实地具有某种德性。 中庸进而将“诚”视为核心的范畴,以诚为人格的基本规定。 大学同样提出了“诚”的要求,把“诚意”规定为修身的基本环节。这种德性及人格,为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达到诚信,提供了内在的担保。伦理意义上的信任,体现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关系的层面看,信任以对象的
3、可信性为前提。在消极的意义上,当对象缺乏可信的品格时,便难以使人产生信任感,所谓“信不足焉,有不信秀” (老子 ,便表明了这一点。在积极的意义上,如果相关对象的所作所为始终诚信如一,那么,人们对其后续的行为,也将抱有信任之心。由此可见,信任并非仅仅源于主体心理,而同时与对象相关。从伦理学上说,妄疑一切、无端臆测他人的不诚,并对可信的对象始终缺乏信任感,这是一种道德的偏向。这种偏向不仅常常伴随着过强的怀疑意识,而且在片面发展下,容易引句“字我负人”的异化形态,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沟通成为问题,也使社会领域2中的信任关系难以建立。从更广的社会层面看,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并不仅仅基于个体的德性和人
4、格。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曾认为,中国传统的信任以血缘性共同体为基础,建立在个人关系或亲族关系之上,而新教的信任则基于信仰、伦理共同体,后者超越了血缘性共同体,并逐渐以理性的法律、契约制度为保障。历史地看,儒家所说的“信” ,事实上便与礼相联,在仁、义、礼、智、信的观念中,礼则既表现为一种普遍的规范系统,又涉及政治、伦理的体制。在此意义上,广义之“信”已与体制相关联。就信任关系而言,通过契约、信用等制度的建立,失信便不再是无风险的行为,相反,失信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总之,个体的人格和德性从内在的方面为社会信任关系的建立提供担保,公共领域的制度建设则在外在的方面构成了信任关系形成的现实根据。
5、(摘编自杨国荣信任及其伦理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个人有德行和人格,具备了信任的条件,就可以保证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达到诚信。B. 在有序的社会交往中,先置身以诚相待和言而有信的交往关系,然后再承担责任。C. 信任以对象的可信性为前提的意义是,对象始终诚信如一,便可以产生持久的信任。D. 与中国传统的信任相比,新教的信任基于信仰、伦理共同体,超越了血缘性共同体。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的是A. 文章以建立信任关系为立论的基础,论述了确立信任关系的主体、对象的条件。B. 文章论述德行人格与诚信的关系时,引用或列举儒家经典著作的内容予以印证。C
6、. 与控制失信风险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主要论证了个人层面诚信塑成的重要性。D. 文章通过分析可信而不予以信带来的问题,对人与人的信任做出了新的论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子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表明,信任别人是有条件的,当对象缺乏可信的品格时,难以使人产生信任感。B. 如果对可信对象予以信任,就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沟通的问题,建立社会领域中的信任关系。C. “信”事实上与礼相连,而礼又跟政治、伦理的体制相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 “信”与政治伦理体制相关联。D. 如果契约、信用等制度建设不健全,不能及时、恰当惩罚失信者,就会影响到人与人之3间信任关系的形成
7、。【答案】1. D 2. C 3. B【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 项, “就可以保证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达到诚信”表述不严密。结合文本内容“个体的人格和德性从内在的方面为社会信任关系的建立提供担保,公共领域的制度建设则在外在的方面构成了信任关系形成的现实根据”分析可知,个人有德行和人格,具备了信任的条件只是提供内在的保证,还需要外在的保证。B 项, “先置身以诚相待和言而有信的交往
8、关系,然后再承担责任”错。结合文本内容“在有序的社会交往中,以诚相待和言而有信,既是这种交往秩序可能的条件,也是交往双方应尽的基本责任,一旦个体置身于这种交往关系,则同时意味着永诺了这种责任”分析可知,应是同时发生的。C 项, “意义是,对象始终诚信如一,便可以产生持久的信任”信息不全面。结合文本内容“在消极的意义上,当对象缺乏可信的品格时,便难以使人产生信任感信任并非仅仅源于主体心理,而同时与对象相关”分析可知,只有在积极的意义上的一面,缺少消极意义上的一面。故选 D。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
9、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
10、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 项, “文章主要论证了个人层面诚信塑成的重要性”错。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论述“信任关系的建立,既涉及信任主体,也关乎信任对象;4既与社会规范和体制相涉,也与主体人格和德性相关” ,多角度论证信任如何确立,不只论证个人方面的德性和人格。故选 C。【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 项, “如果,就”条件不成立。结合文本内容“并对可信的对象
11、始终缺乏信任感,这是一种道德的偏向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沟通成为问题,也使社会领域中的信任关系难以建立”分析可知,对可信对象不予以信任,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沟通的问题,以及社会领域中的信任难以建立,反过来说不成立。故选 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蓝皮书指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速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却呈现稳中有升的走势。2016 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4.6%,高于 2015 年 4.9 个百分点,高于 2014 年 15.8 个百分点。20132016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8.68%,而
12、同期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达到 9.15%。蓝皮书指出,近几年,以上海和江苏为表率,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服务化”趋势不断加强,各省市第一、第二产业占此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2017 年,上海、江苏和浙江第三产业占比都已经超过了 50%,上海更是突破了 70%。蓝皮书指出,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 “大旅游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所谓“大旅游时代” ,绝不是区域内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简单的叠加拼接,而是要借力“大旅游产业”, “盘整山河、贯通产业、振兴文化、实现发展” 。西北地区在地理上有共通的特点:高海拔高温差,干早少雨、土地贫瘠,少数民族文化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旅游资源小集
13、中大分散特点明显。历史上是中华远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的地位在当代更是意义非凡。(摘编自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62018) )材料二:地 项 2012 年 2013 2014 年 2015 20165区 目 年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2189.2 2406.7 2794.3 3072.3 3570.5北京占GDP 比重(%)12.3 13.1 13.4 14.3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2269.76 2500 2833.08 3020 上海占GDP 比重(%)11.29 11.5 12 12.1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2706.5 3011 3552.3 364
14、8.8 4256.63广东省占GDP 比重4.74 4.84 5.24 5.01 5.266(%)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2330 2701 3001 3167 3488江苏省占GDP 比重(%)4.3 5 5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1581.2 1880.4 2187.8 2490 3200浙江省占GDP 比重(%)4.56 5 5.45 5.81 5.8注: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稍显缓慢。古老的黄河文化、浓郁的回乡文化、神秘的西夏文化、光荣的红色文化等诸多优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需要更加合理科学的顶层设计。7对于像宁夏这样文化起步晚、发展速度慢的省市地区,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更需要扎实做好“基
15、本功” ,注重与当地文化扶贫项目的精准对接。(摘编自搜狐网)材料三:文化领域在推进文化改革实现管理转轨过程中,还未能形成一个充分竞争性的市场,政府干预作用影响大,往往由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方保护造成了市场分割,历史性同类文化资源在不同地区间出现相似性开发利用,或者同一资源主体多地区恶性竞争。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当一个地方政府引进并发展某个文化产业行业门类,其他地方政府也会低成本地跟进模仿,以更低廉的成本或更优惠的政策诱导,直接导致文化产业结构趋同的动力机制。我国文化企业六成以上集中在东部地区。而特色文化资源富集的中西部地区在文化企业数量上明显不占优势,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往往
16、较低,缺乏专业化能力和对市场的宏观把握,容易跟风,盲目投资。(摘编自高宏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要实现“跨区域”治理 )材料四:文化企业应该将商业模式作为立身之本,分析自身商业模式的可行性,避免盲目跟风或者在整体上去模仿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必须以独特的商业模式来开发产品和服务,提高自主品牌产品的竞争力,以避免商业模式和产品上的雷同。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应当力求具有内容或者形式上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体现出差异化的市场细分要求。从产业形态差异化的角度来说,文化产业集聚园区内的文化企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不仅要求实现不同金业自身的价值最大化,还要总体上适应园区内的互补性,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结构。(摘编
17、自陈少峰文化产业同质化竞争透视 )4. 下列对材料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122016 年,北京、上海、江苏三地的文化产业平稳发展,广东、浙江发展较快,尤其是浙江,几年时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翻倍增长。B. 20122016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北京、上海基本超过 10%,比广东、江苏、浙江大,这反映出前者较后者重视文化产业。C. 20122016 年,宁夏文化产业增加值虽有增长,但与东部一些省、直辖市相比,差距很大,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波动较大。8D. 宁夏有丰富、优质的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扎实做好“基本功” ,
18、或许可以改变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态势。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16 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 2014 年提高了近 16 个百分点,这表明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B. 20132016 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增速,超越了同期全国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速,成为居民消费支出中的一大亮点。C. 近几年,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第一、第二产业占比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上海尤其突出,经济发展的“服务化”倾向凸显。D. 西北地区除了在地理上有优势外,因历史上是中华远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化上也有优势,是在当代意义非凡的陆上丝绸
19、之路的重要节点。6. 文化产业区域同质化有哪些原因?有何解决对策?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答案】4. B 5. D 6. 原因:文化领域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干预作用大;文化产业领域东西部市场失衡,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解决对策;文化企业要将商业模式作为立身之本,以独特的商业模式来开发产品和服务: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应当力求独特性和创新性,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解析】【4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
20、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 项, “这反映出前者较后者重视文化产业”分析有错,原文无此信息,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与 GDP 总量有关系。故选 B 项。【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 项, “在地理上有优势”分析有错,原文的意思是西北地区地理上有共通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一定是优势。故选
21、D 项。9【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快速寻找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词句,归纳要点,顺应问题的方向,然后组织答案。本题两问,要求概括文化产业区域同质化的原因,并总结解决对策。原因:材料三中“文化领域在推进文化改革实现管理转轨过程中,还未能形成一个充分竞争性的市场” ,可以概括出,文化领域市场竞争不充分。材料三中“政府干预作用影响大,往往由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方保护造成了市场分割,历史性同类文化资源在不同地区间出现相似性开发利用” ,可以概括出政府干预作用大。材料三中“我国文化企业六成以上集中在东部地区。而特
22、色文化资源富集的中西部地区在文化企业数量上明显不占优势” ,可以总结出文化产业领域东西部市场失衡。材料三中的“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往往较低,缺乏专业化能力和对市场的宏观把握,容易跟风,盲目投资”可以概括出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对策:材料四中“文化企业应该将商业模式作为立身之本,分析自身商业模式的可行性,避免盲目跟风或者在整体上去模仿成功的企业” ,可总结出,文化企业要将商业模式作为立身之本,以独特的商业模式来开发产品和服务。材料四中“文化企业必须以独特的商业模式来开发产品和服务,提高自主品牌产品的竞争力,以避免商业模式和产品上的雷同” ,可以总结出,文化企业
23、的产品和服务应当力求独特性和创新性,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
24、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解语花刘正权开了药,出了药店,顾卫东忍俊不禁,到底笑出了声。10是苦笑,他自己知道。仕途不畅也就罢了,居然尿路也不畅,这热闹凑的。店里老中医告诉他,小使刺痛是尿路结石造成的。病休只是一个借口,又一次跟局长位置擦肩而过,顾卫东忽然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念头。带着老中医开的药,顾卫东开始了自己的南山之行。从广义的文化上来说,有菊花的地方,都是南山。一般中药熬起来麻烦,这个老中医很善解人意,给顾卫东开了一味半点都不麻烦的中药,马先蒿 20 克,研末,每服 6 克,开水送服,每日 2 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榆林市 2019 届高三 语文 第二次 模拟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