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现代文阅读(29 分) (1)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以意逆志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诗歌欣赏的一个基本方法 “以意逆志”。孟子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就是说,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 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古典诗歌中所蕴藏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文辞表达出来的,然而这些语辞是历史的产物,于今
2、天相隔较远,所以欣赏古典诗歌,我们首先要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在解读字词诗句的过程中,我们要“识字”,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词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这些语汇,大多是前人留下的语言材料。由于历史的积淀,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形成了某一特定的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感情基调。如果我们在阅读时望文生义,可能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如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一首尽人皆知的边塞诗,而明代杨慎就认为它是说皇恩不及边塞,是一首讽刺作品。究其原因,主要是他没有注意到诗中“孤城”“杨柳”“玉门关”等重要意象的特定含义。在汉唐诗歌中,“孤城”往往与戍边士卒的乡思有关
3、;“杨柳”一词既有折柳送别的意思,又指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曲,均有惜别之意;而“玉门关”亦和征夫离情有关。所以,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些意象,梳理出作品的意脉,自然会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是边关戍卒的思乡之情。另外,我们的主观感受、生活体验,对欣赏古典诗歌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随时留意,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诗, 就能从作品中领会生活情趣。如,杜牧山行一诗,不少欣赏着认为“白云深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句最妙,说是从中看到了作者心情之悠闲。但是,如果我们有过“山行”的经验,就会知道此诗首先写了路途之“远”、气候之“寒”、天色之“晚”,诗人显然行色匆匆,绝不只是漫步山间,悠闲看景,但诗人- 2
4、 -在第三句却置天晚、秋寒、山元、径斜于不顾,“停车”赏看枫林,这就凸现了霜染枫叶之美、诗人爱赏之深。这“停”与“行”的矛盾,恐非有山行经验者不能深悟。如果我们善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欣赏过程中,有时还会超出诗人创作的原意,生发出新的旨趣。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都被后人赋予了新的寓意。所以,我们今天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的情况,在全新的意义上借用古典诗篇、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1从原文看,下面对“以意逆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诗歌鉴赏流程中如果不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又没有足够的生活体验,就可能无法
5、领悟诗歌中蕴含的生活情趣。B欣赏诗歌的关键在于“识字”,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 诗歌中常用词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C诗歌鉴赏应立足全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主旨,并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揣摩作者的本意。D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诗 歌鉴赏过程中,可能还会超出诗人创作的本意,甚至会有新的旨趣,新的解读。2对“我们要识字,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词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在诗歌鉴赏中,解读古典诗歌中常用词语特定含义,如果阅读时望文生义,就会出现理解偏差。B在诗歌鉴赏中,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词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由于历史的积淀,
6、这些常用词语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阅读时望文生义,必会影响了作品的感情基调。C在诗歌鉴赏中,要对词句准确解读,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象的理解。D在诗歌鉴赏中,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词语的特定含义的解读,更偏重于对字义、词义的正确理解。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3 -A明人杨慎解读凉州词是讽刺作品,认为它是说皇恩不及边塞的,后人也常用“春风不度玉门关”来表现受冷落、被忽视,这些解读都是不正确的。B一些欣赏者认为“白云深处有人家”和“霜叶红于二月花”句表现了作者心情之悠闲,这种解读也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生活体验,所以作者认为这种解读也是正确的。C古典诗歌中的语辞与今
7、天相隔甚远,所以欣赏古代诗歌时要准确解读诗歌的诗句、文辞。D诗歌鉴赏要准确解读诗句文辞以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不可以凭着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借用古典诗篇、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从寒门子弟到行政长官20 世纪 30 年代,梁振英的父亲梁忠恩只身离开家乡山东威海闯荡香港,在清水衙门当警察。梁振英于 1954 年 8 月出生,有一姐一妹,是家中独子。二十岁之前,梁振英与家人住在七号差馆宿舍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那里没有独立卫生间,一层楼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小时候,为省一毛钱的电车费,梁振英和姐姐、妹妹都是
8、走路上学。上中学时,为节省每顿一块五毛钱的饭钱,梁振英总是步行半个小时回家,用十分钟时间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再匆匆忙忙赶回学校上课。从上幼儿园起,梁振英就已经开始忍受贫困生活的煎熬。但懂事的小振英只是默默承受,从不抱怨。稍大一点儿时,他就开始分担家务活,帮助母亲买菜、择菜。为了贴补家用,帮附近的塑料玩具厂加工塑胶花。当时梁振英才十一岁,下午到学校上学,其他时间则要干活 要么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材料往返家里与工厂,要么与家人一起做塑胶花。这段时光尽管清苦,却被梁振英视为第一堂人生课,不仅培养了他不畏艰辛、自食其力的能力,还让他认识到执著追求的可贵。梁振英从小成绩优异。他从荷李活道警察小学毕业后考入香港
9、著名的中学 英皇书院,后又进入当时的香港工业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修读建筑测量系。取得高级文凭后,梁振英于二十岁那年前往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现为西英格兰大学)攻读估价及地产管理学。在留学英国的三年多时间里,梁振英靠半工半读维持自己的学习及生活费用。他每周打工三个晚上,每次六个半小时,回到宿舍时往往是凌晨了。为了节省车费,他每天上学放学都要步行十多公里。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参加社会活动。当时梁振英是当地香港留学生的学生会主席,经常举办中国文化宣传活动,每个星期天他还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 - 4 -1977 年,梁振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 学成回港的梁振英,开始了自己
10、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起初,他加入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成为一名测量师。过了五年,梁振英被擢升为这家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第一位华人董事。当时年龄不足三十岁的梁振英年薪已高达上千万港元。1988 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1993 年,梁振英创立了梁振英测量师行。2000 年,通过互换股份与英国 DTZ 及新加坡的戴玉祥产业咨询公司合并,梁振英测量师行易名为戴德梁行。这家布点遍及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房地产服务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2006 年,梁振英成为该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首度晋身集团董事局。一年后,梁振英又由戴德梁行北亚区主席升任为亚太
11、区主席。此时,离他事业起步刚好三十年,梁振英已从一无所有的小青年变成了颇具经济实力的香港企业家。作为香港专业联盟主席,梁振英率先鼓动香港十个专业团体五万多专业人才加强与内地交流。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内地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身为香港“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成员的梁振英,就开始与内地结缘,并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开始。1984 年,中英谈判碰上新界的租约问题。当时,新界的全部土地楼房,不论地区、新旧、用途,地契年期全部在 1997 年6 月 27 日届满后,由中、英两国共同解决。由于当时内地还没有房地产市场,缺乏经济和合约上的知识,
12、中央想找个香港人 咨询意见。有位官员记起一个经常到内地讲课的年轻人 梁振英,就请他帮助写意见书。梁振英立即动笔撰写。几个月后,这份意见书中的建议成为中方意见,并成为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关于土地契约的主要内容。在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的同时,梁振英亦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1985 年,梁振英出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88 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出任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1993 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政务小组港方组长;1996 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1997 年出任香港特区第一届行政会议成员、召集人。此外,他还担任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梁振英不无自
13、豪地回忆道:“参与回归的全过程,为香港回归效力,亲历国家和平统一的阶段性成果,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和最难忘的经历。”4.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5 -A本文撷取梁振英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他积极生活、刻苦学习、心系祖国的事迹,记叙梁振英从寒门弟子到成为香港行政长官的历程。B梁振英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在香港取得高级文凭后,前往英国留学,学费和生活费自己打工解决,还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以全班第一名成绩毕业。C梁振英四十岁时创立了自己的测量行,几年后与英国和新加坡的两家公司合并,他的戴德梁行成为亚太区同行中规模最大的公司D梁振英学成回港后,加入了老牌测量师行 仲量行
14、,很快就成了行业的领头人,工作了十年的时间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5.不属于梁振英青少年时代直面贫困生活的一项( )(3 分)A.每个星期天他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B.默默承受,从不抱怨。他认为清苦的生活是第一堂人生课,认识到执着追求的可贵。C.年龄不大就分担家务,帮工厂做活赚钱补贴家用。D.积极面对贫穷的生活:节约花费,走路上学,上学时间回家吃饭。6.最后一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何作用?请简要说明。(6 分)7.梁振英从寒门学子成长为行政长官,请从家境、学业、工作、爱国几个角度,谈谈梁振英的成功。(8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0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1 分)李牧者
15、,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
16、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dn ln),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 6 -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於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於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y。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
17、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 (偷盗)B 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假装逃跑)C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暗中布置圈套捕获)D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 (于是)9.下列各句子中,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匈奴,历史悠久的南方少数民族集 团,匈奴在西汉前期强大起来,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了强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后为汉武帝所败。B烽火,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有周幽王为褒姒一笑
18、,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天下,导致周朝衰败的典故。C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D百金之士,指有都能有作为的人。也指有功而受到重赏的人。10.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的一项是( ) (3 分)A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B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C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D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1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7 -A 李牧是赵国北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辽河 油田 第二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