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第19讲烷变热化学方程式课后作业(含解析).doc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第19讲烷变热化学方程式课后作业(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第19讲烷变热化学方程式课后作业(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烷变 热化学方程式建议用时:4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6 分,共 72 分)1伴随下列变化而发生的能量变化中,属于反应热的是( )A形成 1 mol HCl 键放出的能量B石墨转化成金刚石吸收的能量CNa 变成 Na 吸收的能量D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答案 B解析 反应热是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A由 Zn 和稀硫酸制氢气B灼热的炭粉与二氧化碳反应CBa(OH) 28H2O 晶体和 NH4Cl 晶体混合D碳酸钙的分解答案 A解析 该图示为放热反应能量图,A 正确。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者污
2、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能源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天然气 煤 核能 石油 太阳能 生物质能 风能 氢能A BC D答案 B解析 天然气、煤、石油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核能对环境会产生污染。4下图表示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对于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2A曲线和曲线分别表示两个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B曲线可表示反应 2NH3 N23H 2的能量变化 高 温 、 高 压 催 化 剂C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D该反应的 H E2 E1答案 D解析 图中曲线和曲线的始态、终态相同,表示同一个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A错误;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NH 3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B
3、错误;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并不表示反应不需要加热,C 错误;D 正确。5已知充分燃烧 a g 乙炔(C 2H2)气体时生成 1 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 b kJ 热量,则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 2H2(g)5O 2(g)=4CO2(g)2H 2O(g) H2 b kJmol1BC 2H2(g) O2(g)=2CO2(g)H 2O(l)52 H2 b kJmol1C2C 2H2(g)5O 2(g)=4CO2(g)2H 2O(l) H4 b kJmol1D2C 2H2(g)5O 2(g)=4CO2(g)2H 2O(l) H b kJmol1答案
4、 B解析 由题意知 2 mol CO22 b kJ1 mol C2H2,则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 2H2(g) O2(g)=2CO2(g)H 2O(l) H2 b kJmol1 ,故答案为 B。52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 O2(g)=SO3(g) H315 kJmol 1323B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Cl(aq)= =NaCl(aq)H 2O(l) H57.3 kJmol 1C表示 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 2(g) O2(g)=H2O(g) H241.8 12kJmol1D表示 CO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5、:2CO(g)O 2(g)=2CO2(g) H566 kJmol1答案 B解析 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燃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1 mol,反应生成稳定氧化物。A 中应生成 SO2;C 中应生成 H2O(l);D 中 CO 的物质的量应为 1 mol。7(2018北京东城区模拟)由 N2O 和 NO 反应生成 N2和 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 1 mol N2时转移 4 mol eB反应物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能量之和CN 2O(g)NO(g)= =N2(g)NO 2(g) H139 kJmol 1D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成键释放能量之和答案 A解析 N 2O 和
6、 NO 反应生成 N2和 NO2的化学方程式为 N2ONO= =N2NO 2,反应生成 1 mol N2时转移 2 mol e ,A 不正确;根据图示,反应物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能量之和,B正确;该反应的反应热为(209348) kJmol1 139 kJmol1 ,C 正确;由于该反应放热,所以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成键释放能量之和,D 正确。8一些烷烃的标准燃烧热如下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B正戊烷的标准燃烧热大约为 H3540 kJmol 1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2H6(g)7O 2(g)=4CO2(g)6H 2O(g) H1560.8 kJmol 1D
7、在 101 kPa 下,甲烷的热值是 891.0 kJg1答案 B解析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异丁烷燃烧放出热量比正丁烷小,则异丁烷的能量低,即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A 错误;正戊烷和 2甲基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由表格中正丁烷、异丁烷的燃烧热比较可知,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支链多的燃烧放出热量小,则正戊烷燃烧放出热量大于 2甲基丁烷,B 正确;根据乙烷燃烧热的含义:完全燃烧 1 mol 乙烷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会放出 1560.8 kJ 的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2C2H6(g)7O 2(g)=4CO2(g)6H 2O(l) H3121.6 kJmol1 ,C 错误;燃料的热值是指一定条
8、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在 101 kPa 下,甲烷的热值是 891.0 116kJg1 ,D 错误。9(2017佛山高三质检)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H 的绝对值均正确)( )AC 2H5OH(l)3O 2(g)=2CO2(g)3H 2O(g) H1367.0 kJmol 1 (燃烧热)BNaOH(aq)HCl(aq)= =NaCl(aq)H 2O(l) H57.3 kJmol 1 (中和热)CS(s)O 2(g)=SO2(g) H296.8 kJmol 1 (反应热)D2NO 2=O22NO H116.2 kJmol 1 (反应热)答案 C解析 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
9、,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水的稳定状态是液态,A 不正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B 不正确;C 正确;D 不正确,没有注明物质的状态。5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 C2H6的燃烧热为 1090 kJmol1 ,则 C2H6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6(g)3.5O 2(g)=2CO2(g)3H 2O(g) H1090 kJmol 1B已知 2CO(g)O 2(g)=2CO2(g) H566 kJmol1 ,则 CO 的燃烧热 H283 kJC测定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 3 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 起始温度和反应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化学 一轮 复习 第六 19 变热 化学方程式 课后 作业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