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语文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语文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语文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聊城市 2019届高三语文 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县(市、区)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符号。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3答题卡必须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山水诗
2、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品种起源于南朝。虽然,以景起兴、诗中引入自然景物的描写可以追溯到更远,但这些都不能算是山水诗。山水诗的产生是以山水意识的觉醒为前提的,即依赖于人对自然的某种审美关系的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远古时代,大自然的风雨雷电、荒蛮混沌曾经威胁着刚刚脱胎于自然的童年的人类。人们为了摆脱这种威胁,把自然人格化,这便产生了关于自然的神话传说,在中国远古神话中就有所谓河伯雨师等等人格化的自然神。这也表明人类刚刚从自然的沉睡中醒来,但自然与人的区分还不是很明确。到了诗经 楚辞时代,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和谐的,这在艺术上便表现
3、为人对自然的移情,因而在诗中以自然景物起兴、措景抒情的例子便屡见不鲜。山水意识的萌生、山水精神的兴起实质上是文化人类在一定的文明水平上意识到与自然的分离,主动向自然复归的一种意向。当然,山水诗在南朝时代产生还有特定的社会和思想背景。这时,人们对自然的看法、自然山水在诗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看到,经过几代诗人的发展,原来在诗中作为抒情载体的景物,变成了主住的景物,自然在诗中具有了本体的意义。山水诗的品格由此而确立,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新的艺术精神的诞生。我们不妨作一个比较, 诗经中写景名句不少,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但这些景物在诗中只起着
4、衬托和起兴作用,从属于所抒发的一情感。而到了谢灵运,情况就截然不同。谢诗中的景物已经不再居于从属地位,虽然没有达到后来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全意象”境界,但景物的意义完全改变了,它由原来的背景变为“前景” ,有了独立的本体意义。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我们宁愿不把它看作什么隐曲的政治讽喻,而视为纯粹自然的“呈现” 。区别就在这里,在山水诗中,自然成其为自然,它自我呈现;而在抒情诗中,自然景物仅仅是载体,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它在诗中是一个客体,是诗人的描写对象。从诗歌文本看,山水诗中的自然意象是一种纯粹的意象,能指即所指, “明月”就是明月, “清泉”就是清泉,完全是自然
5、的兴作和呈现;在抒情诗中,自然意象是一种象征意象,作为某种观念或情感的象征性符号,它指向自身以外的某种本体。也许并非巧合,中国古代山水精神在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中找到了它的回响。庞德2说:“剔除事物的象征意义,事物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的象征,是一只鹰就叫它一只鹰。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也有一句名言:“没有观念,只在事物中。 ”这些观点可以看作是对山水诗本质的又一种表述。(摘编自胡兴山水诗的一般品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南朝时期人们的山水意识已经觉醒,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新的审美关系,从而促进了山水诗的产生。B为了摆脱风雨雷电等大自然的威胁,人类才从自然沉睡中
6、醒来,塑造了河伯雨师等自然神。C 诗经 楚辞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和谐,表现在艺术上便是景物在诗中起到了衬托与起兴作用,成为了抒情载体。D自然在诗中具有了本体意义,既标志着山水诗品格的确立,也意味着一种新的艺术精神的诞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从远古到唐朝逐步展开,论证了中国山水诗不同阶段的不同特质。B文 章 主 要 使 用 对 比 的 论 证 的 手 法 , 鲜 明 揭 示 了 山 水 诗 与 抒 情 诗 中 景 物 的 不 同 地 位 和 作 用 。C文章通过解析具体诗句,论证了谢灵运与王维的山水诗已经没有了本质的区别。D文章结尾借
7、用西方诗人话语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山水诗中的自然意象是一种纯粹意象,而非象征意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经历了合一、分离、复归三个阶段,显示了文化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B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的增多,表明了诗经 楚辞时代,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C 诗经中的“蒹葭”和“白露”属于象征意象,而王维诗中的“明月”和“清泉”则属于纯粹意象。D南朝特定的社会和思想背景,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看法,使人们意识到与自然的分离,从而主动向自然复归。(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材料一:2007年 5月,国务院办公厅
8、转发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从 2007年 9月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和西南大学 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安排。同时,免费师范生在入学前需要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 10年。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支教 2年。另外,免费师范生在毕业前及协议规定的服务期限内,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通知还规定了“违约”的规则,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如果并未按约回生源所在地从事
9、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经享受的免3费教育费用和生活补助,并缴纳违约金,同时还会记入诚信档案。(摘编自网络资料)材料二:对某部属师范高校某班 31名免费师范生报考动机的调查显示,约有 70%是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享受免费大学本科教育而报考;约有 20%是因为父母的影响,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是教师,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回到家乡当老师;约有 15%是因为自身喜欢教师行业;约有 10%是为了能有机会进入较好的学校,并在入学之初就做好了违约的打算;约有 20%的同学在报考时并不了解免费师范生政策,属于“随便填报” 。由于影响个人选择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并不能非常严格区分每位免费师范生的报
10、考动机。在调查中,各影响因素相加总的百分比高于 100%。(摘自夏翠翠免费师范生的守约与违约 )材料三: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从 2007年起,6 所部属师范大学在全国招收免费师范生。截至2016年,累计招生 9.4万人,毕业后进入教师队伍 6.2万人。其中,西部地区招生 5.3万人,毕业后进入教师队伍 3.4万人。(摘编自教育部网)材料四:对于教育理想明晰的普通家庭孩子而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无疑是一个福音。但在理想之外,更多的人则是出于现实因素的考量。在 10年期限的长约面前,公共意志与个人诉求间的冲突不可避免。魏峰以免费师范生的身份被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录取,毕业后回到家乡一所高中做心理老师
11、,一周也没几个学生到心理咨询室找他。因为没课上,工资比一般老师低,还经常被地方教育局借用去做一些脏活累活,后来他终于还是下定决心违约。陈君楠认为:“现在家乡好一些的重点高中都开始招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本科生基本没有竞争力。而且很多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希望能继续深造,但政策却要求本科毕业必须就业。 ”当一个人成为了免费师范生,贫困、教师等标签便不由自主贴在了他的身上,成为个人出身和家庭背景的标志,成为个人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标志,剥夺了贫困师范生通过名牌大学教育步入大城市的机会和梦想。某男生因为其免费师范生的身份及这一身份所蕴含的“污名化”因素而遭到了求爱对象的拒绝。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在从事
12、教师工作的时候,相关单位必须给予编制。而这一要求使得许多编制不足的单位不愿接收免费师范生;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必须去农村支教两年,这一规定使得中小学不愿接收免费师范生,因为他们去农村支教的两年会打乱正常的教学。另外,由于缺少一个审核机制,在免费师范生群体中,存在部分投机者,即运用免费师范生提前批招生不与普通学生统一划线的空子,通过报考免费师范生以较低的分数进入较好的大学,进入了好大学之后,再通过缴纳几万的违约金违约。(摘编自免费师范生 11载,违约因何不止 , 经济观察报2018 年 7月 14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免费师范生政策旨在以免费教育的方式换取高水平
13、人才进入教师行业和落后地区,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4B免费师范生是针对贫困生而设立的,在校期间除免除学费、住宿费外,还补助生活费,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承担。C报考免费师范生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但减轻家庭负担占较大比重,表明该政策为贫困学生就学提供了便利。D在调查中显示,免费师范生中真正喜欢教师职业的占的比例比较小,这为他们毕业后违约埋下了潜因。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对于免费师范生的违约行为,在国家制定的政策上面有明确的处罚规定。B支教两年会打乱正常教学秩序,所以农村中小学不愿接受免费师范生。C关于违约,除了客观的原因外,不少免费师范生过多考虑个人诉求,缺少必要
14、的公共意志。D截 至 2016年 , 免 费 师 范 生 毕 业 后 履 行 协 约 的 不 到 三 分 之 二 , 西 部 略 低 于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6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制度?(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我藏书的小楼胡品清楼这个富于诗情画意的字是中国文学的专利品,尤其是专属于诗的。同一楼字在法文或英文中便只是建筑学上的名词,平凡庸俗,仅仅意味着平房或楼下的反面,不蕴涵任何美感,而楼字在中国文学里是富于诗意的,会引起诸多美丽的、奇妙的联想。楼是凌云的建筑,所以会引起空灵飘忽的感觉,如“楼阁玲珑五云起”
15、 “山外青山楼外楼” 。在昔日,女孩子们的闺房常常设在楼上,所以楼又是富于浪漫色彩的。它是名门闺秀的寓居:“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它是歌妓们的寓居:“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它也是宫女们的居所:“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楼是高出地面的建筑,所以视野辽阔,宜于远眺。李后主在思乡的时候便攀登他谪居的小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游子远征的时候,被遗留在家里的思妇便在楼头忧郁起来:“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楼是触及重霄的建筑,所以气象万千。月明风静的夜间,楼提供一个空灵的境界:“小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聊城市 2019 届高三 语文 第二次 模拟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