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蚌埠二中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1、单选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共 48 分)1.周礼记载“以脤膰(祭礼用的肉)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下列封国中应以“脤膰之礼”对待的是( )A. B. C. D.2.学者冯天瑜在“封建论”考论中指出:“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所以又是对殷商氏族联合国家的一大提升。 ”材料旨在说明分封制( )A废除了血缘政治关系 B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范围C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 D加强了中 央对地
2、方的管理3唐文宗太和九年(835 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 ,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 乖敬授之道” 。此举是为了( )A抑制民间商业活动 B维护中央统治权威C垄断雕版印刷技术 D打击藩镇割据势力4. 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他指出,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在这个时候,中华帝国初步奠定了它的“常态”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常态”的是(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集体宰相制度 儒家正统 官僚政治- 2 -A B C D5.“知州”官名源自宋代
3、,全称“权知某军州事” 。 “权知”意为暂时主管, “军”指该地厢军, “州”指民政。宋代“知州”的设立表明(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C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 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限6.朱元璋说:“朕常患下情不能上达,得失无由以知,故广言路以求直言。其有言者,朕皆虚心以纳之。尚虑微贱之人,敢言而不得言,疏远之士,欲言而恐不信。如此则所知有限,闻不广。其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朱元璋的真实想法是( )A. 实行“仁政”以缓和社会矛盾 B. 表达自己虚心纳谏的决心C. 限制朝臣权力实现权力集中 D. 借鉴历史教训以维护统治7.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上
4、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A.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C.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 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8.罗马最高裁判官法是一种通过最高裁判官的实践对原有法律制度的缺陷进行弥补,对当事人权益进行合理救济的衡平法。经过国家认可而发生普遍的约束力,从而形成最高裁判官法。内容主要是调整财产关系,不注重于形式,体现了所谓“公平合理”原则,对罗马万民法的发展具有巨大意义,由此可知最高裁判官法( )A. 适应了帝国统治的现实需要 B. 强化了传统立法成果的权威C.实现了公民与外邦人的平等 D. 使罗马法形成比较完
5、整体系9.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当伯里克利的政策给雅典人带来沉重灾难的时候他们判处伯里克利一笔罚金;当雅典军队远征西西里失败之后,雅典民众开始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民众决策具有强烈的情绪化特征 B. 实现民众对执政者的完全监督- 3 -C. 直接民主导致权利被滥用和误用 D. 体现了一定的“主权在民”观念101910 年 12 月清政府颁布大清新刑律 ,它以“折衷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又“不戾乎我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为基本宗旨。采用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中的罪名法定主义,制定缓刑和假释制度等,取消因“官秩” 、 “良贼” 、 “服制”而刑的适应上所形成
6、的差别。据此可知,新刑律( )A固守了中国文化传统 B照搬了西方模式C.巩固了清朝统治 D体现了近代法律精神1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 革命后的制度建设更加艰难 B.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C. 辛亥革命与传统王朝更替相同 D. 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未见成效12.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 1849
7、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 )A. 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B. 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C. 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D. 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13.学者何顺果认为,美国“建国之父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这个国家的权力结构配置合理又运转正常的问题” 。根据1787 年宪法 ,解决美国“国家与国民的关系”确立起来的原则是( )A联邦制原则 B人民主权原则C分权与制衡原则 D共和制原则14.列宁曾提出四点要求:“第一,立即与同盟国停战;第二,把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第三,没收资本家的工厂、矿山和其他工业企业,交给各厂的工人委员会管理;第四,确认苏维埃取代临时政府为最高权力机关。 ”这表明此时布尔什维
8、克党的中心任务是( )A推翻临时政府统治 B推行新经济政策 C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巩固社会主义政权15.中国人民大学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 1954 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 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 1954 年宪法的制定( )- 4 -A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C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16.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 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 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 ”此处“
9、新气象”主要是指(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C 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17.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 世纪 60 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外交( )A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B.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C提高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D缓和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18.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 “法兰西民族在行动中如此充满对立,如此爱走极端,不是由原则指导,而是任情感摆布” ,以此来理解近代法国政体更替频繁的原因。这说明托克
10、维尔( )A. 认为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没有得到较好的宣传 B. 从法兰西民族特性来剖析历史C. 认为民族特性是法国政体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 D. 开辟历史研究的新途径和角度19.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 世纪 30 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 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 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B.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C. 巩固根据 地红色政权 D. 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20.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在“备忘录贸易体制”下,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蚌埠市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