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3讲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学案(含解析).doc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3讲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3讲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学案(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 讲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主干梳理 对点激活知识点 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绳子、细杆联系)在一起构成的 物体系统01 称为连接体。2外力与内力(1)外力:系统 之外的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02 (2)内力:系统 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03 3整体法和隔离法(1)整体法:把 加速度相同的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方法。04 (2)隔离法:求 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把一个物体隔离出来单独研究的方法。05 知识点 临界极值问题 1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 “恰好” “正好”等字眼,即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 临界点。01 (2)若题目中
2、有“取值范围” “多长时间” “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 ,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对应 临界状态。02 (3)若题目中有“最大” “最小” “至多” “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 “稳定速度”等,即是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速度。2四种典型的临界条件(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 弹力 FN0。03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 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04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度的,绳子断与
3、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 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 FT0。05 06 (4)加速度变化时,速度达到最值的临界条件:速度达到最大的临界条件是 a0,07 速度为 0 的临界条件是 a 达到 最大。08 知识点 多过程问题 1多过程问题2很多动力学问题中涉及物体有两个或多个连续的运动过程,在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物体的 运动情况和 受力情况都发生了变化,这类问题称为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多过程问01 02 题。2类型多过程问题可根据涉及物体的多少分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多体多过程问题。3综合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解决多过程问题的关键首先明确每个“子过程”所遵守的规律,其次找出它们
4、之间的关联点,然后列出“过程性方程”与“状态性方程” 。一 思维辨析1整体法和隔离法是确定研究对象时常用的方法。(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整体分析时,需要分析内力。( )3轻绳在伸直状态下,两端的连接体沿绳方向的速度总是相等的。( )4相互接触的物体分离时的临界状态是两者没有共同的加速度。( )答案 1. 2. 3. 4.二 对点激活1.如图所示,物体 A 叠放在物体 B 上, 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A、 B 质量分别为 mA6 kg、 mB2 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开始时 F10 N,此后逐渐增大,在增大到 45 N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拉力 F F
5、0时, m 和 M 相对运动, 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mg 5 N,D 正确。总结升华叠加体系统临界问题的求解思路8变式 21 (2018蚌埠模拟)(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A1 kg 和 mB2 kg的 A、 B 两物块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A 受到向右推力 FA92 t(N)作用, B 受到向右拉力 FB2 t(N)作用。从 t0 开始计时,则( )A当 t3 s 时, A、 B 开始分离B当 t4.5 s 时, A、 B 开始分离C A、 B 分离之前整体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 A、 B 分离之后 A、 B 各做加速度不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 AC解析 当 A、 B 分
6、离时两者间作用力为零,且 a 相同,所以 ,得 t3 s,故FAFB mAmB 12A 正确,B 错误; A、 B 分离之前整体由 FA FB( mA mB)a,得 a3 m/s2,两者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 正确; A、 B 分离之后, A、 B 的合外力均为变力,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故 D 错误。变式 22 (多选)如图所示, A、 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2m 和 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12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现对 A 施加一水平拉力 F,则( )A当 F2 mg 时, A、 B 都相对
7、地面静止B当 F mg 时, A 的加速度为 g52 13C当 F3 mg 时, A 相对 B 滑动D无论 F 为何值, 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g12答案 BCD解析 地面对 B 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mg , A、 B 间最大静摩擦力为 2mg ,当 F mg32 32时, A、 B 相对于地面向右滑动;在 A、 B 恰好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对 A、 B 整体应用牛顿第9二定律,有 F 3mg3 ma,对 B,有 2mg 3mg ma,两式联立解得 2 2F3 mg ,可见,当 F3 mg 时, A 相对 B 才能滑动,C 正确,A 错误。当 F mg 时,52A、 B 相对静止,对整体有: mg
8、 3mg3 ma, a g ,故 B 正确。无论 F 为何值,52 2 13B 所受最大的动力为 A 对 B 的最大静摩擦力 2mg ,故 B 的最大加速度 aBm g ,可见 D 正确。2 mg 123 mgm 12考点 3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多过程问题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多过程问题的步骤(1)将“多过程”分解为许多“子过程” ,各“子过程”间由“衔接点”连接。(2)对各“衔接点”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必要时画出受力图和过程示意图。(3)根据“子过程” “衔接点”的模型特点选择合理的物理规律列方程。(4)分析“衔接点”速度、加速度等的关联,确定各段间的时间关联,并列出相关的辅助方程。(5
9、)联立方程组,分析求解,对结果进行必要的验证或讨论。例 3 (2018四川五校联考)如图甲所示, “ ”形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水平表面 AB 粗糙, BC 光滑且与水平面夹角为 37。木块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力传感器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 m 的滑块从 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的力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 sin370.6,cos370.8, g 取 10 m/s2。求:(1)斜面 BC 的长度 s;(2)滑块与木块 AB 表面的动摩擦因数 。解题探究 (1)滑块在 CB 上滑动时,力传
10、感器读出的是哪个力的大小?提示:滑块对木块压力的水平分力。(2)滑块在 BA 上滑动时,力传感器示数等于哪个力的大小?提示:滑块与木块间的摩擦力。尝试解答 (1)3_m_(2)0.2(1)分析滑块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1 gsin 6 m/s 2,通过题图乙可知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 t11 s,10由运动学公式得斜面 BC 的长度为 s a1t 3 m。12 21(2)由右图可知,滑块在 CB 上运动时,滑块对木块的压力N1 mgcos ,木块对传感器的压力 F1 F1 N1sin ,由题图乙可知: F112 N,解得 m2.5 kg,滑块在 AB 上运动时,传感器对木块的拉力 F2 f
11、 mg 5 N, 0.2。F2mg总结升华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多过程问题的策略(1)任何多过程的复杂物理问题都是由很多简单的小过程构成。有些是承上启下,上一过程的结果是下一过程的已知,这种情况,一步一步完成即可;有些是树枝型,告诉的只是旁支,要求的是主干(或另一旁支),这就要求仔细审题,找出各过程的关联,按顺序逐个分析。(2)对于每一个研究过程,选择什么规律,应用哪一个运动学公式要明确。(3)注意两个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但速度不会突变,速度是联系前后两个阶段的桥梁。变式 31 (2018襄阳调研)如图所示,套在水平直杆上质量为 m 的小球开始时静止,现对小球沿杆方向施加恒力 F0,垂
12、直于杆方向施加竖直向上的力 F,且 F 的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 F kv(图中未标出)。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小球运动过程中未从杆上脱落,且 F0mg 。下列关于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图象正确的是( )答案 C解析 开始时小球所受支持力方向向上,随着时间的增加,小球速度增大, F 增大,则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这一阶段小球的加速度增大。当竖11直向上的力 F 的大小等于小球重力的大小时,小球的加速度最大。再往后竖直向上的力 F的大小大于重力的大小,直杆对小球的弹力向下, F 增大,则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的加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
13、时,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正确。变式 32 (2018福州一模)如图甲所示,质量 m1 kg 的物块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 t0.5 s 时撤去拉力,利用速度传感器得到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 g 取 10 m/s2,求:(1)2 s 内物块的位移大小 x 和通过的路程 L;(2)沿斜面向上运动的两个阶段加速度大小 a1、 a2和拉力大小 F。答案 (1)0.5 m 1.5 m (2)4 m/s 2 4 m/s 2 8 N解析 (1)由题图乙易得,物块上升的位移 x1,就是前 1 s 内,时间轴与图线所围的面积:x1 21
14、m1 m;12物块下滑的距离 x2,就是第 1 s 末到第 2 s 末这段时间轴与图线所围面积:x2 11 m0.5 m;12位移 x x1 x21 m0.5 m0.5 m,路程 L x1 x21 m0.5 m1.5 m。(2)由题图乙知,沿斜面上滑的各阶段加速度大小a1 m/s24 m/s 2,20.5a2 m/s24 m/s 2,20.5设斜面倾角为 ,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为 F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00.5 s 内F Ff mgsin ma1;051 s 内 Ff mgsin ma2;联立解得: F8 N。高考模拟 随堂集训1. (2017海南高考)(多选)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
15、物块 P、 Q 和 R,质量分别为 m、2 m 和 3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用大小为 F 的水平外力推动物块 P,设 R 和 Q 之间相互作用力与 Q 与 P 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k。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2A若 0,则 k B若 0,则 k56 35C若 0,则 k D若 0,则 k12 35答案 BD解析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m2 m3 m)g( m2 m3 m)a,设 R 和 Q 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 F1, Q 与 P 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 F2,对 R,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1 (3m)g3 ma,解得 F1 ,对 Q 和 R 组成的整体,由牛顿第二
16、定律有 F2 (2m3 m)F2g(2 m3 m)a,解得 F2 ,所以 k ,与 无关,B、D 正确。5F6 F1F2 352(2018安徽质检)如图所示,若干个质量不相等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用轻细绳穿拴成一串,将绳的一端挂在车厢的顶部。当车在平直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这串小球及绳在车厢中的形状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答案 A解析 小球的加速度与车厢的加速度相同,设最上端的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对所有小球组成的整体分析,有 m 总 gtan m 总 a,解得 tan ,设第二段绳与竖直方向ag的夹角为 ,对除最上面第一个球外剩余的小球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 总 m1)gtan (
17、m 总 m1)a,解得 tan ,同理可知,连接小球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g均相等,可知各小球和细绳在一条直线上,向左偏,A 正确,B、C、D 错误。3. (2018洛阳统考)如图所示,物体 A 放在斜面体 B 上, A 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而斜面体 B 静止不动。若沿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拉物体 A,使物体 A 沿斜面加速下滑,则此时斜面体 B 对地面的摩擦力( )A方向水平向左 B方向水平向右C大小为零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13答案 C解析 物体 A 放在斜面体 B 上, A 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隔离 A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斜面体 B 对 A 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 A 的重力等大反向,对
18、B 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零。若沿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拉物体 A,使物体 A 沿斜面加速下滑,则 A 对斜面体 B 的压力和摩擦力不变,所以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零,斜面体 B 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也为零,C 正确。4(2019抚顺模拟)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 M 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 t 变化的水平拉力 F 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其加速度 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 aF 图象。取 g10 m/s 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滑块的质量 m4 kgB木板的质量 M2 kgC当 F8 N 时,滑块加速度为 2 m/s2D滑块
19、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0.1答案 C解析 从图乙中可知,当 F6 N 时,两者发生相对运动,当 F6 N 时两者相对静止,当 F6 N 时,对整体可得 F( M m)a,即 M m6 kg,当 F6 N 时对木板分析: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 m 给的摩擦力,故有 a F ,图象的斜率 k ,F mgM 1M mgM 1M 16 4 12即 M2 kg,所以 m4 kg,将 F6 N 时图线反向延长,可得当 F4 N 时,加速度为零,代入可得 0 4 ,解得 0.1,故 A、B、D 正确;当 F8 N 时滑块加速12 4102度为 a g 0.110 m/s 21 m/s 2,故 C 错误。 mg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三 牛顿 运动 定律 综合 应用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