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动量守恒定律第32讲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学案(含解析).doc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动量守恒定律第32讲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动量守恒定律第32讲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学案(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2 讲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考点一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如果一个系统 不受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 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01 02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1)p p,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 p 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 p。03 (2)m1v1 m2v2 m1v1 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04 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3) p1 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大反向。05 (4) p 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06 3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 零。07 (2)近似守恒:系统内各
2、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 远大于它所受到的外力。08 (3)某一方向守恒:如果系统在某个方向上不受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个方向上动量守恒。4判断动量是否守恒的步骤方法一:从受力的角度分析(1)明确系统由哪几个物体组成。(2)对系统中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哪些是内力,哪些是外力。(3)看所有外力的合力是否为零,或内力是否远大于外力,从而判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方法二:从系统总动量变化情况判断(1)明确初始状态系统的总动量是多少。(2)对系统内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确定每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情况。(3)确定系统动量变化情况,进而判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5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动
3、量守恒定律是说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只能改变每个物体的动量,而不能改变系统的总动量。(2)应用此定律时我们应该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3)动量是矢量,系统的总动量不变是说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动量的矢量和不变。等号的含义是说等号的两边不但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同。2(2018安徽六安市一中段考)如图所示将一光滑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槽的左侧有一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物块。今让一小球自左侧槽口 A 的正上方从静止开始落下,与圆弧槽相切自 A 点进入槽内,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半圆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它做功B小球在半圆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在水
4、平方向动量守恒C小球自半圆槽的最低点 B 向 C 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小球离开 C 点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解析 当小球在槽内由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左侧物体对槽有作用力,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的动量不守恒,故 B 错误;当小球由 B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因小球对槽有斜向右下方的压力,槽做加速运动,动能增加,小球机械能减少,槽对小球的支持力对小球做了负功,故 A 错误;小球从 B 到 C 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故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故 C 正确;小球离开 C 点以后,既有竖直向上的分速度,又有水平分速度,小球做斜上抛运动,故 D 错误。答
5、案 C方法感悟对动量守恒定律理解的几个误区(1)误认为只要系统初、末状态的动量相同,则系统动量守恒。系统在变化过程中每一个时刻动量均不变,才符合动量守恒定律。(2)误认为两物体作用前后的速度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系统动量才能守恒。产生该错误认识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动量守恒的条件,动量是矢量,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系统内各物体的运动不一定共线。(3)误认为动量守恒定律中,各物体的动量可以相对于任何参考系。出现该误区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各物体的动量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考系,一般情况下,选地面为参考系。(4)误认为整体合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
6、守恒,单方向上系统动量也不守恒。如果某个方向上系统所受合力为零,那么系统在这个方向动量守恒。31(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弹簧,两手分别按住小车,使它们静止,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B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此后动量不守恒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左D无论是否同时放手,只要两手都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答案 ACD解析 当两手同时放开时,系统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又因为开始时总动量为零,故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A 正确;先放开左手,左边
7、的小车就向左运动,当再放开右手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系统的动量守恒,放开右手时总动量方向向左,放开右手后总动量方向也向左,B 错误,C、D 正确。2. (多选)如图所示, A、 B 两物体质量之比 mA mB3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 C 上,A、 B 间有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则( )A若 A、 B 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A、 B 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B若 A、 B 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A、 B、 C 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C若 A、 B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A、 B 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D若 A、 B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A、
8、B、 C 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答案 BCD解析 如果 A、 B 与平板车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弹簧释放后,若 A、 B 分别相对小车向左、向右滑动,它们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fA向右, fB向左,由于 mA mB32,所以fA fB32,则 A、 B 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不为零,故其动量不守恒,A 错误;对A、 B、 C 组成的系统, A、 B 与 C 间的摩擦力为内力,该系统所受的外力为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支持力,它们的合力为零,故该系统的动量守恒,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或摩擦力是4否相等无关,故 B、D 正确;若 A、 B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 B 组成的系统的外力之和为零,故其动
9、量守恒,C 正确。考点二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动量守恒定律的五个特性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系统的组成(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是否守恒)。(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4)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5)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必要时讨论说明。3注意事项(1)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与选择哪几个物体作为系统和分析哪一段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5(2)分析系统内物体受力时,要弄清哪些力是系统的内力,哪些力是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2014福建高考)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 v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
10、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 m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 m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1为( )A v0 v2 B v0 v2C v0 v2 D v0 (v0 v2)m2m1 m2m1解析 火箭和卫星组成的系统,在分离前后沿原运动方向上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1 m2)v0 m1v1 m2v2,解得: v1 v0 (v0 v2),D 正确。m2m1答案 D方法感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1)确定所研究的系统,单个物体无从谈起动量守恒。(2)判断系统是否动量守恒,某个方向上是否动量守恒。(3)
11、系统中各物体的速度是否是相对地面的速度,若不是,则应转换成相对于地面的速度。1(人教版选修 35 P16T5改编)某机车以 0.8 m/s 的速度驶向停在铁轨上的 15 节车厢,跟它们对接。机车跟第 1 节车厢相碰后,它们连在一起具有一个共同的速度,紧接着又跟第 2 节车厢相碰,就这样,直至碰上最后一节车厢。设机车和车厢的质量都相等,则跟最后一节车厢相碰后车厢的速度为(铁轨的摩擦忽略不计)( )A0.053 m/s B0.05 m/sC0.057 m/s D0.06 m/s答案 B解析 取机车和 15 节车厢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守恒定律 mv0( m15 m)6v, v v0 0.8 m/s
12、0.05 m/s。故 B 正确。116 1162. (2016天津高考)如图所示,方盒 A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内有一小滑块 B,盒的质量是滑块的 2 倍,滑块与盒内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若滑块以速度 v 开始向左运动,与盒的左、右壁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滑块在盒中来回运动多次,最终相对于盒静止,则此时盒的速度大小为_,滑块相对于盒运动的路程为_。答案 v3 v23 g解析 设滑块 B 质量为 m,则方盒 A 的质量为 2m。滑块 B 与方盒 A 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v( m2 m)v,解得二者相对静止时方盒 A 的速度 v 。设滑块 B
13、相对方盒 A 运动的路程为 L,由功能关系,可得 mgL v33mv 2 mv2,解得 L 。12 12 v23 g3(2014北京高考)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 A 和 B 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 A 无初速释放, A 与 B 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 R0.2 m; A 和 B 的质量相等;A 和 B 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 2。求:(1)碰撞前瞬间 A 的速率 v;(2)碰撞后瞬间 A 和 B 整体的速率 v;(3)A 和 B 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 l。
14、答案 (1)2 m/s (2)1 m/s (3)0.25 m解析 设滑块的质量为 m。(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mgR mv212得碰撞前瞬间 A 的速率 v 2 m/s。2gR(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v2 mv得碰撞后瞬间 A 和 B 整体的速率 v v1 m/s。127(3)根据动能定理 (2m)v 2 (2m)gl12得 A 和 B 整体沿水平桌面滑动的距离l 0.25 m。v 22 g考点三 碰撞问题1对碰撞的理解(1)发生碰撞的物体间一般作用力很大,作用时间很短;各物体作用前后各自动量变化显著;物体在作用时间内位移可忽略。(2)即使碰撞过程中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由于内力远大于外
15、力,作用时间又很短,故外力的作用可忽略,可认为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3)若碰撞过程中没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则系统碰撞后的总机械能不可能大于碰撞前系统的总机械能。2碰撞的分类及特点(1)弹性碰撞:在弹性碰撞过程中,物体发生的形变能够完全恢复,没有能量损失,碰撞前后系统动能不变。(2)非弹性碰撞: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物体发生的形变不能完全恢复,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碰撞前后系统的动能减少。(3)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碰撞后两个物体粘在一起(或碰撞后不分开),具有共同的速度,动能损失最多。3物体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的判断弹性碰撞是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遵循的规律是
16、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确切地说是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动能不变。(1)题目中明确告诉物体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2)题目中明确告诉是弹性小球、光滑钢球或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4碰撞现象满足的规律(1)动量守恒。(2)动能不增加:即 Ek1 Ek2 Ek1 Ek2或 。p212m1 p22m2 p1 22m1 p2 22m2(3)速度要合理。若两物体同向运动,则碰前应有 v 后 v 前 ;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若碰后两物体同向运动,前面物体的速度一定大于或等于后面物体的速度,即 v 前 v 后 。若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8(2
17、015天津高考)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的左侧固定一竖直挡板, A 球在水平面上静止放置, B 球向左运动与 A 球发生正碰, B 球碰撞前、后的速率之比为 31, A 球垂直撞向挡板,碰后原速率返回。两球刚好不发生第二次碰撞, A、 B 两球的质量之比为_, A、 B 碰撞前、后两球总动能之比为_。解析 设 A、 B 质量分别为 mA、 mB, B 的初速度为 v0,取 B 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刚好不发生第二次碰撞说明 A、 B 末速度正好相同,都是 ,则v03mBv0 mA mB ,解得 mA mB41。v03 ( v03)碰撞前、后动能之比Ek1 Ek2 mBv 95。12 20
18、 12mA(v03)2 12mB( v03)2答案 41 95方法感悟1 “一动一静”碰撞问题讨论质量为 m1的球 a 以速度 v1与静止的质量为 m2的球 b 正碰,碰后球 a、 b 的速度分别为v1和 v2,根据能量损失情况不同,讨论碰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1)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得 m1v10 m1v1 m2v2由机械能守恒得 m1v m1v1 2 m2v2 2解得: v1 v1, v2 v1。12 21 12 12 m1 m2m1 m2 2m1m1 m2若 m1 m2,则 v10, v2 v1,即两球碰撞后速度互换;若 m1m2,则 v10, v20,碰后两球均向前运动;若 m10,
19、碰后质量小的球 a 被反弹回来。(2)完全非弹性碰撞: v1 v2 v1。m1m1 m2(3)一般情况(即非弹性碰撞):v1 v1 v1;m1m1 m2 m1 m2m1 m2v1 v2 v1。2m1m1 m2 m1m1 m22碰撞过程中的总动能变化(1)弹性碰撞9m1v m1v1 2 m2v2 2。12 21 12 12(2)非弹性碰撞(包括完全非弹性碰撞)Q m1v 。12 21 (12m1v1 2 12m2v2 2)1(多选)两个小球 A、 B 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已知它们的质量分别是 m14 kg, m22 kg, A 的速度 v13 m/s(设为正), B 的速度 v23 m/s,
20、则它们发生正碰后,其速度可能分别是( )A均为 1 m/s B4 m/s 和5 m/sC2 m/s 和1 m/s D1 m/s 和 5 m/s答案 AD解析 由动量守恒,可验证四个选项都满足要求。再看动能情况Ek m1v m2v 49 J 29 J27 J, Ek m1v1 2 m2v2 2,由于碰撞过12 21 12 2 12 12 12 12程动能不可能增加,所以应有 Ek Ek,可排除 B 项。C 项虽满足 Ek Ek,但 A、 B 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发生碰撞后各自仍保持原来的速度方向( vA0, vBE2,所以两冰壶间的碰撞为非弹性碰撞。考点四 爆炸与反冲问题1爆炸(1)爆炸中的动量
21、守恒爆炸过程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变力,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远大于系统受到的外力,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2)爆炸中的能量因为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所以系统的动能会增加。(3)爆炸后的运动状态在空中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如果爆炸后分裂成两块,前面一块做平抛运动时,后面一块可能做同向或反向的平抛运动,也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2反冲(1)定义:当一个静止的物体向某个方向射出物体的一部分时,这个物体的剩余部分将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反冲运动。(2)反冲中的动量守恒反冲过程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变力,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远大于系统受到的外力,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3)反冲
22、中的能量因为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所以系统的动能会增加。例 1 (福建高考)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 M(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 v0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 m 的炽热气体。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结束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A. v0 B. v0 C. v0 D. v0mM Mm MM m mM m解析 喷气过程中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有0( M m)v mv0,得 v v0,D 正确。mM m答案 D例 2 以与水平方向成 60角斜向上的初速度 v0射出的炮弹,到达最高点时因爆炸分成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23、 的两块,其中质量为 2m 的一块沿着原来的方向以 2v0的速度飞行。11求:(1)质量较小的那一块弹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爆炸过程中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炮弹的动能?解析 (1)斜抛的炮弹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炮弹在最高点爆炸前的速度为v1 v0cos60 。v02设炮弹在最高点爆炸前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3mv12 mv1 mv2,又 v12 v0,解得 v22.5 v0,负号表示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2)爆炸过程中转化为动能的化学能等于动能的增量,所以转化为动能的化学能为E Ek (3m)v12 2m v1 2 12mv2 12 21 mv 。274 2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物理 一轮 复习 章动 守恒定律 32 动量 及其 应用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