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5语言表达之连贯(讲)(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5语言表达之连贯(讲)(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5语言表达之连贯(讲)(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语言表达之连贯考向 连贯1讲高考(1)考纲要求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的照应和衔接。要求句子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文气流畅,音调和谐,紧凑严密,逻辑性强。(2)命题规律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常用的形式是排列语序和选句复位,有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种题型。例 1【2018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 1995 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 天、航程 6208 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 ) 。在这里,重力和ADC
2、P 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 ,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 ,并可根据需要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 岩芯。 】【答案】C【解析】【精准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承接前面的主语“人”,应该是动词“走进”或者“进入”, 然后根据后文各种实验室分布,可知这里强
3、调突出的应该是实验室很多,所以答案选 C。【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名师点睛】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例 2【2018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
4、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 )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 了。突破2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 ,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
5、新腔” 。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 ,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下列在中文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答案】C【解析】【精准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
6、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根据前后文的逻辑可知,这段文字谈创新对于戏曲发展带来的影响。A 项,阐述戏曲发展的制约因素;B 项,阐述戏曲发展和创新之间的因果关系,强加因果;D 项,创新缺失对起作用。一般“起作用”体现为好作用,这里表述不合事理。只有 C 项表述与上下文最连贯。【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试题点评】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
7、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
8、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本题解答时可根据话题的一致性排除 AB 两项,再根据前后整理相承,判断出正确答案。2讲基础要做到语言连贯要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句序和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能调整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做到话题统一,鲜明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句序合理,连接紧密妥帖;注意前后衔接与呼3应,语气通达,文气流畅。3讲典例【例 1】【2019 届湖南湘东六校高三 12 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今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但作为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国人集体意识中的
9、“精英”崇拜。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_的,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 ( )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_。然而,目前网上的“状元笔记”大都是“赝品” 。商家往往为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被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_,进行营销。可见,对于“状元笔记” ,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一方面, “状元笔记”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分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 “状元笔记”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人都适用的“考试秘
10、籍” 。与其_,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附着着国人千百年来 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B但国人在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集 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C但从全国性最严格的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看到了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 识中的“精英”崇拜。D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充满国人千百年来集 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
11、一项是A但这些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让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当成制胜的法宝。B虽然那些东西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也会将此当成制胜的法宝。C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之所以会当成制胜的法宝,是因为这些状元笔记跟“状元光环”擦点边。D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对哪怕是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当成制胜的法宝。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一蹴而就 无可非议 鱼龙混杂 亦步亦趋B一蹴而就 无可厚非 鱼目混珠 拾人牙慧C一挥而就 无可厚非 鱼目混珠 亦步亦趋D一挥而就 无可非议 鱼龙混杂 拾人牙慧4【答案】17A18D19B【解析】【17 题详解】试题分
12、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综合各个选项中的句子看,B 项, “国人寄寓着”主谓搭配不当;C 项, “从全国性最严格的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介词残缺, “从”是后面的“中”搭配,就不能与后面“的身上”搭配了,故应在“从”前加“在” ,就变成“在的高考身上” ;D 项, “充满精英崇拜”动宾搭配不当。故选 A 项。【1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13、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根据前后语境,括号前面说“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 ,括号后面说“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 ,可见中间应是说他们有“状元崇拜”的表现,这一表现在四个选项中都提到,即把“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当作法宝,明明知道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却依然会把它当作法宝,前后内容之间应是呈现转折关系,排除 C 项;前面说“众人皆知” ,后面说“他们” ,可见中间部分应也是从“他们”的角度来说,这就排除 A 项;B 项,“虽然那些东西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中“那些东西”显然是指前面的“状元笔记” ,选项中说
14、“状元笔记”跟“状元光环” “只是擦点边” ,这显然说的过于绝对化,故排除;D 项,既体现与上文的转折关系,又突出后文“他们”承前指代的内容,故选 D 项。【1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段,把握语境含意,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一蹴而就”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挥而就” ,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第一处说的是“任何人的成功” ,应使用“一蹴而就” 。 “无可非议” ,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无可厚非” ,表示没有可过分
15、责难的。第二处要说的是这种做法不必过分责难,应使用“无可厚非”。 “鱼龙混杂” ,形容好人和坏人混 在一起。 “鱼目混珠” ,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第三处说的是“笔记” ,应使用“鱼目混珠” 。 “拾人牙慧” ,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亦步亦趋” ,比喻由于 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第四处说的是“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 ,应使用“拾人牙慧” 。故选 B 项。【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第
16、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 (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5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趁热打铁】【2019 届江西高安中学高三上第四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薜荔”是古诗文中 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
17、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 ,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 ,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 ,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 )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路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司空见惯
18、 同流合污 青云直上 心驰神往B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扶摇直上 心驰神往C层出不穷 随波逐流 青云直上 爽心悦目D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扶摇直上 爽心悦目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B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C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薛荔抒情。D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若是天气睛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B若是睛朗
19、的夏日,远远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C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D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答案】17B18A19A【解析】【17 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司空见惯” ,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层出不穷”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第一处,文中指“薜荔”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 “随波逐流” ,随着波浪6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同流合污” ,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第二处,根据此处的“不”和
20、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此处是说薜荔不随着潮流走,因前面已经有否定词“不”了,故使用“随波逐流”合适。 “扶摇直上” ,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 “青云直上” ,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官又快又高。第三处,根据语境,句中是形容“薜荔的藤条” ,这是事物,用“扶摇直上”更恰当。 “心驰神往” ,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爽心悦目” ,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第四处,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故选 B 项。【18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15 语言表达 连贯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