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洋务运动(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洋务运动(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洋务运动(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洋务运动(1)1、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 世纪 70 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变化表明( )A.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B.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C.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D.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2、鸦片战争前,贵州遵义民众大多从湖南常德买来棉花织成土布、小布贫布、扣布。到光绪初年,“邑人趋奢廊,渐习成风,而土布、小布、觜布,扣布遂不见于市矣,而民众多用洋布”这一现象表明该地( )A.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B.杜会风尚发生根本变化C
2、.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D.传统手工业技术被淘汰3、1882 年,中国电报局建立。郑观应称:“商贾贸易,藉电报以通达市价,则无者常绌,而有者常贏。”史料并载电报公司所产生的利润被投入到更广阔的洋务企业网络中。上述材料表明洋务运动意在( )A.“设厂自救” B.“西体中用”C.突破“器物”限制 D.“求富”以“自强”4、1874 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由此可知李鸿章( )A.对时局的严峻性缺乏深思B.指责清政府现行外交失策C.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D.质疑
3、洋务运动的体用之法25、“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洋布、洋米而外,洋铁最为大宗。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此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A.魏源的海国图志B.郑观应的盛世危言C.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D.张之洞的筹设炼铁厂折6、张之洞等曾在对朝廷的奏折中写道:如果批准条约,不仅台湾人民反抗闹事,各省军民也必致痛哭深怨,断不甘心。结果会各国侵凌,商人嗟怨,外患迭至,内变将出,地险商利,饷力兵权, 一朝夺尽,神人共愤。下列属于列强从该条约中所攫取的特权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在通商口岸开设
4、工厂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7、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等人大量购买外国装备来搞中国国防。原因有二:一是采购大吃回扣二是人力成本高很多有关系的中国人想方设法挤进“有钱途”的洋务单位,吃拿卡要。由此可见( )A.洋务运动实际上被外国控制B.封建官僚管理体制弊端明显C.洋务派借自强之名中饱私囊D.当时中国没有建立军工企业8、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
5、利于西学的传播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39、1877 年 6 月 29 日,(李鸿章)复刘仲良中丞曰:“日来由东局(天津机器局)至敝署(直隶总督府天津衙署)电线置妥,仅费数百金,通信立刻往复。即用局内学生司之,神奇可诧,各使均相道贺。执事闻之,将又哑然笑,数十百年后必有奉为开山之祖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天津机器局是民用工业代表B.天津电报业是由中国人自办C.当时中国电报技术世界领先D.国人通讯方式发生普遍改变10、以下是中国各政治阶层在那一时期的政治言论,其共同诉求是( )1865 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
6、894 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 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 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C.启蒙与救亡并重 D.推动中国近代化11、1878 年,李鸿章主持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机器设备均从美国引进,聘请美国技术人员担任总工程师,“期渐收回利源”,并规定“十年以内不准另行设局”。这一举措客观上( )A.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难B.抵制了欧美列强经济侵略C.剌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推动政府放宽了实业限制12、1879 年以前,福
7、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方拟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洋务企业遇到了经费问题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4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1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营经济或称国营经济,古已有之。而 1862 年太平天国革命结束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又陆续办起了中国第一批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公营企业。到上个世纪 30 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以调和各方势力
8、和利益;不以赢利为目的,并以忠诚和精神鼓励为主导;企业具体管理方法有租客制、包工制、班组承包制、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等。其中租客制工人对租客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强,包工制、班组承包制工人对包工头的依附较弱,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工人人身自由。摘编自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材料二 威尔斯: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列宁当年曾经说过,要“学习做生意”,要向资本家学习。现在资本家应当向你们学习,以便领会社会主义精神。我以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你和罗斯福是从两个
9、不同的起点出发的。斯大林:美国的目的和我们苏联的目的不同。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能消灭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无政府状态的根源。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1934 年 7 月 23 日)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和洋务派实行公营经济的目的。并分析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与国民政府、美国政府的做法有什么本质区别?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雍正时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中国 现代 经济史 洋务运动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