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仿真卷.doc
《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仿真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仿真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9 届高二期中考试测试卷历 史 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2、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4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48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评判。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时间 史实周平王四十七年 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周平王四十九年 郑伯弟段作乱周桓王二年 卫弑其君桓公周桓
3、王十年 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A封邦建国,众星捧月B兼并不断,局部统一C宗法破坏,贵族内讧D王室衰微,诸侯混战2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A阶级矛盾变尖锐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C开始出现分封制D具有浓厚血缘色彩3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并且在第九表第二条规定:“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A强调法律至上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C保护私有财产D限制权力滥用4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
4、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A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B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C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D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5在 1689 年到 1834 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些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国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说明A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曾出现反弹B资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C国王违背法律规定肆意扩张权力D英国君主立宪制仍需进一步完善6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
5、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且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A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B遭到列强控制成为傀儡政权C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独立D外交政策逐渐接轨国际规则7下图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81926 年 6 月湖南、湖北农会会员人数分别为 3.8 万人和 0.4 万人,1927 年 6 月两省农会会员人数分别增加至 451 万人和 250 万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革命
6、运动的兴起B革命中心区域的转移C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D苏俄革命道路的影响91943 年 10 月,中国远征军在美、英军的协同下和驻印军会师芒友,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对日军开展滇西战役,战役历时一年半,毙伤日军 25000 余人,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这一战役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B促进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C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D振奋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精神10下图为共产党宣言两个时期的不同版本。宣言修正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B德国立宪政体的完善C英国议会制度的改革D法国大革命的发展11“十年文革不讲法制,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1980 年邓小平提议修改宪法。1982
7、 年 12 月,全国人大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学者称“八二宪法”是建国后“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宪法”。该学者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八二宪法”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D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12它起源于上世纪 90 年代开展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和相互裁军谈判的某一机制,它选择的发展道路与合作路径体现并保障了全体成员国的共同利益,推动各领域互利合作,顺应了当今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的主流。它的诞生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突出成就之一,下列选项中体现其“突出”含义的是A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B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C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关系D经济政治
8、逐渐一体化关系13下表提供了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国际会议上午 10 点 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中午 11 点 40 分 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下午 1 点起 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外长范文同会下午 4 点 50 分 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A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B实现了亚洲国家间的友好合作C开创了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D标志着中国外交走向成熟14“美国二战后的巨额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外清偿力不足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该政策正是要通过增强西欧的出口能力使之获得美元从而增加从美国进口商品的能力。”材料所述的美国政策A揭开了美、苏冷战对峙的序幕B奠定战后两
9、极格局的框架C使欧洲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151963 年 6 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世界和平”演说中称,美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深切的利益,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结束我们所有的一切分歧,那么,我们至少能够协力使世界在分歧之中保持安全”。此演说A旨在促进美苏两国间合作B表明美国放弃冷战政策C吸取了核战争危机的教训D反映美国的霸权已衰落316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A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B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17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
10、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工商食官的局面逐步改变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1817 至 18 世纪的英格兰人曾以喝啤酒和麦芽酒的形式喝掉他们谷物总产量的一半,后来他们又转向喝中国茶,茶水里还要添加从牙买加舶来的食糖,从最低层的农民到最高层的贵族,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材料反映了当时英格兰A生产力水平比较高B崇尚东方生活方式C贵族平民界线趋平D发展东方海外贸易19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A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B推动了法国商品经济的发展C推动西欧封建社
11、会解体D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20下表是发昌机器厂在申报上刊登的广告,由此可知,此类企业的兴办时间 广告词1873 年 上海虹口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1876 年 今有新到坚快小火轮出售,由英国来的,并有自造的数只,连船身并机器各样俱全1877 年拣选上等工料,专造大小火轮船机器,已经造起数艘,快马如飞兼造门市车床、气锤、铜铁器皿,一应俱全A较早引入西方营销模式B致力于开拓国内外市场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D注重质量产品竞争力强2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形成了包括同世界市场体系接轨的新式资本主义经济、传统经济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新式经济在内的经济结构。这主要说明近代中国A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B新式经济
12、占据主导地位C经济因外力而走向近代化D经济发展采用西方模式22从 1937 年 8 月到 11 月,上海一地共迁出民营工厂 148 家、机器设备 12400 多吨、工人 2100多名。有学者将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上述材料表明A中国形成了平衡的工业布局B官僚资本干预经济发展C战争使中国工业布局发生了改变D近代民族工业大量倒闭23使用下列两幅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拟定的研究主题是A参加人民公社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4C群众庆祝企业股份制改造成功D城乡掀起“大跃进”运动241958 年 1 月 9 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
13、籍制度的法律,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该法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一制度人为地将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农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B国家经济体制的变化C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动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三 大 题 , 共 计 52 分 。 第 25 题 12 分 , 第 26 题 25 分 , 第 27 题 15 分 , 考 生 根据 要 求 进 作 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中国传统社会以等级森严著称。“士农工商”不仅是等级的基本构成,还是中国传统社会人们身份状况的一个最直接的表述,它成为
14、千百年来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权威的一个社会阶级基础。然而,到明清之际,受“重商主义”思潮的影响,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嘉道年间,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烈,“绅商”一词频繁出现。商人们把培养后代入仕作为从商的最终目的,捐输买官成为他们跻身于士群体的主要途径。甲午战争后,绅士转化为商人的现象更为明显,“弃士经商”蔚然成风。士商相混,其结果是在中国“士农工商”的缝隙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绅商群体,他们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又有相当的经济实力,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绅士阶层,成为大中城市乃至部分乡镇之中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在晚清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存在,导致了四民社会的最终解体。摘编自杨宁一
15、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结合明清(至清朝灭亡)时期的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对历史现象的概括和评价准确全面)(12 分)26法律作为维系人类正义的工具,具有超越时空地域的永恒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 分)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立法。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君主既是最高的立法者,又是最高的司法官和行政官。第二,礼与法合一,自汉代以来贯彻于历代法典中,礼以道德为归,而法则以礼为中心,第三,立法和统治的基础是家和家族,对个人的地位和权利未给予应有的规定。第四,重视刑事立法,其残酷性十分突出。中华法系的这些特点取決于中国封
16、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曹海晶中外立法制度比较材料二 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西塞罗材料三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指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约定方式)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企图把人民抑压在绝对专制
17、主义的淫威之下时,人民就有这种权利,人民就有这种义务,来推翻那样的政府,而为他们未来的安全设立新的保障。”节选自独立宣言(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系在立法上的主要不同。(12 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西方近代在立法理念上有哪些继承和发展。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近代西方国家并没有运用这些理念内容来保障“未来中国人民的安全。”(13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 分)材料一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
18、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族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更强大的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1)根据材料一,回答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具有什么特点?(8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中国
19、城市发展的因素。(7 分)2019 届 高 二 期 中 考 试 测 试 卷历 史 答 案第 卷1【解析】根据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君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表明贵族集团中的以下犯上,表明了宗法制遭到破坏,贵族内讧,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故 C 正确。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君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等反映的都是诸侯国的内部权力斗争,并未体现诸侯国拱卫王室,A 错误;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君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反映的都是诸侯国内部贵族集团中的以下犯上,打破了原有的等级秩序,并
20、未体现诸侯直接的兼并战争,B 错误;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君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只能说明诸侯国内部贵族集团以下犯上,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等级秩序,但并不能说明诸侯混战,故 D 错误。【答案】C2【解析】根据题中“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等信息可以看出小康之世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世袭制,具有浓厚血缘色彩,故 D 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阶级矛盾变尖锐”,排除 A;题中从“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到“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反映的是从公天下发展为家天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并未违背历史潮流,B 错误;材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通化县 综合 高中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期 仿真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