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含解析).doc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自然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自然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一)(2018合肥质检)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 12 题。1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 )A78 m B98 mC128 m D148 m2图中 m、n、p、q 四地中( )Am 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Bn 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Cq 地位于山谷,在 m 地的东北方向Dp 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解析:1.B 2.A 第 1 题,根据河流流入海洋,可判断入海口处海拔为 0 m,结合等高距可判断,图示区域内河流最高处海拔为 80120 m,因而可确定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为 80120 m,可能是 98 m。第
2、2 题,根据纬度变化可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m 地位于山地北坡,为阴坡,且其附近等高线密度较其他三地大,因而坡度最陡,A 正确;n、p 两地等高线向高处弯,为山谷,B、D 错;q 地等高线向低处弯,为山脊,C 错。如图是我国 30N 沿线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完成 35 题。3造成我国 30N 沿线 110E 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均值大于 110E 以西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降水C冰川数量 D海拔4我国 30N 沿线 100E 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该地区发展农业遇到的限制性因素是( )2A光照
3、B水分C热量 D土壤5与我国 30N 沿线 100E 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最符合的是( )A从新疆出发向东旅行依次看到沙漠、草原和枫树B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看到的自然植被C攀登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美丽景致D暑假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游玩见到的点点绿洲解析:3.B 4.C 5.A 第 3 题,我国 30N 沿线 110E 以东地区降水多于 110E 以西地区,故植被覆盖率高于 110E 以西地区,所以植被叶面指数均值大于 110E 以西地区。第 4 题,我国 30N 沿线 100E 以西地区为青藏高原,气温低、热量不足是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第 5
4、题,我国 100E 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反映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而从新疆出发向东旅行依次看到沙漠、草原和枫树,也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看到的自然植被是热量不同造成的,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攀登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美丽景致是水热条件不同所引起的,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绿洲的形成属于非地带性现象。(2019 届高三辽宁五校联考)湖泊往往成为所在城市的重要名片,风光优美,景色宜人。宋代杨万里曾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苏轼曾在黄州沙湖遇雨,写道:“三月七
5、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材料,回答 67 题。6对杨万里诗中的“风光”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受副高脊影响,晴天多,高温少雨B周围群山葱翠,湖光山色,相映成趣C梅雨季节刚过,湖水多,湖面宽阔D受钱塘江潮的影响,湖水盐度较大7苏轼遭遇的这次降雨的形成原因是( )A地形阻挡抬升,水汽凝结致雨B春季气温回升快,对流旺盛C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天气不稳定D东部雨带推移至长江中下游3解析:6.D 7.C 第 6 题
6、,杨万里笔下的“六月”为阴历六月,阳历应为 7 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6 月为梅雨季节,7 月为伏旱,故 A、C 不符合题意。由诗的含义及西湖周边地理环境特征可知,B 项不符合题意;钱塘江潮发生在农历八月,D 项符合题意。第 7 题,根据材料中“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等文字信息可以推断,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天气不稳定,C 对。受地形阻挡抬升,水汽凝结致雨形成的地形雨应发生在山区,而黄州沙湖不在山区,故 A 错;对流雨主要发生在我国夏季午后,春季气温较低,对流作用微弱,B 错;东部雨带推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生在 6 月份,D 错。(2018湖南湘东五校联考)如图为水循环模式图,I 为区
7、域外水汽输入量,P 为总降水量,E 为区域内蒸发量,O 为从区域输出的水汽总量,R 1为流入区域的径流量,R 2为流出区域的径流量,W 为空中水汽含量。据此完成 89 题。8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IPEO BR 2IR 1OCO IR 2E DWIEO9若某地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原因可能有( )外来水汽输送增加 流出本地区径流量增加 本地区蒸发量增加 水循环速度加快 水汽含量减少A BC D解析:8.B 9.D 第 8 题,本题考查水循环以及区域的水量平衡,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的水体收入来自该区域的水汽输入量和流入区域的径流量,即 I 和 R1,该区域的水体支出主要是通过流出该区域的径
8、流量和从该区域输出的水汽总量,即 R2和 O,根据水量收支平衡原理可知,R 2OIR 1,即 R2IR 1O,故答案 B 正确。第 9 题,某地降水增多的原因可以从该地水汽增多的原因来分析,外来水汽输送增加,会增加该地降水的几率,正确;该地蒸发量增加,会导致该地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几率增大,正确;水循环速度加快,会导致输送水汽的速度加快,水汽含量增多,大气降水几率增大,正确;流出本地区径流量增加,会使该地的水体支出增加,不利于该地的降水增多,故错误;水汽含量减少,会使该地降水减少,错误。故正确,故答案选 D 项。(2018安徽四校摸底考试)海湾形状指数可反映海湾形状与圆形的相似度。指数越小,海湾
9、越接近圆形,形状越简单,反之,则越复杂。如图示意 70 多年来我国大陆沿海主要海4湾形状指数变化。读图完成 1011 题。10从图中可以看出 19402014 年( )A南方海湾形状复杂化速度比北方快B南海海湾形状逐渐复杂化C北方海域的海湾形状总体较为简单D所有海湾形状先趋简单后趋复杂1119902014 年我国海湾形状变化速度明显快于 19401990 年,原因主要是( )A全球变暖加速 B太阳活动频繁C地壳运动活跃 D人类活动增多解析:10.C 11.D 第 10 题,读图可知,19902014 年南海海湾形状指数在 3 左右波动,东海海湾形状指数约由 2.6 升高到 2.8;而 1990
10、2014 年渤海海湾形状指数约由2.0 升高到 2.6,黄海海湾形状指数约由 1.9 升高到 2.3,说明南方海湾形状复杂化速度比北方慢,排除 A。19401960 年南海海湾形状指数约由 3.1 升高到 3.4,19601970 年南海海湾形状指数则约由 3.4 降低到 2.9,说明 19401970 年南海海湾形状先趋于复杂后趋于简单,说明南海海湾形状并不是逐渐复杂化,排除 B。读图可知,渤海和黄海海湾形状指数小于东海和南海,说明北方海域的海湾形状总体较南方海域海湾形状简单,选项 C 正确。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并不是所有海湾形状先趋于简单后趋于复杂。第 11 题,读图可知,19902014
11、年我国海湾形状有复杂化的趋势。随着全球变暖加速,海平面升高,海湾形状将趋于简单,排除 A;太阳活动具有周期性,与海湾形状变化的关联性较小,排除 B;我国的四大近海海域距离板块交界地带均有一定距离,地壳相对稳定,排除 C;1990 年以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的扩大,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海岸带的港口建设、城市建设、旅游开发、工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增多,使得海湾形状变化速度明显加快,故选D。自然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二)(2018河北联考)某月,小明去某岛旅游时,发现该地的传统民居很有特色,其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坡面陡峭,挑檐南北朝向,并向上伸展很长。挑檐下的遮阴区是正午时家庭作坊的位置。该月
12、内当地居民的正午家庭作坊位置从南侧移到北侧。如图为当地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 13 题。51该地可能位于( )2该建筑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遮阴 B排水C防风 D防潮3若该地位于南半球,该月当地(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B昼渐变短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昼渐变长解析:1.D 2.C 3.D 第 1 题,屋顶坡面陡峭说明该地降水丰富;且由图可知,该民居四面透风,说明气温比较高。综合判断可知,D 项对。A、B、C 三项分别对应冰岛、纽芬兰岛和新西兰,这些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房屋有墙体且较厚,A、B、C 项错。第 2 题,房屋有屋顶,可以起到遮阴的作用;屋顶坡面陡峭,可以起到快速排水的作用;
13、房屋四面没有墙,起不到防风的作用;房屋底部离地面有一定距离,能起到一定的防潮作用。第 3题,根据图中遮阴区的位置以及该月正午家庭作坊位置从南侧移到北侧可以推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附近且向南移动即由该地北侧移至该地南侧。该地位于南半球,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半球移动,该地昼渐变长,B 错,D 对。由材料可知,正午家庭作坊从南侧移到北侧,说明太阳直射点由该地北侧逐渐移到该地南侧,则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应先增大后减小,A、C 错。(2019 届高三沈阳联考)如图中洋流为低纬大洋环流的一部分,XY 为锋线,N 点位于陆地。读图完成 45 题。4P 地的天气状况是( )6A电闪雷鸣 B阴雨绵绵C天气晴朗 D
14、寒风刺骨5N 点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最可能是( )A终年炎热干燥 B终年温和多雨C终年寒冷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解析:4.C 5.A 第 4 题,中低纬大洋环流在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流动,因此大陆西岸向北方流动的 M 洋流位于南半球,据此可推断,XY 锋线是南半球的暖锋,P 地位于暖锋的锋后,天气晴朗。第 5 题,由 N 地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可知,该地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其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2018莱芜期中考试)加拿大落基山南段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2017 年3 月,中国某旅游团到加拿大旅行考察。读 50N 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 6
15、8 题。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温尼伯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C苔原带 D冰原带7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依次过渡为( )A森林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草原B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C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D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8游客继续西行至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莱斯布里奇景观不同,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基础是( )A热量 B地形C水分 D洋流解析:6.B 7.C 8.C 第 6 题,该地位于 50N 附近,图中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显示温尼伯为较高纬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带,B 正确。第 7 题,北美洲落基山
16、以东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因此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降水越来越少,植被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C 正确。第 8 题,温哥华位于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被山地抬升形成迎风坡,暖流流经增温增湿,7因此降水丰沛;而莱斯布里奇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故 C 正确。(2018潍坊统考)如图示意美洲地区局部地理概况,读图完成 911 题。9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快 东南方向岛屿较多,利于卫星残骸坠落 降水少,多晴天,利于测控 靠近海洋,便于火箭零部件运输A BC D10造成图示地区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
17、地形、地势C坡向、洋流 D纬度差异11加勒比海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热带气旋 地势起伏大,泥石流多发 降水集中,夏秋季节多暴雨A BC D解析:9.C 10.C 11.D 第 9 题,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快,火箭发射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减少能耗,对;火箭体积庞大,海洋运输运载量大,方便运送火箭零部件,对。C 正确。东南方向岛屿多,有人口居住,卫星残骸坠落容易造成人员、财产损失,错;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不利于测控,错。A、B、D 错。第 10 题,根据所学知识,自然带 1 为热带雨林带,自然带 2 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自然地理 选择题 命题 组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