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 1.质子的质量 mp,中子的质量为 mn,它们结合成质量为 m的氘核,放出的能量应为A. (mp+mn-m)c2 B. (mp+mn)c2 C. mc2 D. (m-mp)c2【答案】A【解析】2.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经过一段时间将在空中保持沿竖直方向匀速降落,已知运动员和他身上装备(不含降落伞)的总重量为 G1,球冠形降落伞的重量为 G2,有 8条相同的拉线,一端与运动员相连,另一端与伞面边沿均匀分布地相连接(图中没有画出所有的拉线) ,每根拉线都与竖直方向成 30角,不计拉线的重力和空气对人的阻力,则每根拉
2、线上的拉力的大小是A. G1/12 B. (G1+G2)/12 C. (G1+G2)/8 D. G1/4【答案】A【解析】【详解】对运动员受力分析,受重力、8 根细绳有 8个沿细绳方向的拉力 T,匀速下降时,合力为零,将每根细绳的拉力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8Tcos30=G1;解得: ,故选 A。3.关于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陈述,其中正确的是:A. 金属电子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 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无关;C. 照射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越多- 2 -D. 对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 ,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
3、电效应。【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 W0=hv0知,金属的逸出功由金属的极限频率决定,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故 A错误。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即影响光电流的大小。故 B错误。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当发生光电效应时,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就越多,光电流会增大。故 C错误;对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最大波长” ,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故 D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关键是知道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或入射光的波长小于金属的极限波长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电子数目,即光电
4、流的大小4.放射性同位素 14C可用为推算文物的“年龄” 14C的含量减少一半要经过 5730年某考古小组挖掘到一块动物骨骼,经测定 14C还剩余 1/8,推测该动物生存年代距今约为A. 57303年 B. 57304 年 C. 57306 年 D. 57308 年【答案】A【解析】【详解】 14C的含量每减少一半要经过约 5730年,动物骨骼,经测定 14C还剩余 1/8,即经历了 3个半衰期,即 57343年,故选 A。5.质量相同的 a、b、c 三木块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a、b 自由下落,至某一高度时,a 被水平飞来的子弹很快击中(子弹未穿出) ,c 开始时被水平飞来的子弹击中, (子弹
5、未穿出)如图所示,则三木块落地时间 ta、t b、t c的关系是A. ta=tb=tcB. tatb=tcC. tatb- 3 -【答案】B【解析】【详解】木块 b自由落体,木块 c在刚刚开始下落时被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击中并留在其中,木块 c与子弹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由于它们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高度相同,b、c 乙的运动时间相同,即 tb=tc。木块 a在下落途中被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击中并留在其中,在子弹击中木块的过程中,竖直方向动量守恒,由于子弹进入木块后总质量变大,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木块的速度将变小,木块落地时间延长,木块 a在空中的运动时间比a、c 的运动长,则 tat b=
6、tc;故选 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子弹击中木块的过程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并能运用运动的分解法研究 c的运动情况6.质量为 1.0kg的小球从高 20m处自由下落到软垫上,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5.0m小球与软垫接触的时间为 1.0s,在接触时间内小球受到合力的冲量大小为(空气阻力不计,g 取10m/s2)A. 10Ns B. 20Ns C. 30Ns D. 40Ns【答案】C【解析】【详解】小球从开始下落到落到软垫上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mgh 1= mv12-0,代入数据解得:v 1=20m/s,方向竖直向下;小球从反弹到到达最高点过程中:-mgh 2=0- mv22,代入数据解
7、得:v 2=10m/s,方向竖直向上;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I=mv2-mv1=1kg10m/s-1kg(-20m/s)=30Ns,方向竖直向上;故选 C。【点睛】本题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对于动量定理的应用,要注意其中各物理量的方向性,正确设定正方向,确定各量的正负7.然放射性元素 (钍)经过一系列 衰变和 衰变之后,变成 (铅) 。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A. 铅核比钍核少 23个中子;B. 铅核比钍核少 24个质子;- 4 -C. 衰变过程中共有 4次 衰变和 8次 衰变;D. 衰变过程中共有 6次 衰变和 4次 衰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铅核比钍
8、核少 8个质子,少 16个中子,故 A B错误;发生 衰变是放出 42He,发生 衰变是放出电子 0-1e,设发生了 x次 衰变和 y次 衰变,则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2x-y+82=90,4x+208=232,解得 x=6,y=4,故衰变过程中共有 6次 衰变和 4次 衰变,故 C错误,D 正确。故选 D。【点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 、 衰变的实质,正确根据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进行解题8.氢原子从能级 A跃迁到能级 B,吸收频率 1的光子,从能级 A跃迁到能级 C释放频率 2的光子,若 2 1,则当它从能级 C跃迁到能级 B将A. 放出频率为 2- 1的光子 B. 放出频
9、率为 2+ 1的光子C. 吸收频率为 2- 1的光子 D. 吸收频率为 2+ 1的光子【答案】D【解析】【详解】氢原子从能级 A跃迁到能级 B吸收光子,则 B能级的能量大于 A能级的能量,由玻尔理论有:E B-EA=hv1。从能级 A跃迁到能级 C,释放光子,则 A能级的能量大于 C能级的能量,由玻尔理论有:E A-EC=hv2。由以上两式得:E B-EC=hv1+hv2,所以氢原子由 C能级跃迁到B能级要吸收光子,由 hv=hv 1+hv2,所吸收的光子频率为 v=v 1+v2故 D正确,ABC 错误。故选 D。9.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理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可以处于连续的能量状态中B
10、. 原子能量状态不可能是连续的C. 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轨道上运动时,要向外辐射能量D. 原子核外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不向外辐射能量【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原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其能量值也是量子化的;原子在某一状态时,电子的轨- 5 -道是确定的电子在定态轨道上运动,不会发生电磁辐射,BD 正确;考点:考查了玻尔的原子模型10.关于 粒子散射实验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偏转超过 90,有的甚至被弹回接近 180;B. 使 粒子发生明显偏转的力是来自带正电的核及核外电子,当 粒子接近核时是核的推斥力
11、使 粒子发生明显偏转,当 粒子接近电子时,是电子的吸引力使之发生明显偏转;C. 实验表明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它占有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D. 实验表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电及几乎全部质量。【答案】ACD【解析】【详解】 粒子散射实验的内容是:绝大多数 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的角度偏转;极少数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度超过 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180,被反弹回来) ,故 A正确;造成 粒子散射角度大的原因是受到的原子核的斥力比较大,故 B错误;从绝大多数 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可以推测使粒子受到排斥力的核体积极小,C 正确;实验表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阿城 区龙涤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物理 下学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