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奥赛实验部).doc
《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奥赛实验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奥赛实验部).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唐县一中奥赛实验部高一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3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藉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 。皇帝“亲耕”反映了中国古代( )A. 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 B. 家国一体的国家理念C. 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2.耒耜经记载: “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
2、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应是( )A曲辕犁 B 耦犁 C翻车 D水排3.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B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4. 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 ,其以见谷赈给贫人。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有 ( )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小农经
3、济具有脆弱性 当时已有铁犁牛耕 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A B. C D5.“七科谪” ,是指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犯了罪的官吏、杀人犯和入赘的女婿。汉武帝认为这七种人重利轻生,故战斗力很强,于是要求其入伍参战。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被纳入“七科谪”反映了当时统治者( )A. 激化阶级矛盾 B. 削弱军队实力 C. 打压商人群体 D. 促进经济进步6.何一民在中国城市史纲中提到,唐代主要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苏州、湖州、常州、鄂州、洪州、广州等 70个之多。他认为,唐代的城市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分布也较广泛且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这表明( )A. 唐代
4、城市兴起体现了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B. 唐代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最大- 2 -C. 唐代东部地区经济较为繁荣,有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D. 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帮的涌现促进了南方城市的发展7.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 新全球史提出:“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据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制度( )A. 自曹魏开始实行至唐朝废止 B. 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C. 平均分配了全国土地 D. 反映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之间的矛盾8. 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广州每年都有蕃客(外国商人)携带妻儿前来居
5、住,甚至购买田宅,与当地人杂居,突破了蕃坊(蕃商聚居区)的限制,这些蕃客“富者资累巨万” 。这表明当时( )A. 坊市界限被打破 B.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 对外贸易的繁荣 D. 外商开始在中国定居9.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我国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江东(吴国)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 ”“锦城在益州南榨桥东流江南岸,蜀时故锦宫也,其处号锦里。 ”“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丝织品收入是蜀国财政重要组成部分 B. 蜀国织锦业属官营手工业的范畴C. 蜀地丝
6、织技艺在三国中居领先地位 D. 蜀锦质优价廉,其时已销海内外10.“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 ,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 。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 边患问题得到解决11.“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 ”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营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A. 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 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争夺市场激烈C
7、. 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 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12. “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关于俞大娘航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俞大娘航船出现于唐代 B航船上可能载有邢窑的白瓷 C.船上所带货币主要是纸币 D航船所经之路可见到客舍、车坊等辅助性营业场所13.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 3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14.“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
8、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A.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B.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C.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D. 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15.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 。清初宣布废除“匠籍” ,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一” 。这一变化( )A.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C. 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16.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
9、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17.古代鱼鳞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土地亩数、四至、以及土地等级,还把每块土地形状绘制成图,每册前面又有土地的综图,仿佛鱼鳞一般,因此称“鱼鳞图册” 。据此,鱼鳞图册是( )A. 全国正式出版的地图 B. 全国赋役征收的依据C. 全国人口普查的依据 D. 全国水利治理的依据18. 中国古代的“城”主要指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 “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 “城” “市”连称就构成了“城市”
10、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筑城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 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C. 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D. 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城市商业贸易19.明太祖高皇帝实录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且纳课于官。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 ”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材料主要反映了( )A. 朝廷保护商人正常商业活动 B.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高C. 明代通过减税政策发展商业 D. 政府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20.史载,自 15世纪末 16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唐县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学期 第一次 考试 试题 实验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