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一节无端崖之辞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一节无端崖之辞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一节无端崖之辞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无端崖之辞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对象,目标)B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 (传说,道听途说)C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放肆)D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道中,途中)解析:C 项,肆:市场,店铺。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 B.Error!C.Error! D.Error!解析:A 项,代词,指鱼饵;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B 项,连词,来;介词,因为。C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D 项,均为介词,在。答案:D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岂有
2、斗升之水而活我哉A项伯杀人,臣活之B既来之,则安之C因物而多之D是以圣人犹难之解析:A、B、C 三项和例句均为使动用法。D 项为意动用法。答案:D4与“我,东海之波臣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楚左尹相伯者,项羽季父也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C南冥者,天池也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解析:例句和 A、B、C 三项均是判断句,D 项为被动句。答案:D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8 题。- 2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
3、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 ,子知之乎?夫鹓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 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借)B周顾视车辙中 (回头)C激西江之水而迎子 (迎接)D搜于国中
4、三日三夜 (国家)解析:D 项中的“国”意为“国都” 。答案:D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 B.Error!C.Error! D.Error!解析:A 项,介词,向;介词,对于。B 项,均为连词,表修饰。C 项,副词,将要;连词,况且。D 项,副词,竟然;副词,于是、就。答案:B7下列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借鲋鱼的故事,意在向监河侯强调要同情弱者,表达了他悲天悯人的思想。B第一则寓言故事揭露了监河侯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惯用的伎俩。C庄子认为人们做事应顺应自然之道,而违反自然之道,必然会遭到人们厌弃。D善
5、于借用寓言说理,将枯燥的说教寓于生动活泼的故事之中,让人在沉思中受到启迪是庄子语言的一大特色。解析:A 项, “同情弱者,悲天悯人”说法错误。- 3 -答案:A8庄子借“涸辙之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答:_答案:庄子讽刺了那些违反自然规律、说大话、讲空话的人。(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 912 题。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 盗跖 胠箧 ,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语文 第五 单元 应用 体验 第一节 无端 练习 新人 选修 先秦 诸子 选读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