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专版)2019中考物理专题八简单机械功和功率复习习题课件.ppt
《(湖南专版)2019中考物理专题八简单机械功和功率复习习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专版)2019中考物理专题八简单机械功和功率复习习题课件.ppt(1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八 简单机械 功和功率,考点一 简单机械,A组 2014-2018年湖南中考题组,五年中考,1.(2017湖南邵阳,5,2分)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答案 B 钓鱼竿、筷子、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解题关键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 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2.(2017湖南益阳,6,3分)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细绳组成甲、乙两个 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重物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 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拉力F1小于拉力F2 B.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C.甲、乙两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都是费力机械 D.甲、乙两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答案 B 不计绳重及摩擦,因为拉力F= (G物+G动),n1=2,n2=3,所以绳端的拉力F1= (G物+G动), F2= (G物+G动),所以F1F2,故A错误; 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动h,W有用=G物h,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相同,因为= ,所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B正确; C.使用动滑轮能够省力,动滑轮为省力机械,故C错误; D.因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n1=2,n2=3
3、,提升物体的高度h相同,所以s1=2h,s2=3h,则s1s2, 故D错误。,3.(2016湖南邵阳,10,2分)如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 杠杆两端的钩码上分别加挂一个完全相同的钩码,则 ( )A.杠杆不能水平平衡,左端上升 B.杠杆不能水平平衡,右端上升 C.杠杆仍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 B 当左右两端各加挂一个完全相同的钩码后,左右两端的钩码数分别为2个和3个,左 边2个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边3个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与力臂的乘积,所以杠 杆不能平衡,左端下降,右端上升,故选B。,4.(2016湖南长沙,27,3分)如图为
4、一健身器材模型,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 14,质量为60 kg的小明站在水平放置的体重计上,通过该杠杆提起吊篮中的重物,吊篮重80 N。 当边长为20 cm的正方体重物甲刚被提起时,体重计示数为43 kg;当边长为40 cm的正方体 重物乙刚被提起时,体重计示数为18 kg。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A、B两端绳子拉力 保持竖直。不计绳重、杠杆自重及摩擦,g取10 N/kg。则重物甲与重物乙的密度之比为 ( ) A.13 B.23 C.32 D.31,答案 D 两重物体积之比为 = =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FAOA=FBOB 即(G篮+G甲)OA=(G人-G示甲)OB
5、解得G甲=600 N (G篮+G乙)OA=(G人-G示乙)OB 解得G乙=1 600 N 故 = = = = = = = ,故选D。,5.(2017湖南邵阳,26,2分)如图所示,物体在5 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2 m/s的速度 匀速运动了4 s,拉力F的功率为 W。,答案 2,解析 由图可知,该滑轮为动滑轮,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2 m/s,则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v=2 0.2 m/s=0.4 m/s,拉力F的功率为P=Fv=5 N0.4 m/s=2 W。,6.(2018湖南衡阳,20,2分)如图所示,一根木棒以O点为支点撬动石块,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 力F1,并画出阻力F2
6、的力臂l2。,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力臂越大越省力,最大的力臂即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出 垂直于OA的作用力即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方向斜向下;作出力F2的作用线,由支点O向力 F2的作用线作垂线,O点到垂足的距离即阻力F2的力臂l2。,解题思路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支点到力 的作用点A的距离就是最大的动力臂,当作用力与之垂直时,作用力最小。,解题关键 力臂的画法应始终遵循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这一原则,找最小的力时则一 定要遵循找最长的力臂这一原则,明确了这些才能按一定的作图规则将力或力臂表示出来。,7.(
7、2018湖南长沙,34,6分)在认识到杠杆转动跟力、力臂有关后,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进一步探 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实验过程: (1)首先,将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以方便直接读出力臂; (2)接下来,他们使杠杆在如图位置静止,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1N, 杠杆质量、刻度分布均匀);小玲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应为F1=F2,L1=L2;而小军则认为实验还 需要进一步改进。你认为小玲总结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 的”);,(3)如果小军在杠杆的左端A点处再加挂2个钩码(即左端共4个钩码)
8、,接下来,他应该将右 端的两个钩码向右移动 格,杠杆才会在原位置再次平衡。,答案 (1)水平 (2)错误的 (3)3,解析 (1)杠杆在使用前,需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时,实验数据应具有随机性,不能在力臂相等的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应在两力臂不同 的情况下进行多次实验,故小玲总结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是错误的; (3)由正确实验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若在A 点处再加挂两个钩码,设每个钩码重为G,杠杆上每小格长度为L,则根据F1L1=F2L2,可得4G3L= 2GnL,解得n=6,则应向右移动3格,杠杆才会在原位置再次平衡
9、。,8.(2017湖南衡阳,28,6分)小张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给他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杠 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如图所示,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2)小张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表格中空缺的实验数据“”是 ; (3)小张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填答案 序号)。 减小摩擦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答案 (1)右 (2)20 (3),解析 (1)由图可知杠杆“左重右轻”,应
10、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2)由表格中第1、2 次实验数据可得到一个初步结论: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将这一结论用到 第3次实验中,可以求得第3次实验的阻力臂应为20 cm;(3)该探究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 到普遍规律(或避免结论的偶然性)。,拓展延伸 实验大致分为三大类:测量实验(目的是测量一个物理量的值),探究实验(目的是得 到一个结论或规律),验证实验(验证一个结论或规律的正确性)。测量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如 果测得的值相差很小(比如:测量长度、测量定值电阻阻值),这些差异可以理解为误差,则说明 这个物理量是一个定值,可以将多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以便减小误差,如果
11、测得的值相差较 大(比如:测小灯泡电阻、测小灯泡功率),说明这个物理量不是一个定值,多次测量的结果不能 求平均值,而是通过分析差异的原因得到一个普遍规律;探究实验、验证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 的是让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或避免结论的偶然性)。,9.(2015湖南株洲,30,10分)一根金属棒AB置于水平面上,今通过弹簧测力计竖直地将棒的右端 B缓慢拉起,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W与B端离开地面的高度x的关 系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1)该金属棒的长度l= m; (2)在B端拉起的过程中,当x1=0.6 m,测力计的示数为F1= N;当x2=1.6 m时,测力计的示
12、,数F2= N。 (3)求金属棒的重心到A端的距离d= 。,答案 (1)1.2 (2)3 5 (3)0.72 m,解析 (1)由于拉力始终竖直向上,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不变(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不 变)由图甲可知,当B端离地1.2 m时,A端刚离地,所以金属棒长1.2米; (2)因为W=Gh, 所以金属棒的重力G= = =5 N,即F2=5 N; 由图乙可知拉力F1= = =3 N; (3)由杠杆平衡条件得,重心到A端的距离d= =0.72 m。,考点二 功、功率、机械效率,1.(2018湖南长沙,26,3分)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
13、汽车做了功 B.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D.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答案 D A选项,有力无距离,没有做功,故错误;B选项,拉力竖直向上,与通过的距离垂直,没 有做功,故错误;C选项,重力竖直向下,与通过的距离垂直,没有做功,故错误;D选项,有力且在力 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做了功,故正确。,2.(2017湖南岳阳,2,3分)如图,小明沿水平地面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动,此过程 ( ),A.小明对箱子没有做功 B.重力对箱子做了功 C.小明对箱子的推力大于地面对箱子的
14、阻力 D.箱子所受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 A 小明推箱子虽然用了力,但箱子仍然静止在原位置,即有推力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小 明对箱子没有做功,故A正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箱子虽然受重力,但箱子在竖直方向上 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故B错误;小明推箱子时,在水平方向上箱子受到推力和地面的 阻力作用,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箱子保持静止,说明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相 等,故C错误;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的方向相反,箱子所受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 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不可能是平衡力,故D错误。,解题关键 掌握并理解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及
15、应用。,3.(2017湖南怀化,12,3分)小张用40 N的推力将重为10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推动了10 m, 则小张对物体所做的功是 ( ) A.400 J B.600 J C.1 000 J D.1 400 J,答案 A 小张对物体所做的功:W=Fs=40 N10 m=400 J。,4.(2014湖南长沙,24,3分)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的重量都相同,用它 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G1=G2,则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B.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C.若G1G2,则拉力做的有用功相同
16、D.用甲、乙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答案 B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只有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若G1=G2,则W有相同,W额甲乙,B正确;若G1G2,根据W=Gh,可知W有甲W有乙,C错误;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所以提起不同重物时,机械效率不同,D项错误。,解题关键 (1)搞清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三者之间的关系。 (2)知道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5.(2018湖南娄底,16, 6分)如图是用滑轮组提升物体A的示意图,物体A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A= 100 N。在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速度大小为vA=0.4 m/s,滑轮质量、绳重及 一
17、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1)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F= N; (2)拉力F做功的功率P= W; (3)物体A的机械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答案 (1)50 (2)40 (3)增加,解析 (1)由图知,n=2, 因滑轮质量、绳重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GA= 100 N=50 N;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v绳=2vA=20.4 m/s=0.8 m/s, 由P= = =Fv得,拉力做功的功率 P=Fv绳=50 N0.8 m/s=40 W。 (3)物体A匀速上升,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增加,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则机械能增加。,6.(2018湖南岳
18、阳,13,4分)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滑轮组把重为720 N的货物匀速提高10 m,所做 的总功为12 000 J,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用该滑轮组提升更重的物体,机械效率 会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答案 60% 变大,解析 有用功W有=Gh=720 N10 m=7 200 J 已知所做的总功W总=12 000 J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0%= 100%=60%; 用该滑轮组提升更重的物体,在提升高度相同时,由于物体重力增大,则有用功增多,而额外功 几乎不变,所以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变大,机械效率会变大。,解题关键 解本题需掌握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了解滑轮组机械
19、效率的高低与哪些因 素有关。,7.(2017湖南衡阳,23,2分)新材料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耐热、密度小等特性。一架由碳纤维 材料制作的小型无人机,质量为2 kg,在5 s内匀速竖直上升10 m,则该无人机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为 J,功率为 W。,答案 200 40,解析 无人机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与自身重力做的功大小相等,由题意可求得:G=mg=2 kg 10 N/kg=20 N,W克=W=Gh=20 N10 m=200 J,功率P=W克/t=200 J/5 s=40 W。,解题关键 知道在一个过程中,克服某个力做的功与这个力做的功大小相等。,8.(2017湖南长沙,38,6分)如图是建筑工人用
20、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的场景,在 10 s的时间内,工人 师傅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将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1 m,已知拉力F为400 N,建筑材料的重力G为 900 N,求这个过程中: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F的功率。,答案 (1) 3 m (2)75% (3)120 W,解析 (1)建筑材料匀速提升h物=1 m 动滑轮上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物=31 m=3 m (2)有用功W有用=Gh物=900 N1 m=900 J 总功W总=Fs=400 N3 m=1 200 J 因此= 100%= 100%=75% (3)由功率P=
21、有拉力F的功率PF= = =120 W,解题关键 熟记功、机械效率计算公式,关键是确定动滑轮上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为3。,思维拓展 求解有用功的关键是明确人们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目的所做的那部 分“目的功”就是有用功,有用功的大小等于为了达到目的而直接用手对物体做的功。,9.(2017湖南益阳,21,10分)跳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运动,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某次 跳伞训练过程中,一体重为500 N的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其速 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经15 s下落210 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落地,整个过程用时 30 s,求在这个过程中: (1)运动
22、员下落的平均速度; (2)重力做的功; (3)匀速下降时重力做功的功率。,答案 (1)10 m/s (2)1.5105 J (3)3103 W,解析 (1)由题可知,运动员在015 s下落的路程为s前=210 m;由图像可知,15 s后运动员以6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运动员在1530 s通过的路程为s后=vt后=6 m/s15 s=90 m;运动员通 过的总路程为s=s前+s后=210 m+90 m=300 m,总时间t=30 s,则整个过程中运动员下落的平均速 度 v= = =10 m/s; (2)运动员下落的高度为h=s=300 m, 重力做的功:W=Gh=500 N300 m
23、=1.5105 J; (3)匀速下降时,重力做功的功率: P=Fv=Gv=500 N6 m/s=3103 W。,B组 2014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一 简单机械,1.(2018黑龙江龙东地区,8,2分)下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一定费力的是 ( ),答案 D A.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 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钓鱼竿 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选D。,2.(2018吉林长春,10,2分)悬挂重物G的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倾斜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若力施加在A点
24、,最小的力为FA;若力施加在B点或C点,最小的力分别为FB、FC,且AB=BO=OC。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AG B.FB=G C.FCFC,答案 C 如图所示,FA、FB、FC分别为作用在A、B、C的最小力,OD为FG的力臂,FG=G,根据 杠杆平衡条件得,FGOD=FAOA=FBOB=FCOC,又因为OAOB=OCOD,则得到:FAFB=FC G,故A、B、D选项错误,C正确。,思路分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作用在某点最小的力,其力臂最长(最长的力臂为支点到作 用点的距离),再通过比较四个力臂的长短确定力的大小关系。,3.(2016宁夏,26,3分)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 专版 2019 中考 物理 专题 简单 机械功 功率 复习 习题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