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专版)2019中考物理专题九物态变化复习习题课件.ppt
《(湖南专版)2019中考物理专题九物态变化复习习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专版)2019中考物理专题九物态变化复习习题课件.ppt(1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九 物态变化,A组 2014-2018年山东中考题组,五年中考,考点一 温度及其测量,1.(2018湖南衡阳,12,2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 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 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B.水从89 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 min C.通过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D.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答案 C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由题图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99 ,根据液体沸点 与气压的关系知,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
2、A错误。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初温是89 , 在第5 min末温度达到沸点,所以水从89 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用时间为5 min,故B错误。水 沸腾时需要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甲图,气泡上升时体积不断增大,是水沸 腾时的现象;乙图,气泡上升时体积不断减小,是水沸腾之前的现象,故D错误。,2.(2017湖南长沙,19,3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试测火线和零线 B.测量液体的温度 C.测量物体的重力 D.测量物体的长度,答案 D 使用试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尾金属帽,A错误;利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 的玻璃泡不能碰到杯底,B错误;对弹簧测力计所施加力的方向应与测力计中
3、心轴线的方向保 持一致,C错误;测量长度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D正确。故选D。,3.(2017湖南湘潭,2,2分)以下有关初三学生的数据合理的是 ( ) A.身高是162 m B.正常体温为45 C.体重是500 N D.步行速度为10 m/s,答案 C 初三学生身高约为162 cm,A错误;正常体温约为37 ,B错误;步行速度约为1.1 m/s, D错误。,4.(2018湖南岳阳,19,6分)探究“沸腾的规律”实验中,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验数 据如下表。,(1)实验表明,水的沸点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2)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5 。利用沸腾知识,
4、要从甘蔗酒中分离出酒精,加热甘 蔗酒时控制的适宜温度可为 (只填序号)。 A.60 B.80 C.100 ,答案 (1)98 不变 (2)B,解析 (1)水的沸腾特点: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观察表格,从中发现水的温度达98 后不再变化,所以水的沸点是98 。 (2)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5 ,利用沸腾知识来分离出酒精,加热的温度一定要高 于酒精的沸点,但是还要避免水也沸腾,所以加热温度要低于100 ,故选B。,解题关键 明确液体沸腾的特点: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5.(2015湖南衡阳,17,2分)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 察基地中国南极长
5、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可达-88.3 ,依据图乙提供的数据, 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 温度计。乙,答案 -3 酒精,解析 温度计分度值为1 ,液柱的液面在0 的下方,其示数为-3 ;选用温度计的原则,其中 液体的凝固点要低于被测温度,其沸点要高于被测温度,本题应选用酒精温度计。,知识拓展 如果选用水银温度计测南极最低温度-88.3 ,水银已经凝固,无法测量。,解题关键 明确物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考点二 物态变化,1.(2018湖南长沙,20,3分)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 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
6、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 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答案 A 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A正确;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放热液化形成小水滴,B错 误;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C错误;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熔化形成雨水,D 错误。,解题关键 掌握物质三种状态之间相互转变的物态变化名称及条件。,知识拓展 湖泊表面“烟雾缭绕”的现象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像“烟雾”一样的“白 气”是小水珠。,
7、2.(2018湖南衡阳,2,2分)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 ( ) 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 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 C.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答案 B 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寒冬, 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B正确;因水蒸发吸热,可 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所以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故C错误;寒冬,在 冰雪覆盖
8、的路面上撒盐,可以使冰雪的熔点降低,故D错误。故选B。,3.(2018湖南邵阳,9,2分)夏天天气热,许多同学喜欢吃冰棒。哟!刚买的冰棒周围还冒着“白 烟”,这“白烟”是 ( ) A.冰棒升华所致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口里冒出的白烟 D.空气液化而成,答案 B “白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易错点拨 “白烟”并不是真正的烟,也不是白色气体,而是小水滴。,4.(2017湖南长沙,17,3分)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 正确的是 ( ) 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
9、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 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 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 华现象,答案 A 拉开冷冻室的门,看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正确;湿手 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手上的水遇冷凝固的现象,B错误;放入 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固现象,C错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冻的汽水瓶的外壁液化 形成了小水珠,D错误;故选A。,5.(2017湖南衡阳,19,3分)(多选)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图像(加热 装置的功率不变),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10、 )A.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0 B.熔化过程持续了4 min C.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在CD段小 D.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内能都相同,答案 AC 由图像看出,该物质在熔化时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在0 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 体,且熔点是0 ,A正确;温度保持不变的时间即晶体熔化时间,所以熔化过程持续了3 min,B 错;由于加热过程中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所以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热量,AB段与CD段 物质吸收的热量(Q)相同,又因为物态变化过程中质量(m)不变,由图中看出AB段温度升高量 (t)比CD段大,根据c= ,物质在AB段(固态)的比热容比在CD段(液态)时要小,C正确;BC段为
11、 晶体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一直增加,C点内能大于B点内能,D错。故 选A、C。,易错警示 晶体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上升,但是要持续吸热,所以内能会增加。,6.(2017湖南衡阳,4,2分)下面描述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答案 C 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需要放热;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需要放热;冰雪消融属于熔化, 需要吸热;露珠的形成属于液化,需要放热。故选C。,解题关键 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物态变化的种类和吸、放热情况。,7.(2016湖南衡阳,8,2分)2016年3月,我市部分地区下了一场罕见的冰雹,此次冰雹给不少市民 的财产造成了损失,如图所示为冰雹过
12、后停在路边的一辆轿车,它的后车窗已经千疮百孔。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冰雹是高空中的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液化成的小冰珠 B.冰雹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C.车窗玻璃被砸坏的同时冰雹自身也破碎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地上的冰雹熔化成水需要吸热,答案 A 冰雹是固态,是由液态凝固而成的,故A不正确,所以选A;冰雹下落过程中,高度变低, 重力势能减小;冰雹和车窗接触,都受损,说明都受到了力的作用,所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冰雹 熔化由固态到液态,需要吸热。,解题关键 熟悉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及重力势能由质量和高 度决定。,8.(2016湖南永州,3,2分)图中有
13、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B.雾是液化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C.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D.雪是升华形成的,会放出热量,答案 B 冰是水凝固而成,需要放出热量,A项错误;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需要放出热量,B项 正确;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放出热量,C项错误;雪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项错误。故 选B。,解题关键 理解物态变化,弄清变化过程中吸热或放热。,9.(2016湖南长沙,18,3分)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
14、放热 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答案 C 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吸热,A、B项错误;“白气”是雪糕周围的水蒸 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D项错误,故选C。,解题关键 明确“白气”并不是真正的白色气体,而是很小的小水珠。,10.(2015湖南衡阳,5,2分)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 B.风吹过,人便感觉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升华 C.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熔化要吸热 D.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答案 C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在热传递的过
15、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A错;风吹过,人感觉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 发,而蒸发吸热,B错;冰棒熔化时吸收热量,C正确;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热 值大,D错。故选C。,11.(2018湖南郴州,25,10分)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 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为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为 ; (2)第2.5 min时,该物质的状态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该固体 物质的熔化规律是 ; (3)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是图乙中
16、的 ( ),答案 (1)晶体 48 (2)固液共存 达到熔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C,解析 (1)观察表格,从2 min到3 min,该物质的温度始终为48 ,所以该物质有固定熔点,属于 晶体,它的熔点是48 。 (2)表格中2.5 min时固体处于熔化过程中,物质状态是固液共存;该固体物质的熔化规律是:达 到熔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由晶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可知选C。,12.(2017湖南长沙,30,4分)如图是小天探究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 知该晶体的熔点是 ,它在熔化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 量。,答案 80 吸收,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该晶
17、体的熔点是80 ,它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13.(2017湖南郴州,26,8分)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 下。,(1)分折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低于100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 压强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图 (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答案 (1)温度不变 (2)98 低于 (3)乙,解析 (1)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2)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3)
18、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 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14.(2017湖南长沙,37,6分)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手工制茶,指尖上的传承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沙以北有一条贯穿了9个乡镇的“百里茶 廊”,2017 年清明节,小天在几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带领下,到“百里茶廊”的 某茶厂体验手工制茶,小天把手工制茶的部分工序记录如下:萎凋:将采摘回来的茶叶摊晾于无直射阳光的通风干燥处,鲜叶水分降到65%左右。 杀青:将萎凋以后的茶叶放入电炒锅内,把电炒锅调至高温挡,用手快速翻炒,去除青草味,蒸发 一部分水分。摇青:
19、把茶叶置于摇青器具中,通过摇动,茶叶与茶叶摩擦,造成叶细胞损伤,促进茶叶氧化,诱发香气,形成茶所特有的清香。揉捻:手工揉捻,让茶叶细胞壁破碎,并揉成卷曲的样子,使其成线成条,从而使茶汁在冲泡时易 溶于茶汤,提高浸出率。烘焙:把揉捻成条的茶叶放入电炒锅内用手翻炒,蒸发叶内多余水分,定型、产香。复焙:打开电炒锅的低温挡用手慢速翻炒,再次蒸发茶叶内多余的水分。,(1)平整的茶叶被揉捻卷曲成线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在制茶的过程中可以闻到茶叶的清香,说明分子在做 运动; (3)从文中找出加快茶叶水分蒸发的工序,并指出其加快蒸发的方法。工序: ;加快蒸发的方法: 。,答案 (1)形状 (2)无
20、规则 (3)把电炒锅调至高温挡 升高温度,解析 (1)平整的茶叶被揉捻卷曲成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在制茶的过程中可以闻到茶叶的清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3)加快蒸发的方法有升高温度,加快空气流动,增大表面积。文中加快茶叶水分蒸发的工序是 把电炒锅调至高温挡;加快蒸发的方法是升高温度。,解题关键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思路分析 加快蒸发的方法有升高温度、加快空气流动、增大表面积;再由题中工序判断。,B组 2014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一 温度及其测量,1.(2018上海,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 ) A.33 B.35 C.
21、37 D.39 ,答案 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故选C。,2.(2017甘肃兰州,1,3分)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其分度值为0.01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答案 C 水银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A错误;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B错 误;水银体温计有缩口,液注不会自行下降,在每次测量前要用力甩几下,使液注回到较低位置 再去测量,C正确,D错误。,3.(2016陕西,2,2分)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初中生大拇指的长度一般约为10 cm B.篮球从篮板上的篮圈落到地面
22、的时间约为1 min C.炎热夏天,太阳下摸起来烫手的石头,温度一定高于37 D.你用来答卷的笔质量约为100 g,答案 C A选项中,初中生大拇指的长度大约为5 cm,则A错;B选项中,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 1 s内运动的距离大约为5 m,篮球从篮圈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0.7 s,则B错;C选项中,炎热夏天, 太阳下摸起来烫手的石头,温度要高于人体的温度,而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37 ,则石头的温 度一定高于37 ;D选项中,你用来答卷的笔质量大约7 g,则D错。,4.(2018北京,23,4分)(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答案 (1)36.5 (2
23、)3.6,解析 (1)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玻璃管内液面在36 刻度线右侧第5个小格处,所以示数 为36.5 。 (2)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 N,指针指在3 N下方第3个小格处,所以示数为3.6 N。,5.2017云南昆明,18(1),2分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答案 39.1,解析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观察液柱对应的刻度可知示数为39.1 。,6.(2017江苏南京,21,5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 。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
24、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b)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 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答案 (1)-6 (2)时间/min 状态 (3)吸热,温度不变,解析 (1)由题图可知,温度计示数为-6 ; (2)本实验要观察冰的温度和状态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所以(a)和(b)处应分别填写时间/min 和状态; (3)熔化和沸腾过程的共同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7.(2015江苏连云港,20,8分)用图甲所示装置“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图甲所示烧瓶中水的温度为 。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 专版 2019 中考 物理 专题 物态 变化 复习 习题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