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宁)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检测试卷语文版必修1.doc
《(豫宁)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检测试卷语文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豫宁)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检测试卷语文版必修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 “孝”是进入家庭观念中最早的伦理道德范畴。传说尧时, “虞舜,性至孝” ,感天动地, “帝尧闻之,遂以天下让焉” 。这可能就是中华孝文化的雏形。 “孝”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和延续生命;至孔子,使“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至孝经 , “孝”这个反映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被全面政治化了。孝文
2、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提出了“孝为仁之本” ,而儒家思想也就是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思想,可见“孝”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在孝经中,“孝”被置于道德规范的最高地位, “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意思说,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产生。 “孝”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本位,可以说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孝文化对“孝”有明确的规定,并强调“孝”与“顺”的一致。曾子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尊亲”不仅指尊敬,更有一系列礼仪规定;“弗辱”就是要安分守己,不许玷污祖上的名声和家族的尊严,还要珍爱父母给予的身体;“能养”并非一般的供养,而是敬养。在
3、中国的孝文化中,还强调“顺” ,即顺从父母的意愿,孔子对孝的简洁解释是“无违” ,儒家所提倡的“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服从长上的意志。孝文化有着重要的政治内涵。 “孝”本是规范家庭内部亲子关系的伦理道德,但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家国同构、君父同伦, “孝”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政治意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君为天下父,行孝道就是行忠道,忠孝是一体的。 孝经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敬父母只是孝的开始,进德修业才是孝之终。这与儒家伦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相一致,与儒
4、家“身家国”的模式相统一。可见, “孝”已经同时向个体道德领域和政治领域扩展,它起源于个体道德修养,贯穿于家庭中赡养父母和家庭和睦,终于进德修业,对国家和社会履行职责。孝文化对“不孝”有明确的规定。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岐为其做了如下注解:“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从精神层面提出致亲于义则为“孝” ,陷亲于不义则为“一不孝” 。可见,孝不是简单的恭敬顺从,而是以“义”作为“孝”的评判标准。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则从物质层面,即温饱与否和是否为考取功名2而努力提出“孝”的标准。最
5、后,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又从发展的层面,即后继是否有人的角度提出“孝”的标准。此处的“无后”并不是侧重“不娶无子” ,而是强调“绝先祖祀” ,即无人继承衣钵才是真正的无后,真正的大不孝。(选自中西方孝文化探析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孝”由一种反映伦理道德的家庭观念逐渐发展变化,后来被全面政治化了。B.“孝”大兴于周,其初始意为尊祖敬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和延续生命,有别于“善事父母”的伦理意义。C.孔子提出“孝为仁之本”的观点,确立了“孝”在中华传统道德的地位, “孝”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D.传
6、统中国社会家国同构、君父同伦的特点为“孝”向政治领域扩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孝”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政治内涵。答案 C解析 张冠李戴,确立“孝”在中华传统道德的地位的是孝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曾子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 “孝”不仅要求内心尊敬,更应体现在一定的礼仪上,敬养是“孝”的底线。B.“阿意曲从, 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可见违背自己的意愿、一味顺从,最终使“亲”陷于不义之中,这也是不孝顺。C.文章第四段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孝”的丰富内涵与儒家伦理思想作对比,突出了孝文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D.文章第五段引用孟子及赵
7、岐的话,是为了帮助读者进一步明确什么是中国孝文化中“真正的不孝” ,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答案 C解析 “对比论证”说法错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对“孝”有积极推动作用,他使“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B.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孝”是儒家核心思想“仁”的根本,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产生。C.孟子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赵岐认为“不孝”的重点在于“绝先祖祀” ,只要有人继承衣钵,就不算是大不孝。3D.中华民族的孝文化有双重意义,即家庭意义和社会意义,对“孝”与“不孝”都有明确的规
8、定,优于西方孝文化。答案 D解析 “优于西方孝文化”于文无据。(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苏东坡的秋天武志强对秋的感应是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的,文人的感应就是留下一些文字,直到骨骸与灵魂一起都漂泊了,天地间只留下一枝瘦笔,让后人来读。古秋中最喜欢苏东坡的秋。酒不醉人人自醉,苏东坡的秋就散发着浓浓的酒味,一路走下来能把你醉倒。秋天的天性要求人精神的皈依,苏东坡不止一次皈依了秋天。当他孤苦飘零到黄州时,作了卜算子一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尽秋的凄清、冷寂,但在字里
9、行间又有一股隐隐约约极细微的飘仙之气,我想苏东坡一定是饮了酒之后开始这月夜独往来的,千年之后依旧能嗅到他的酒仙之气,仿佛他不是用脚行走,而是孤鸿一样在飘。到底是深谙秋的人,也到底是酒中人,即便到心境死灭时也能散发出一股酒的芬芳,不要小看这点芬芳,正是它使苏东坡成为苏东坡,如果说是苏东坡写尽了秋,倒不如说是秋和酒拯救了苏东坡。当你望着那湛蓝的秋空,眸子里不是盛满了渴望燃烧的酒液吗?沉寂的热情又一次被唤醒被点燃了。苏东坡把目光投向秋天,他又开始向往了。在他那篇脍炙人口、优美动人的前赤壁赋中,一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就展示了他博大宽广的襟怀。前后判若两人,但秋的精神
10、又一以贯之,如果不是万里清秋,苏东坡能写出这样的词句吗?能通过这样的抒发疗救他的精神危机吗?正是秋天养育、调息着苏东坡的情怀,为他提供了纵横驰骋、跌宕腾挪的天地舞台,正是与秋天的遭遇才使他的酒气仙气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才竖立了一个完整的苏东坡雕像。秋天的个性就是苏东坡的个性,秋天不能缺酒,有酒的苏东坡不能缺秋。中秋之夜的苏东坡欢饮达旦后,作了一首水调歌头 ,就是那首著名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够了,仅此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就可使苏东坡笑看天下大红大紫、大富大贵和玩弄阴谋诡计的人,问问他们,能写出这一句吗?仅仅一句,谁能情怀真正的富有,唯有东坡。秋天的个性就是苏东坡的个性,秋天
11、不能缺酒,有酒的苏东坡不能缺秋。中秋之夜的苏4东坡欢饮达旦后,作了一首水调歌头 ,或泪流满面,默立无语,秋天都接纳了,并把它仅有的余温给予我们,送我们上路。苏东坡就是这样的上路了,至今都向我们展示着一条明净的人生之路。繁华喧嚣所给人的多是过眼烟云,而一些真正沉埋在心底的东西并不怕冷寂,它在等待勃发,就像一棵生了根的树定能将枝叶烘托出来。有成熟就有失落,有大的成熟就有大的失落,不怕失落,怕的是失落之后不再振作、奋起,不再否定、超越。这就是苏东坡给我们的启迪,也就是秋天给我们的启迪。秋天其实就是一坛酒,苏东坡已品过这坛酒了,也该我们今人品一品了,我们应该比苏东坡品得更好。(有改动)4.下列对这篇文
12、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酒后,苏东坡笔下的秋散发着浓浓的酒味,因此让作者最喜欢苏东坡的秋。B.文章启示我们应像苏东坡、秋天一样,要有开阔的胸襟,乐观地面对人生,通过努力成就人生的辉煌。C.文中引用苏东坡的诗词,既能印证苏东坡与秋之间的密切关系,突出文章的中心;又能增加作品的文学情趣,使文章具有文采。D.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等手法,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对苏东坡的喜爱、赞赏之情。答案 A解析 A 项因果关系错误。5.为什么说正是与秋天的遭遇才使苏东坡的酒气仙气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6 分)答:_答案 因为秋唤醒了苏东坡沉寂的热情,给了他精神力量,疗救了他的精神危机。秋天养育
13、、调息着苏东坡的情怀,给他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6.作者认为秋天其实就是一坛酒,苏东坡已品过这坛酒了,也该我们今人品一品了,那么,我们还能从秋天中品出什么?试联系实际加以探究。(6 分)答:_答案 秋的天空是辽阔的,天是湛蓝的,它启迪我们,要有开阔的心胸,要有包容一切的情怀。秋是收获的季节,它启示我们,要心怀感激,珍惜拥有,脚踏实地把握现在。秋凄清、冷寂,但又成熟、丰盈,这如同人生一样,有坎坷也有机遇,它启示我们,要乐观地对待眼前的困难,通过努力成就人生的辉煌。(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5材料一:2018 新年伊始,直播答题迅速掀起了一波
14、全民答题热潮,直播答题 APP 通过疯狂烧钱吸引用户参与。各大直播答题平台的玩法基本一样,由主持人出题,网友在线面答,通常每场共 12 道选择题,在指定时间内全答对的人可以瓜分巨额奖金。事实上, “知识变现”的狂欢并不是一场撒钱的慈善活动, “答题者”看到的是利益, “出题者”看到的同样是效益。看直播从花钱到赚钱的转变激起用户热情,即答即提现的高效性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意愿。直播兴起后, “低俗” “无厘头”一直是撕不去的标签。在吃了“低俗网红”的亏之后,直播答题似乎是一条相对符合政策的安全道路。在网友点灯熬油答题“变现”的时候,已有直播答题平台拿着流量数据实现了商业变现包场式广告赞助纷沓而至。1
15、 月 9 日,美团100 万元冠名花椒“百万赢家”中午场,映客的芝士超人的首个广告则被趣店以 1 亿元拿下。直播答题仍在探索期,最终能否产生出持久的民生红利,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需要提醒的是,娱乐永远是娱乐,我们不能让娱乐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也不能幻想通过直播答题让全民知识有多高的飞跃,更不能做一夜暴富的梦。(摘编自央视直播答题为何突然火了)材料二:(数据来源:全国直播答题用户调研报告)材料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发出通知指出,今年以来,一些网络平台以视频直播方式开设互动有奖问答节目,吸引大量网民参与抢答,在促进知识传播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各级管
16、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管理,网络直播答题的内容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6播健康有益的知识,不得传播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不得传播格调品味低下的内容,不得宣扬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任何机构和个人,一律不得开办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直播答题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相应的条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业务素质。通知要求,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已开展的网络直播答题活动进行清理整顿;加强对合规网络直播答题活动的监管,引导业态有序平稳发展,防止过度炒热;要把日常监管、定期巡查与网民举报结合起来,对违法违
17、规问题即发现、即处置;建立方便广大网民参与监督的举报制度;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引导网民理性参与网络直播答题活动;督导合规网络直播答题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摘编自新华网:官方加强管理网络直播答题)材料四:题目,是直播答题的基础,题目出得好坏,直接决定节目水平高低。然而纵观当下直播答题节目,出题水准堪忧。比如有的出现事实错误,硬把“肉夹馍”划成江苏小吃;有的内容无聊,要求回答“西瓜视频”四个字共有多少笔画,毫无知识性;甚至还有些在事关国家主权问题上出现严重误导,令人匪夷所思。有人认为,不过是一两道题出得不好,没什么大不了。然而在直播答题过程中,动辄上万乃至几十万人同时在线,一旦题目内容包含严重错误
18、或不良导向,不仅可能歪曲事实、误导不知情的观众,甚至会对互联网领域的文化生态产生冲击和不良影响。一味强调娱乐性、互动性,而忽视题目设置本身的严肃性、严谨性,无疑会让问答跑偏,令知识失色。把题库扎扎实实做好,是直播答题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前提;而泾渭分明地区分真正的知识和垃圾信息,则是做好题库建设的最基本要求。(摘编自人民网:别让垃圾信息玷污“知识”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直播答题 APP 用户对直播答题平台增加包场式广告赞助商产生反感,这使接近三分之一的直播答题 APP 用户卸载过直播答题 APP。B.二线城市的直播答题 APP 用户是直播答题 APP
19、用户的主力军,无论是用户分布还是用户渗透都处于城市直播答题 APP 用户第一位。C.直播答题是一种娱乐方式,不是真正的知识传播,也不是真正的知识变现,所以直播答题让网民知识飞跃以及一夜暴富都是不可能的。D.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通知要求是从各级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以及网友等的角度来诠释规范直播答题节目的责任和权利方面的内容。答案 A解析 A 项“对直播答题平台增加包场式广告赞助商产生反感卸载过直播答题 APP”错误,用户卸载直播答题 APP 的原因有很多, “对直播答题平台增加包场式广告赞助商产生反7感”只能是其中一种,但不是全部,所以卸载直播答题 APP 的用户不能全是因为“反感”使然。8.下
20、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直播答题 APP 即答即提现的高效性提高了使用直播答题 APP 用户在线答题的兴趣,这也保证了这些用户今后会继续使用直播答题 APP。B.绝大部分用户是为了参与直播答题才安装直播答题 APP 的,只有小部分用户是之前安装,这说明直播答题疯狂烧钱吸引用户很有效果。C.网络在线直播答题的积极方面是能促进文化知识传播,消极方面是所出题目有知识错误,而这些知识错误使相关部门对直播进行监管。D.合规的网络直播答题平台必须具备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及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业务素质的专业主持人。答案 B解析 A 项“保证了这些用户今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豫宁 2018 _2019 高中语文 第四 单元 检测 试卷 语文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