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宁)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意地栖居第6课中国当代诗二首学案语文版必修1.doc
《(豫宁)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意地栖居第6课中国当代诗二首学案语文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豫宁)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意地栖居第6课中国当代诗二首学案语文版必修1.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6 课 中国当代诗二首学习目标 1.把握两首诗中特定意向的特征。2.准确感悟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3.学习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惊涛骇浪( ) (2)眷属( )答案 (1)hi (2)jun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Error! (2)Error! (3)Error!答案 (1)骇人听闻/骨骸 (2)喧哗/寒暄 (3)眷属/誊抄二、词语积累辨词填空(1)年轻年青年轻: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年纪比相比较的对象小。年青:处在青少年时期。无论经历多少沧桑,无论战胜多少挫折,无论遭遇多少苦难,请保持一颗_的心,让你的人生每一刻都在成长中,像一个初生
2、的婴儿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你正_,应该把精力好好用在学习上,不要贪玩荒废了学业。2答案 年轻 年青(2)偶尔偶然偶尔:间或,有时候;属性词,偶然发生的。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跟“必然”相对);偶尔。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_咯吱一声响,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人民的名义火遍大江南北并不是_,而是与我国当前的政治形势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答案 偶尔 偶然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2.课外名言微型哲理诗(1)玫瑰最懂得防御的意义/才盛开
3、出一团艳丽(2)落叶叶子落下树梢/希望长上枝头(3)牵牛花一路上贪图鲜花盛开的虚荣/最终却没有一颗丰硕的果实(4)根深深地扎下去/是为了高高挺起来一、作者简介1.曾卓(19222002),诗人。湖北黄陂人。著有诗集门 悬崖边的树等。2.海子(19641989),诗人。安徽怀宁人。1984 年 10 月发表了被称为“不朽之作”的亚洲铜 ,便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和成熟期,以后创作了 200 余首抒情短诗和十部长诗。他在短暂的生命里真的完成了诗歌赋予的使命,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二、背景展示1.我遥望写于 1981 年 3 月,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社会生活已经步入正常的轨道,他本人已是将近六十岁
4、的老人。回首往事,青春的激情、峥嵘的岁月、年少时的幻想、中年人生道路的挫折一一涌上心头,令曾卓感慨万千,因此写下了这首诗。3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 1989 年 1 月 13 日,3 月 26 日,海子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附近卧轨自杀。正是从这首诗中,我们得以窥见他对生存最后的思考。这个用心灵歌唱的诗人,一直都在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他与世俗的生活相隔遥远,甚至一生都在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4我遥望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无数次地站在某个坐标点上深情地遥望,在遥望中有憧憬有追寻,有回眸有思考。有一位叫曾卓的诗人,在他将近六十岁时将他独特的遥望体验融入了小诗我遥望中,他遥望到了什么?
5、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诗人两次遥望带给我们的心灵的洗礼与启迪。在这首诗中,诗人写了自己的两次遥望,这两次遥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填在图中空缺处。我遥望Error!答案 迷茫憧憬 眷恋失落1.诗人选择“异国的港口”和“烟雾中的故乡”两个意象,有什么深刻含意?答:_答案 (1)“异国的港口”陌生而遥远,因为年轻,总是充满了天真的幻想,总是不知年华易逝,还以为人生是一段遥远的历程。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也就是走过了真正的人生, “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 “故乡”是亲切的,是精神的归宿,却迷失在“烟雾”之中。前者充满了幻想与期待的色彩
6、,后者则由幻想回到了对现实的反思。(2)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后,不只是在抒发泛泛的人生感叹,更包含了对自己几十年沧桑岁月的感慨,对那段人生航程中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夺去美好年华的痛惜,告诫年轻人要更加珍爱生命。2.谈一谈曾卓的这首我遥望在结构及修辞上的写作特点。答:_答案 结构上:今昔对比,回环复沓。年轻时盼年老,年老时望年轻。人生在两次“遥望” 、今昔对比的时空转换之间,画了一个圆。修辞上:设喻精巧,和谐贴切。全诗以航海远行这一中心比喻贯穿始终;将生活喻为“海洋”5,而“六十岁”相对于年轻的“我” ,自然就是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神秘而又充满诱惑。人生路上的悲欢离合当然就恰似航行中的“
7、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这些比喻密切联系,和谐统一,组成了一条意蕴丰富、摇曳多姿的比喻链,自然贴切,精妙传神。曾卓的诗极其朴素、简练,而又极其感人、耐读,正如诗人牛汉所说:“他(曾卓)的诗即使是遍体鳞伤,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 ”结合我遥望这首诗,体会诗人是怎样在诗的语言和比喻上倾注自己内心情感的。答:_答案 曾卓的诗极其朴素,技巧从不外露,比如第 1 节的“偶尔抬头”与第 2 节的“有时回头” ,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区别,但包含的内在情感很不一样。尤其是第 2 节中的“有时回头” ,包含了极大的情感张力:过去不堪回首,但有时还是要忍不住“回头”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那样让人留恋。 “而今我
8、到达了”这一句,也是平白如话,却包含了不知是喜是悲的复杂情感,十分感人。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那是因为年轻时遥望未来,颇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对未来充满好奇,好像人生的“六十岁”是一个遥远的“远在异国的港口” ;而在第二个比喻中,因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人生,因为人生发生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变化,所以回头遥望过去时,不免有一种难以辨认之感和迷茫伤感之情,因此“迷雾”一词会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还可以说,这里有一种人生如梦的至深感叹,从中我们听到了李商隐诗的某种回响。总之, 我遥望这首诗的手法及境界,正如诗人流沙河指出的:“白描抒情,如一缕轻烟薄雾,感慨至深。过来人
9、语,非经历过,道不出来。 ”写诗十二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中国当代诗坛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少年英才却英年早逝,他人生短暂却影响深远,他生活孤寂却心怀天下;他一生追求幸福,却一生难得幸福;他一生充满矛盾痛苦,却能温和谦恭地对待大众。他就是天才诗人海子。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他那首充满温馨和矛盾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选择了哪些事物形象?这些形象表现了海子怎样的理想生活?请在图中空缺处填写出相应的内容。6答案 周游世界 平凡普通、自食其力的生活房子 背离尘世,远离世俗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诗人为何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答:_答案 本诗的核心意象是“大海” 。诗人以
10、“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因为这个内容是他拟想的幸福生活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亮丽的部分,当然也是与其他内容难以协调的部分;但恰是这种不协调表达了诗人的胸臆,也是这首诗表达的重点所在。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_答案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大海” “房子” “喂马” “劈柴”是实景, “春暖花开”是虚景。仅有“面朝大海”就流于枯燥、凋疏;“春暖花开”则更显灵动、更显温暖明丽。 “面朝大海”稀松平常, “春暖花开”却是神来之笔。 “春暖花开”是诗人的“心画” ,是梦想的温柔之乡,寄托着诗人无限的情思遐想。3.“幸福”可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诗眼。如何理解“
11、幸福”的内涵及内在的对比和冲突?答:_答案 在该诗中,幸福的内涵有两重:一是尘世的,既包括物质上的,又包括精神上的;二是理想上的。这两种幸福有时能和谐一致,如“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但更多的是对立与冲突。如“我只愿” , “只愿”二字,把诗人自己的幸福与尘世的幸福、此岸的幸福割裂开来,表明诗人只追求他的理想幸福、彼岸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主题,有人认为是诗人对失恋感伤情绪的深情咏叹,也有人认为是诗人对孤苦生存境遇的有力揭示,你赞同哪个观点?答:_7答案 (观点一)对失恋感伤情绪的深情咏叹。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
12、诗人经历了失恋的阵痛,终于想从失恋的悲伤中走出来了,终于想重新追寻自己的新生活了。诗人在第 2 节热情洋溢地写道“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由于诗人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幸福的人” ,因而他获得了短暂的幸福与满足,这瞬间的安慰让单纯的诗人欣喜若狂,竟然想把“幸福的闪电告诉每一个人” 。(观点二)对孤苦生存境遇的有力揭示。诗人在开篇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显然,此时的诗人心中还充满着矛盾与困惑。因为他从明天起打算做的那种“幸福的人” ,并不是他心中最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他需要的幸福不是尘世之中诸如“喂马,劈柴”之类的日常生活,
13、也不是诸如“周游世界”的物质享受,也不是诸如“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的浪漫情绪,而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种精神的超脱。诗人追求的幸福在现实中是注定要碰壁的,他也只能用语言幻想自己能够获取到“超物质”的超凡脱俗般的“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借此表现自己不愿顺从流俗,愿永葆精神绝对洁净美丽的超脱情怀,从而有力地揭示了诗人孤苦的生活现实和生存境遇。虚实结合作者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描绘了非常唯美的景色,这些景色有实景也有虚景, “大海” “房子” “喂马” “劈柴”是实景, “春暖花开”是虚景。虚实结合,寄托着诗人无限渺远的情思遐想。技巧点拨虚实结合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
14、法,诗歌中的“虚” ,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实”则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对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迁移运用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一段景物描写。(200 字左右)8答:_答案 (示例)走访春日的大山,轻挪步子,小心翼翼地踏进花草丛中,在一片明媚的阳光中,眼见得万花开之若灿,和着油油的绿草,在风中招摇,在巨
15、树的绿荫中幸福地释放生命。闭上眼,听清风拂过大地时响起的交响乐,似乎是有巨浪滔滔而来,又在一两声脆生生的鸣叫中平息,鼻尖俶尔萦绕起甜甜的芳香,口中竟有了蜜一般的滋味儿不舍得睁开双眼,只想让自己醉着1.课本素材点击文本 海子属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一代人” ,亲身经历了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扼杀物欲、只讲精神”到 80 年代末期的“摒弃精神、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过程。面对现实,理想主义的作者困惑了,希望破灭了,觉得不能“诗意地栖居于世”了。同别人盲目沉醉于物质生活的享受比较起来,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内心的分裂、矛盾的痛苦。1989 年 3 月 26 日,海子在河北省秦
16、皇岛市山海关区附近卧轨自杀。运用示例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应当借鉴海子朴素而纯真的理想,边走边看,在赶路的同时不忘欣赏路边的美景。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只是大千世界的一粒微尘而已。即便不能远离人世的纷争困扰,我们头顶上还有一片蔚蓝的天空。人生并非只有紧张激烈的比赛,并非只有笔直坚硬的赛道,并非只有旗鼓相当的对手,还有爱、有愁,有奋进、有低潮。只有敢于正视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才是人生真正的强者。人生短短几个秋,何妨吟啸且徐行!(高考作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课外素材“感动中国 2017 年度人物”卢丽安:际会中兴日 四海两
17、心知卢丽安 1968 年生于台湾高雄,从小受家人影响对大陆有着特殊感情。1997 年,卢丽安夫妇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几年下来,卢丽安成为复旦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2015 年,卢丽安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 年,被选举为十九大党代表。“我以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生为中国人为傲。 ”卢丽安在今年“党代表”通道上如是说。十九大会议结束后, “卢丽安效应”在慢慢蔓延。很多台胞朋友为她点赞,因为她说出了广大台胞们的心声。还有她的学生,默默地留言支持老师,向老师学习回报社会。卢丽安的父母表示,只要女儿做的是对社会、民族、国家有益的,能够促进我们两岸的和平发展、促进岛内同胞在大陆的发展,都会支持。谈到两岸
18、关系时,卢丽安真诚地表示, “我的家族历史与自己的成长经历让我坚信:和平发展一定是两岸关系的主要走势,这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 。她认为,没有台湾梦的9中国梦肯定是不完整的,同时,没有融入祖国的台湾梦,像打个盹,黄粱一梦。颁奖辞:台湾的女儿有大气概,祖国为大乡愁不改,把握现在开创未来。分离再久,改不了我们的血脉。海峡再深,挡不住人民追求福祉的路。选材感言 爱台湾与爱大陆完全不矛盾,以台湾的女儿为荣,以生为中国人为傲,这就是卢丽安,不管走到哪里,她爱国爱乡的一颗初心,浓浓的赤子情怀,从未改变。转折十个海子的复活“献祭的黑毛羊死在三月四月的中间/众人的身后你活的三月四月。 ”这首诗献给你消失在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豫宁 2018 _2019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诗意 栖居 中国当代 诗二首学 案语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