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五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学案.doc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五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五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学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4 讲 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1.蒙昧中的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c(201811 月,30)考查斯多亚学派的主张及影响考试标准2.神权下的自我(1)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2)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bbbc(201811 月,19)考查但丁及其成就(20164 月,16)考查薄伽丘的十日谈(201510 月,18)考查哈姆雷特(20174 月,18)考查人文主义的含义(201610 月,34 第二问)考查宗教改革的贡献和人文主义诉求(20184 月,19)考查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主张考点一 蒙昧
2、中的觉醒梳理基础知识2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c)西方人文主义起源于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一、智者的启蒙1.背景(1)政治:约公元前 5 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平民地位提高。(2)经济:希腊奴隶制工商业发展。(3)思想:个人主义的成长。2.内容:重点探讨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3.特点: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注重实利,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4.代表: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5.意义: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
3、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普罗塔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二、苏格拉底的智慧1.基本主张(1)道德: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强调“美德即知识” 。(2)理性: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提出“认识你自己” ;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2.影响: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 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史论要点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忽视道德。苏格拉底强调道德,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强调人的理性和教育。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其目的在于要求人们重视道德的修养
4、,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苏格拉底是对智者学派的否定吗?答:他没有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相反是对这一观点的完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人文主义精神。三、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1.时间及代表人物:公元前 4 世纪末至公元前 3 世纪初;芝诺、西塞罗、塞内卡。32.主张: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3.意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史论要点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史料一 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的不存在。普罗塔戈拉读史用史 史料一体现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对象
5、发生变化,由神与自然界到人与社会。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提示: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工商业经济繁荣;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先哲们的勇于探索。史料二 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普罗塔戈拉读史用史 史料二反映智者学派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概述史料所述观点的价值及影响如何。提示:“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将人置于社会的中心,强调了人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的尊严与权威,成为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要点二 苏格拉底的思
6、想史料一 美德的“本性”是什么呢?苏格拉底提出了两个假设:“美德是知识” 、 “美德是善” 。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即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也不会有智慧。读史用史 史料一信息表明苏格拉底的主张是“美德即知识” ,善是美德的核心和人的内4在灵魂,需要通过教育认识自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提示:内涵拓展:从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到关注人的美德;注重改善人的心灵;重视对人的教育。目的:培养公民的道德价值观,拯救城邦(克服直接民主制的弊端)。史料二
7、 真理和自由的殉道者(油画:苏格拉底之死)识图解史 针对雅典世风日下,苏格拉底经常针砭时弊,批判雅典政治领袖。公元前 399年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在临刑前克里托劝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说:“我决不从任何朋友那里随便接受建议,除非经过思考表明它是理性提供的最佳办法。 ”体现苏格拉底用自己的死捍卫人的理性尊严和思想自由的精神。联系“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文精神的贡献。提示:“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的觉醒。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 ,追求知识才能产生美德,有了理性才能产生尊严。精练核心素养素养 1 历史解释希腊人文主义的滥觞1.(201
8、7课标全国,32 改编)在公元前 9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古希腊人文主义(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因神话削弱了民主进程解析 希腊神话中的神祇像人一样,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所以古希腊宗教神话具有朴素的人文精神,这是雅典产生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基础,也说明雅典人文思想根植于久远的传统的宗教神话之中,B 项正确。答案 B素养 2 史料实证东西方思想先哲2.(2018富阳中学 4 月检测)古希腊智者学派否认绝对权威,尖锐批判传统,敢于创新,这种
9、思想与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哪家主张相似( )5A.“天行有常” 、 “人道有为” 、 “制天命而用之”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D.“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该观点与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相似。故选 D 项。答案 D素养 3 历史解释斯多亚学派的主张及评价3.(2018浙江 11 月选考)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 。上述哲学家及
10、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 )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 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 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A. B. C. D.解析 史料中芝诺强调人人平等,塞内卡认为人的品性蕴含在奴隶的灵魂中,即天赋人权,故 A 项正确;史料中未涉及人民主权和探讨人类的主体地位问题,可排除 B、C、D 三项。答案 A考点二 神权下的自我梳理基础知识一、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b)初期“三杰”代表作品思想内容概括但丁 神曲 赞颂了人的伟大,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十日谈讴歌人性,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
11、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6思想共性:以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为表现形式的人文主义二、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b)1.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2.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著名代表作品,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人间仁爱,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知识拓展 薄伽丘主要关注的是人的本能,而莎士比亚则更注重人的精神世界,体现了文艺复兴逐渐由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二者的共同点都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赞美人的力量和智慧,强调以人为中心,否定神的权威,揭露教会的丑恶。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b
12、)1.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崇尚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现世的幸福。2.主要诉求是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四、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c)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相同点(1)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2)都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思想解放;(3)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发源地及开展范围从意大利兴起,主要在思想领域进行,仅限于知识分子阶层从德意志开始的一场社会思想政治运动,群众基础广泛斗争形式 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 借助宗教外衣的掩盖斗争矛头 基督教神权 教会特权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内容肯定人性,反对神权,
13、将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主张信仰得救,强调人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不同点影响 冲击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和天主7的思想;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教会,促进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拓展】 马丁路德的主张(1)“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2)圣经至上,代表着理性、思想自由;人人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 ,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对话。(3)思想自由: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马丁路德“信仰得救”主张,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实质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宗教观。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含义史料 中世纪圣母与文艺复兴时
14、期拉斐尔笔下的圣母识图解史 图一是中世纪的圣母画像。图二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图示中的圣母像有何不同?各自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内涵?提示:图示显示前者僵硬呆板,后者体现人世间亲情。前者反映了对人性的压抑,后者人文精神跃然纸上。要点二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史料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读史用史 (1)史料中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有何影响?提示:主张“因信称义” ,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的宗教权威。(2)有人说:“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宗教改革借助
15、宗教形式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二者都否定了宗教信仰。 ”请据此进行评论。8提示:这种观点不正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及其宗教思想,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反叛;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的自由。(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是什么?提示: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精练核心素养素养 1 历史解释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1.(2018嘉兴 3 月测试)下图是壁画雅典学院的局部图。在图中心部位,一手指天的老者怀揣着一本讲述宇宙万物和谐法则的蒂欧迈篇 ;一手指地的年轻人手拿着一本
16、讲述人间道德规范的伦理学 。这幅图( )反映了罗马拱形结构影响西方近代建筑 表现了画家拉斐尔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聚焦了文艺复兴时期神权与人权的矛盾 主要体现当时人们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A. B.C. D.解析 雅典学院是拉斐尔于 1510 年1511 年创作的一幅壁画,材料说明该图中心部分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争论,画家创作该画的目的并不是反映罗马的建筑,故错误;图中人物惟妙惟肖,神态表情逼真,表现了画家拉斐尔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故正确;图中心部分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争论,体现了当时对人们智慧与真理的追求,没有体现神权与人权的矛盾,故错误,正确;B 项符合题意。答案 B素养 2 时空观念文艺复
17、兴的兴起2.(2017浙江 4 月选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兴办的精英教育学校,女性数量很少,她们学习为教士所反对的“一文不值的事物古典学” ,也被鼓励掌握历史、学习骑马、跳舞、唱歌以及诗歌鉴赏等,但是她们不能学习算术和修辞。这类学校兴起于( )9A.古罗马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解析 教育内容为古典学、历史,以及骑马、跳舞、唱歌、诗歌鉴赏等与生活品质有关的内容,这体现人文主义思潮,故 B 项正确。答案 B素养 3 史料实证文艺复兴中的代表人物及成就3.(2018浙江 11 月选考)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群星闪耀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一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五 34 蒙昧 中的 觉醒 神权 自我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