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理(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理(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理(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牡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 10 月月考试题高二学年政治(理科)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哲学命题中蕴含着唯物主义思想的有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气者,理之依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项蕴含着唯物主义思想,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B 项符合题意;ACD 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B。【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
2、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现阶段很多人开始逐步接受“绿色生活”理念,并加入到“绿色餐饮” “绿色出行” “绿色住宅”等行列。这反映了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艺术升华【答案】A【解析】现阶段很多人开始逐步接受“绿色生活”理念,并加入到“绿色餐饮” “绿色出行” “绿色住宅”等行列。这反映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
3、什么样的方法论。A 项符- 2 -合题意;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B 项说法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项说法错误;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但不是对具体生活的艺术升华,D 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A。【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3)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十九大报告提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
4、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和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
5、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项符合题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和概括和总结,正确反映了新时代的任务和要求,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A。【点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 3 -行动指南。4.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 “需要哲学精神指引”说明A. 哲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B. 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D. 真正的哲学决定了我国社会制度的更新和变革【答案】C【解析】【详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故 A 错误;真正的哲学并不一定是科学的哲学,科学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 B 错误;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这说明真正的哲学
7、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故 C 正确;D 选项夸大了真正的哲学的作用,故 D 错误。故选 C。5.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 “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 ”这说明A. 只有保持静止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B.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C. 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认识和改造D. 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答案】B【解析】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说明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B 项符合题意;A 项与题意不符;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被认识,但不能被改造,C 项说法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 项说
8、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B。【点睛】运动与静止的区别和联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6.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面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是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具有客观性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4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A. B. C. D. 【答案】A【解析】“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本质上都是客观的。项符合题意;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
9、确反映,项说法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A。【点睛】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7.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
10、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每次行动的向导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主观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或创造规律,A 说法错误;都江堰的修造是人们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的重大工程,B 正确;C 违背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 说法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规律是客观的
1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5 -B. 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C.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 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答案】C【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表述,是指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 项符合题意;ABD 项均表述错误;正确选项为 C。【点睛】 “物质范畴”就是对物质的概括和总结,是哲学的概念,既属于意识的范畴,也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对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反映。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2、,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即: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实在,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9.机器人下围棋战胜人类后,机器人开始挑战人类情感。微软 Bing 搜索中国团队发布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在去年出版的原创诗集,今年这开始尝试音乐创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冰是人类器官的延伸B. 小冰的意识来源于人脑C. 小冰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D. 小冰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答案】A【解析】【详解】小冰是机器人,其行为都是认为控制的,是人类器官的延伸,A 符合题意。小冰是机器人,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因此不具备意识,且意识来源于客观实在,B 表述错误
13、。小冰是机器人,不具备意识,不能能动地认识世界,C 表述错误。小冰是机器人,不具备意识,不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D 表述错误。故本题选 A。10.2017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 ,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从哲学如度看,打造“中国品牌” ,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是因为A. 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B. 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6 -C. 个人心态决定着自我发展D.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答案】A【解析】【详解】B 选项错误,物质先于意识而存在。C 选项夸大了个人心态的作用。
14、D 选项与题意不符。题目中,从哲学如度看,打造“中国品牌” ,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是因为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故 A 选项入选。11.最新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糖分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症。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大脑中,异常的蛋白质聚集成斑块,乱成一团,逐步损伤大脑,导致严重的认知衰退。这再次佐证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 意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答案】A【解析】题目中,假如过多的糖分的摄入会使我们的大脑乱成一团,导致严重的认知衰退。这再次佐证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故 A 选项入选。B 选项错误,实践是意识的源泉。C、D 选项与题意无
15、关。点睛: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就是意识反映的客观对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12.“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这句话出自管子形势 ,意思是说对当今有疑惑不解的事可以考察古代,对未来不了解则可以考察过去。这是因为()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事物运动有其固有的规律A. B. C. D. -
16、7 -【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以古语为背景材料,考查规律以及意识能动作用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运用排除法。【详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材料未涉及意识对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排除;之所以可以通过考察古代来解决当今的疑惑,通过考察过去来了解未来,这是因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事物运动有其固有的规律,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通过“思维的眼睛” ,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有了“思维的眼睛” ,人类就可以逐步解开自然界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7、。13.量子力学是 20 世纪伟大的科学发现,催生了激光、核能等高新技术。但用于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波函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至今悬而未决。2018 年 2 月,清华大学用“相遇延迟选择实验”证明了波函数的真实存在。这表明只有科学实验能把认识上升为真理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实验目的是证实理论的真实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2018 年 2 月,清华大学用“相遇延迟选择实验”证明了波函数的真实存在,推动了认识的发展,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项符合题意;这一科技成果证明了波函数的存在,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项
18、符合题意;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认识才能成为真理,项观点错误;科学实验的目的是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项观点错误。答案选 D。【点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1)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来回答.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就必须超出认识的范围,从认识之外寻找判断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标准。- 8 -(2)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3)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
19、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此时,我们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出一个结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A. 社会历史性B. 条件性C. 正确性D. 客观性【答案】D【解析】【详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均不是真理的基本属性,不合题意。答案选 D。15.无人驾驶汽车不仅可减少车祸,还能大幅降低交通拥堵情况。为此,世界多个国家均制定详细的阶段计划展开研究测试。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A. 客观物质性 B.
20、能动性 C. 社会历史性 D. 客观实在性【答案】B【解析】界多个国家均制定详细的阶段计划发展无人驾驶汽车,以期降低车祸和降低交通拥堵,体现了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实践具有能动性,B 项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不体现实践的客观物质性,A 项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与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无关,C项不合题意;实践没有客观实在性的特征,D 项不合题意。答案选 B。16.2017 年 1 月 3 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标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 ,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
21、战概念。 “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体现了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9 -B.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C. 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D.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答案】D【解析】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说明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D 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没有体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 项不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B 项观点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项观点错误。答案选 D。【点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
22、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7.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人们能动地A. 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B.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C. 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D. 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实践的含义,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故 C 正确,排除 ABD。故选 C。【点睛】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第一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政治上 学期 10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