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文科 卷(选择题 共 54 分)本卷共 36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5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孔子看来,君主应当作为尊贵的权力象征而存在,并不需要管那么多,可将国家的治理权交给贤能之士。这反映了儒家思想A强调儒道相通 B主张君臣共治C赞同虚君政治 D力主以民为本2管仲认为, “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也” ;孟子指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墨子主张,“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 ”这反映了当时
2、社会A众多学术流派思想趋同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C等级森严追求国家统一 D重建秩序成为社会诉求3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A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B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C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4 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 , “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
3、,复勿(免除)徭成。以十月赐酒肉” 。这一举措表明- 2 -A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注重推行道德教化C官府建立养老机制 D统治思想转向有为5 “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A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 B “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 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6陆贾是西汉初年力倡儒学的名臣,为适应汉初政治统治的需要,他提出了“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由此可知陆贾A否定了法家的基本主
4、张 B代表了汉代儒学发展方向C背离了汉初的治国理念 D继承了董仲舒的思想体系7西汉流行的儒家经典是靠经师口授,用隶书写成,被称为“今文经” ;后来在孔府旧宅等处发现的使用前代文字书写的经书,被称为“古文经” 。但古文经在汉代一直不被今文经儒生认可,主要原因是A秦代焚书,古代典籍真假难辨 B时代变迁,阅读隶书已成习惯C传承断绝,五经内容差异甚大 D儒学独尊,利禄之争日趋激烈8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中有“以雌黄改宵为苜 ”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 、 “口中雌黄” 。这一现象说明 A. 印刷术
5、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 古代中国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C. 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D. 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9 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术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 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据此可知- 3 -A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 B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C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D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 进10作为“宋四家”之一,苏轼强调书法艺术应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做到有意无法,而且“书必有神、气、骨、肉、血” 。该书法理论A深受程朱理学影响 B崇尚魏晋风骨C体现政治变革思想 D彰显个性追求11春秋时期
6、的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认为仁与爱浑然一体;而南宋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认为:“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 ”由此可知,宋代理学旨在A提出内心自省的探究方法 B揭示儒学道德修养的本原C构建纲常伦理的社会结构 D阐明伦理道德的一般规范12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必须实地用功,为学不能与为政任事分离,经世求治成为其立心、立功的基本生活目标。由此可知王阳明A以致良知为思想核心 B提倡“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C具有强烈的功利思想 D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色彩13宋明时期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 ,体现出一种工整规范的美。上述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说明宋明时期A君主专制空
7、前强化 B儒学思想趋向社会化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天理观念已深入人心14元末画家倪瓒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 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 倪瓒认为绘画应 A不作修饰 B重视创新 C寄兴托志 D突出求形15有学者认为:“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发生。 ”近代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 “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D “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16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应以“各得其私,各得其利” 的原则制定“天下之- 4
8、 -法” ,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一家之法” ,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这一主张体现了A “儒法并用”的治国主张 B废除君主制度的民主思想C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17清初,针对明代后期以来“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学风,有学者主张,从注释、辨伪、文字、音韵、训诂等方向着手,追寻六经 、 论语等先秦儒家经典的本来意义,重建知识与思想权威。这说明清初考据学的兴起A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发展 B蕴含着儒学重建的思想C否定了传统儒学的思想权威 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182012 年 12 月,网友“胖不墩儿”通过新浪微博发布系列漫画,将京剧与美食巧妙地“混搭”在一起。
9、霸王别姬里的虞姬自刎,躺下变成一条红烧鱼如此混搭,引来网友热议。下面有关京剧的说法合理的是京剧的传承发展需要创新 京剧的流行从地方到北京 京剧的表演注重歌舞并重 在清朝道光年间走向成熟A B C D19就中国古代的物理学而言,力学知识是与农耕技术、都邑建筑、铁制工具、水利工程、船舶制造、材料选配等紧密相连的,光学知识则与古镜研制、自然现象的观察、对天然晶体的考察等息息相关。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A寻求物理规律 B重视实用性C是经验的总结 D领先于世界20 瀛寰志略是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的一部世界地理志。作者徐继畲在初版中,将“皇清一统舆地全图”放在了“亚细亚”之后,但最终在好友的建议
10、下,将其调整到卷一的卷首。这一变化A有利于改变中国人的世界观 B体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旨C说明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D是对传统心态的第一次挑战 21 申报1894 年 8 月 4 日报道:“中国之地虽十倍于日本,中国之人虽数十倍于日本,而中国不见甚强,日本不见甚弱,何也?以日本之能专心西法,一切政教号令皆一遵夫泰西之所为,自维新以来,寝寝乎称雄于东海,而泰西诸国亦皆喜其能拜下风也。 ”这- 5 -种观点A为清廷妥协派提供依据 B揭示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C主张学习日本变法维新 D反映了国人示弱怯战心理22著名学者葛兆光指出,从明末清初以来,面对西方文明,中国大体都是坚持在“传统中变” 。可 189
11、5 年以后,在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材料中“在传统外变”指的是A中体西用,自强求富 B突破器物,学习制度C以日为师,全盘西化 D追求民主,提倡科学 231901 年,在戊戌政变不到三年后,曾经坚决反对和镇压过变法的慈禧太后宣布要实行“新政” ,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学习西方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这说明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革命C促进西学东渐 D引领思想解放241903 年,孙中山在给友人的信中指出,欧美国势积重难返, “富者富可敌国,贫者贫无立锥” ,这种贫富不均势必会引起大的冲突。因此
12、,他认为, “今日吾国言改革,应为贫富不均计。 ”这说明,孙中山A意识到社会革命的必要性 B主张改革以解决社会问题C将民生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D以民生主义解决贫富不均2519 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A 使中国近代化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B 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绪蔓延C 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 D 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26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观察胡适下列言行,思考其出现的原因是A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占主导地位- 6
13、 -B当时中国社会的婚俗习惯尚未发生变化C封建儒学在当时中国社会已不占主导地位D既受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又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2719 世纪末天演论被介绍到中国后,曾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而到五四运动之后,进化论思潮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调侃和奚落。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大战暴露出西方国家弱肉强食的特性 B进化论观点被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所否定C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有很强的排斥性 D民主革命取代改良成为近代中国的新潮流281921 年,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在出版他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时,不无心痛地写道:“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
14、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 。这主要反映了A民主科学地位得以确立 B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终结C文化领域出现极端倾向 D国人接受文化呈现多元性29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 ”结果其著作被公焚,这个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句话影响西方哲学史两千年的伟大哲学家被控“不敬神” ,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由此可见古代雅典A实行宗教神权统治 B神意对政治决策有重大影响C自由缺乏必要环境 D派系纷争造成政治权力滥用30苏格拉底主张在讨论和问答中,使人获取知识,进行道德的反思。有人称这种方法为“产婆法” 。由此可知,苏格拉底强调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福州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