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二 3 月月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哲理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如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下列与这句诗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C.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D.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答案】C【解析】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至于与我俱东”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人
2、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与该观点的哲理相同,选 C;A 体现了绝对运动的观点;B 强调了发展的普遍性;D 强调了矛盾的特殊性。考点: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深度分析】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是指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2. 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是因为唯心主义
3、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 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 B. C. D. - 2 -【答案】B【解析】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是因为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故符合题意,应选;说法错误,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在世界本原认识上是错误的,但有些唯心主义也包含一些合理的辩证法思想,排除;不能和题干构成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点睛: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
4、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 。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不能认为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3. 一段时间以来,抹黑、诋毁英雄形象的言论似乎成为一种网络时尚。这些网络谣言是歪曲事实真相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根源于质疑者的主观想象与判断没有用形而上学观点看待历史事实 没有正确处理好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A. B. C. D. 【答案】B【解析】物质决定意识,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材料中的网络谣言是歪曲事实真相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没有正确处理好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5、问题,没有正确的反映存在,正确;网络谣言依然是对物质的反映,根源于社会实践,错误;错误,我们不能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历史,而要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世界。考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知识总结】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正确认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性的;意识在任何
6、情况下都不能决定物质,否则就是唯心主义。4. 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 5 到 20 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 90 种昆虫、35 种植物、2 到 3 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 )- 3 -A.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B. 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C.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 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界的事物
7、变化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不是不可捉摸的,A 说法正确;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自然界,B 说法错误;C 与题意不符;D 说法错误,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可以认识的。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界是物质的。5. 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加快推动能源革命,是破解我国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未来我国能源结构将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这体现了( )实践活动具有无限性 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A. B. C. D. 【答案】D点睛: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能把人们的想法变成直接的现实;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是指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
8、段、实践的结果都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是指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社会上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6. 中国的成语或谚语往往包含很深的哲理性,下列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A.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B.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 -【答案】C【解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A、D 两项都项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着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观点,故不能入选;B 项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9、存在普遍性和客观性及内外因关系原理等,故不能入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 项。7. 2012 年 3 月 514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将审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于 1979 年 7 月 1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6 年 3 月 17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进行修改。随着实际工作的开展,有些规定已不适应,在深入总结司法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刑事诉讼法进行适当修改。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
10、 B. C. D. 【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随着实际工作的开展,有些规定已不适应,在深入总结司法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刑事诉讼法进行适当修改。上述材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以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问题,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C。【点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11、,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8. 下图漫画表明( )- 5 -A. 正确的认识产生于争论之中B. 对同一事物人们很难有共识C. 人们立场、观点不同,认识往往不同D. 受知识水平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实践决定认识,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说法错误;对同一事物,人们既有共同认识,也会有不同的认识,B 说法错误;对同一事物,由于人们所处的立场、观点不同,认识往往不同,C 说法正确;漫画显示的人们的认识不同不是受知识水平的制约,而是因为所处
12、立场不同,D 说法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9. 一带一路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这表明( )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A. B. C. D. 【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沿线国家交通设施和域内经济资源之间的联系,整合发展要素,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表明事物之间的
13、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项符合题意;改变事物的- 6 -状态、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但不等于就能实现质的飞跃。项说法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能人为创造。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C。【点睛】: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10. 绿色 GDP
14、 的核心就是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发展决不能“一条腿短,一条腿长” ,决不能“满了口袋,空了脑袋” ,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材料体现了( )做工作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要善于全面地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绿色 GDP 的核心既关注发展的数量,又关注发展的质量,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观点,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全面地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C。考点:本题考查树立全局观念、坚持矛盾分析法。11. 探究“事
15、物联系哲理”的课堂上。一位同学举例:在非洲东部的大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哨刺金合欢树。在它的周围,举腹蚁、天牛、介壳虫、长颈鹿形成一个复杂的关系网。为了不让长颈鹿等大型食草动物吃合欢树的叶子,一些美国生物学家在 6 棵树周围围起带电栅栏。10 年后,那些受保护的树日渐枯萎死亡,而没有受到保护任由长颈鹿啃吃的树却依然长势良好。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事例反映了联系的客观性,具体事物的联系不因人类的活动而改变,切合课题B. 事例反映了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切合课题C. 事例反映了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切合课题D. 事例反映了自在事物的联系优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切合课题-
16、 7 -【答案】B【解析】通过对哨刺金合欢树的试验,告诉我们,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一些美国生物学家在 6 棵树周围围起带电栅栏。10 年后,那些受保护的树日渐枯萎死亡,而没有受到保护任由长颈鹿啃吃的树却依然长势良好。说明具体事物的联系因人类的活动而改变,A 项说法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不等于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C 项说法错误;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存在优劣问题,D 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B。1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讲话中引用古语名句,这些古语名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列对
17、古语名句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以细-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重视量的积累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树立正确的意识A. B. C. D. 【答案】C【解析】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以细”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不选;“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强调要因时而变,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正确;“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正确;“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体现了要善于抓住重点,不选。选 C。考点:发展的普遍性、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名师点睛】正确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
18、(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对于事物的发展而言,只有通过质变才有发展,如果仅停留在量变阶段,仍然不叫发展。但并不是说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产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质变不能等同于发展。因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质变作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包含两种情形:一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的根本变化;另一种
19、是倒退性的根本变化。发展属于第一种质变,不能把任何质变都看成- 8 -是发展。13. 想让雾霾早日消散、蓝天永驻,不能只靠坐而论道等风来,更应以事在人为的决心,人人参与,从“少开一天车” 、 “少放一个鞭炮”做起。从哲学上看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成功的基础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想让雾霾早日消散、蓝天永驻,不能只靠坐而论道等风来,更应以事在人为的决心”强调了实践的作用,正确;从“少开一天车” 、 “少放一个鞭炮”做起体现了要坚持量的积累,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正
20、确;不选, 因为材料强调了量变的重要性;不选, 因为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14.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队伍经受住了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但在局部地区也发生了一系列较严重的腐败事件,老百姓议论纷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腐败蔓延将导致亡党亡国,因此必须把整顿干部队伍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B. 矛盾的次要方面影响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 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不要在意腐败现象D.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腐败现象只是党的干部队伍的支流,所以不必过于关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
21、,A 说法错误;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但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对腐败现象要重视并解决,C 说法错误;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腐败现象只是支流,但不能忽视,D 说法错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但次要矛盾影响事物的性质,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B 说法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15. 上个世纪,随着电影业的发展,马戏业受到了冲击,许多马戏团纷纷倒闭。有个叫巴纳姆的马戏团却总能吸引观众。说到诀窍,团长巴纳姆说:“我们尽可能演符合大众口味的节目,演出的节目里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 ”心理学把这个故事衍生为“巴纳姆效应”只要是普通大众都喜欢的说法,一般都能受到欢迎
22、。比如“你不大愿意受人牵制” 、 “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 、 “你希望别人尊重你”诸如此类的描述,都是一般人乐于接受的。 “巴纳姆效应”从哲学角度看,就是( )- 9 -A.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B. 矛盾具有普遍性C.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D. 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答案】D【解析】巴纳姆马戏团“我们尽可能演符合大众口味的节目,演出的节目里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 ”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D 项符合题意;ABC 项均强调的是普遍性或特殊性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巴纳姆效应”则反映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
23、系,故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点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谁寓在谁之中?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谁寓在谁之中?在考试中这个问题的出现常会使许多同学大费脑筋。我们可以在平时这样简化记忆:“普寓特,斗寓同”即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这样就能很快地记住了。16. 2014 年 3 月 5 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 。从哲学上讲要改革、创新,就需要 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现有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永春县 第一 中学 2016 _2017 年高 政治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