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doc
《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各种思想主流进的描述分别为:“崇尚自然主张出世的逍遥派” , “统治阶级得力的参谋集团” , “普通大众的行动帮会” , “拥有社会同情心与入世情怀的文化人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 儒道墨法 B法儒道墨 C道法墨儒 D 墨儒法道2公元前 140 年,董仲舒在对策中建议设置太学,
2、“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 ,达到“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的效果。这反映出其建议的目的在于通过太学教育( )A 提高臣民文化素养以稳定社会秩序 B 传播儒家思想以维护封建统治C 提高儒学社会地位以消灭诸子百家 D 用儒家主张取代封建刑罚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指(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4当读到 :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领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3、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由此判断得出正确答案是( )A “百家争鸣”时儒学广泛传播 B 西汉对儒学加以推广,并成为文化的主旋律C 宋明理学对儒学发展 D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出现5顾炎武一生虽颠沛流离,却勤学不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希望以真才实学救济天下,写出不少著述。其中包括( )明夷待访录 日知录 船山遗书 天下郡国利病书A B C D 6利玛窦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1582 年他来到澳门,通过“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时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同时宣称“上帝就是你们所知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的孔丘、孟轲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来到,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
4、,- 2 -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 ”以上可以看出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主要特点是( )A 将天主教教义和中国儒家经典融合起来 B 背离了天主教的基本原则和精神C 将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作为传教的敲门砖 D 主动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习俗7明中叶以来, “弃儒从商”日渐成风,以至时人有“士好言利”之讥,而“学者以治生为本”一类观点也多见于明儒论著之中。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动摇 B 商业发展影响价值观念C 重义轻利观念不断强化 D 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8观察下边示意图,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的地区是( )A B C D 9李贽驳斥轻视和贬低商人的传统观念,指出:“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
5、数万之贷,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垢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 ”更有甚者,商人“必交结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收其利而远其害”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官商勾结,贿赂成风 B 商业资本力量雄厚,商品经济发达C 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D封建官府促进商业发展10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州部,贤良,铁业官营, 吊屈原赋 密折,理藩院,粉彩瓷器,皮黄 直道,左右丞相,治粟内史,小篆 门下省,高转筒车,火药箭, 玄秘塔碑A B C D 11 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术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
6、斯文,信矣!”据此可知( )A 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B 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C 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 D 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12 “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 3 -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壁间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 ”此诗描绘的书法字体( )A 小篆 B 楷书 C 草书 D 隶书13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 具有社会教
7、化的功能 B 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C 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 D 表明了戏剧艺术成熟14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称颂。下列各项,属于汉赋的是(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C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D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5清朝官员认为: “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 ”1881 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这反映出当时( )A 留美幼童易受西方文化影响 B “中体西用”思想普遍流行
8、C 人才培养模式不合中国国情 D 传统儒学思想仍然根深蒂固1619 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 )A 使中国近代化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B 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绪蔓延C 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 D 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17编写于 1914 年前后的浙江各县宣讲稿选粹 ,汇集了说国民常识 说世界大势释自由 说公德 、 说中国地理 、 释平等 、 劝宝爱国货 、 劝破除迷信等讲稿。由此推知,宣讲活动旨在( )A 破除封建传
9、统礼教 B 普及近代国家观念C 增强民众科学意识 D 推动乡村移风易俗181918 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提出:“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李大钊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新文化运动( )- 4 -A 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 盲目追求西方文化C 倡导多元文化观念 D 担忧西方文化冲击19下图是某历史著作第十九章的部分子目录,该章总标题(?处)最合适的是( )A 维新变法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国民大革命20袁伟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
10、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旨在( )A 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 B 传播马克思主义C 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 D 推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21 新青年自问世到终刊,所发表的“民主、科学”专题文章不过数篇。但到 1919 年陈独秀却指出,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在陈独秀看来( )A “民主、科学”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B “民主、科学”的社会进步意义已经显现C 新文化运动已改变了其性质和方向D “民主、科学”的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221920 年 9 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平和 一中 南靖 中等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联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