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福建师大附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卷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试卷说明:本卷共二大题,33 小题,答案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的部落神,但周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亲”,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敬德” “保民” 。这反映出 A民主思想的出现 B天命观念的成熟 C人文精神的跃动 D王道学
2、说的风行2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A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B诸子思想相互借鉴融合C思想统一局面正式确立 D君主专制政治逐步确立3.诗经大雅板曰:“我虽异事,及尔同僚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文中直接体现了禅让制分封制宗法制世袭制A B C D4 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他也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A. 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 B. 把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C. 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
3、 D. 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为最高理想5. 汉儒称赞诗经能够“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而朱熹称诗经为“淫奔之诗” ,认为国风 “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互歌咏,各言其情者也” 。由此可知,朱熹2A宣扬诗经的教化功能 B否定诗经的经典地位C比汉儒的看法更接近事实 D修正汉儒的纲常伦理观念6解读下图汉纸出土地点及造纸术传播 ,下列结论中较为合理的是A.在公元 4 世纪造纸术发明于中国的西北B.造纸术对亚洲的影响超过其他各个大洲C.造纸术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前提D.造纸术广泛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7.与明清八股取士相比,唐代科举考试名目繁多。除常见的进士、明经二科外,尚
4、有秀才、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即以进士科而言,所示内容也有诗赋、策问、杂文等。这反映了A唐代科举与社会联系紧密 B唐明两代的科举性质不同C唐代科举制度的效率低下 D唐代科举考试的难度较高8宋代绘画深受理学思想影响。李公麟画马,则对名马细心观察、研究,直至有人疑其取走了马之魂魄:无疑工画草虫,自少时便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文同画竹,于竹林之间,朝夕游走。这段材料蕴含的理学思想是A “存天理,灭人欲” B “格物致知” C “发明本心” D “知行合一”9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下列选项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是A战国绢帛
5、画形态飞扬神秘古拙 B魏晋“以形写神”的文人画产生 C唐朝注重人物的线条晕染法出现 D宋代文人山水画更加注重意境10.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重建儒学信仰目标初步实现 B统治者的大力提倡3C战乱与动荡社会环境的需求 D佛道二教自我改造11.下列不是二程的思想的是 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人伦者,天理也 D.心即理也12荀子说:“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传曰:从道不从君 ,此之谓也。
6、 ”下列思想中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主张的是A韩非“法不阿贵”的思想 B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C朱熹“道统论”的思想 D顾炎武“众治”的思想13.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基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14.元朝马致远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取材自昭君出塞,其笔下的汉室奸佞当权、外族凭陵,官员都是一批“干请了皇家俸”却不能“安社稷、定戈矛”的废物;汉元帝本来宠爱昭君,却因异族索要而只能恨恨地唱:“我呵,空掌着文武三千队,中原四百州,只待要割
7、鸿沟。 ”材料反映出 A. 和亲政策误国的历史教训 B.士人仕途无望借古讽今C. 元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 D.汉族文人家国衰败之痛15.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 “儒帽裹僧头” ,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16 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社会生活决
8、定文学内容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17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4A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C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D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18. 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禁令说明明代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民众生活 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C中央集权制全面走向反动 D市
9、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19 清史稿烈女传记载: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 “蔺年十八,矢不嫁。 ”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程朱理学 D明清君主批判思想20.余英时先生在分析汉朝历史时表示:“儒家强调政治秩序必须建立在文化秩序的基础之上,因此重师更过于重吏” , “所以强调郡守、县令,民之师帅” 。据此可知,儒家思想提倡A维护封建皇权的独尊地位 B发挥执政者楷模教化作用C创办私塾教育的现实意义 D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学说21在一张地图上,出现了“欧逻巴” 、 “亚细亚”
10、 、 “地中海” 、 “大西洋” 、 “尼罗河”等汉字地名, “大地是球形的 ”这一概念被引入了中国,这幅地图的绘制者是A林则徐 B沈括 C徐光启 D利玛窦22. 1873 年,对外国使臣朝见中国皇帝时行不行跪拜之礼,有官员认为:“彼本不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为何事;而我必欲其强行五伦之礼。是犹聚犬马豕羊于一堂,而令其舞蹈扬尘也。然则得其一跪一拜,岂足为朝廷荣;即任其不跪不拜,亦岂足为朝廷辱。 ”上述言论体现了A顽固拒变的腐儒心态 B通权达变的自我安慰C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D平等友好的外交理念23洋务经济是中国近代新的经济形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近代化政治体制的
11、确立 利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对外国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A B C D24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5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 。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精神的现代化 D制度的现代化 25 “盖上下交则为泰,不交则为否。天生民而立之君,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伊古以来,盛衰治乱之机总此矣。况今日中原大局,列国通商势难拒绝,则不得不律之以公法。欲公法之足恃,必先立议院,达民情,而后能张国威,御外侮。 ”持有这一思想观点的人应是A.荀子 B.李鸿章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师大附中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