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高考语文第四专题常考文言虚词归类.doc
《浙江省2019高考语文第四专题常考文言虚词归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9高考语文第四专题常考文言虚词归类.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四专题 常考文言虚词归类李仕才在历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中,文言虚词“之” “而” “以” “其” “于” “乃”是经常考查的重点。因此牢固掌握这六个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备考复习的关键。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们)。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译文: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译文:他得知真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呼中丞之名而詈之。(五人墓碑记)译文:叫喊着中丞的名字并且斥骂他。2指示代词,这,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译文: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译文:这两个小虫又知道什么呢? (二
2、)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逍遥游)译文: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译文: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没有藏身的地方,是因为用心浮躁。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倘若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使者来来往往。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译文: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译文: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3放在倒置的动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2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
3、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译文:不明白句读,不能解除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坚强的筋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译文:处在高高的朝廷上就会为他的百姓担忧。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咚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译文:我关上窗子住在这里,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
4、辨别是谁。扣舷而歌之。(赤壁赋)译文: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三)动词,到去、往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译文: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译文:为何要飞到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一人把住关口,万人难过关。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接着” “来” ,也可不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
5、出剑砍,使玉斗破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3译文:我有些忧伤,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接着问那客人说。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译文:现在遇到紧急情况了才来求助您,这是我的过错。3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译文: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远方,不如登上高山看见的范围广。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兵器刀锋已经相互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译文:项羽握着宝剑挺直了身子问:“你是干什么的?
6、”易错点剖析文言文虚词“而”字表修饰,还是表承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那么是不是它们没有规律可循呢?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判断:1如果“而”前后的两个动词表示的动作是前后相继的,也就是说,后一个动作发生的时候,前一个动作自动结束,那么,这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如:披草而坐。(始得西山宴游记)先“披草” ,然后坐下,坐下后,就不需要再“披草”了。登高而招。(劝学)先登上高处,然后向远处招手,招手的时候已登上高处,就不需要再“登”了。2如果“而”前的动作与“而”后的动作相伴而生,一辅一主,共始共终,那么这个“而”就表示修饰关系。如:扣舷而歌之。(赤壁赋)这里的“扣舷”是“击打节拍”的意
7、思, “扣舷”和“歌”是同时发生的,以“歌”为中心语意,以“扣舷”为伴随状态, “而”表修饰。子路拱而立。(论语)这里的“拱”和“立”都是同时发生的,以“立”为中心语意,以“拱”为伴随状态,“而”表修饰。4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译文: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论语)译文:才思敏捷而且喜好学习,因此称他(孔文子)为“文” 。5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4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译文:声音并没有变大,可是人(在远处
8、也)能听得很清楚。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惠公)早上刚渡过黄河(回国),但是晚上就筑城防御了。6表示目的关系。同“以” ,翻译成“来”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译文:登记官吏百姓,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来等待将军。(二)用作代词,通“尔” ,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你”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译文:老婆婆常对我说:“某处,曾是你母亲站立的地方。 ”(三)复合词(1)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 “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译文:(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19 高考 语文 第四 专题 文言 虚词 归类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