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doc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鹤壁市淇滨高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二第 2 次周考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 30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关于人体内环境 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液等B维持细胞内液,外液渗透压的离子分别是 K+、Na +C有 3 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 M 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 Na 含量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膜电位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过程中培养液
2、M 中只有 Na 的浓度会发生变化B 图中 A 点后,细胞膜外 Na 的含量依然高于膜内C 曲线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 M 中 Na 的浓度有关D 图中 C 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3人体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C 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的间隙中充满组织液D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4如图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当温度为 25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当温度从 25降到 10时,从时间 t
3、1到时间 t2,散热量增加主要是由于体液调节造成的C时间 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 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5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胰岛 A 细胞分泌的刺激 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B刺激 X下丘脑胰岛 A 细胞是体液调节, 位于垂体C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D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6下列对健康实验小白鼠进行的处理,对其机体功能产生的相应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
4、失B 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C 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D 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7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B 聋哑人能够理解手语主要依靠视觉中枢C 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兴奋产生渴觉D 在特定的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3 -8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是反馈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B 健康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
5、量都增多C 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D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9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 A、B、C 依次为( )A 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B 肾小管、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C 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D 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10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有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和细胞B 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过程主要发生在靶细胞内C 细胞分泌的物质具特异性识别作用,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人体消灭该抗原主要依靠细胞的
6、增殖分化11有研究认为,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辅助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释放的淋巴因子增多,引起效应 T 细胞与胰岛 B 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B 该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 效应 T 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胰岛 B 细胞致其死亡D 辅助 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促进 B 淋巴细胞凋亡12取 a、b 两段玉米胚芽鞘,切去尖端,使其不再产生生长素。把 a 段正立、b 段倒置放置- 4 -进行如下图的实验。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的接受块能使失
7、去尖端的胚芽鞘 c 向右弯曲,而乙组的胚芽鞘 d 不弯曲,实验说明( )甲组的接受块含有生长素 乙组的接受块含有生长素 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生长素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 学上端A B C D 13生长素可通过极性运输运往植物体的各部分,下面关于生长素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极性运输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B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才会出现极性运输C 极性运输的方向是从植物的上端运往下端D 生长素只能通过极性运输将生长素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14下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若曲线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根的作用,则曲线可表示生长素对该植物茎的作用B
8、将植物水平放置,若根部生长素浓度近地侧为 C 对应的浓度,则远地侧可能为 D 对应的浓度C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 A 对应的浓度,则背光侧可能为 B 对应的浓度D若植株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 A 对应的浓度,则同一枝条侧芽可能为 B 对应的浓度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生长素在植物体成熟组织部位的运输形式是极性运输苯乙酸和 -萘乙酸不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都是由特定的组织细胞产生的微量有机物外界因素会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 5 -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激素具有催化作用,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对植物衰老的调节中起
9、拮抗作用A B C D 1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 述正确的是( )A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 , “气”即乙烯利B在芦苇的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可增加芦苇纤维长度C小麦在即将成熟时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后遇雨,种子在穗上发芽,是因为脱落酸受热降解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根本上来说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17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 在丁的模型中处于图形底部的是幼年个体C 丙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 调查种群密度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18下列关于“探究
10、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块血细胞计数板的中央平台上有一个计数室B 血细胞计数板使用结束后,用清水冲洗、晾干C 抽样检测时,需将培养液静置几分钟后再吸取D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向计数室滴加样液后再盖上盖玻片19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数值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静置培养液上层取样B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C 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D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6 -20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鹤壁市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生物 学期 第二次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