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强调的是( )A. 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B. 法律应当由进德高尚的君子制定C. 执法者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D. 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2.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2、3. 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和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思想是( )A. 儒、道、法、墨 B. 道、儒、法、墨C. 儒、法、道、墨 D. 道、法、儒、墨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的是修身养性,时时刻刻修炼自己,与这一主张相吻合的是( )A.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B.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
3、年C. 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5.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 2 -A. 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 统一成为诸子共识C. 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D. 诸子认同民本思想6.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 B.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7. 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反映了当时( )A. 流派众多,文化活跃 B. 君主专制,国家统一C. 政治失序,礼崩乐坏 D. 阶层固化,等级森严8.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说:“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他提出此观点的主要目的是( )A. 借助天意加强君权 B. 教导百姓积德行善C. 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5、D. 强调人民力量巨大9. 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描写崔莺莺遇到张生时回头偷看一眼。而明末金圣叹改编西厢记时,便删掉了崔莺莺这一动作。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王实甫未受儒家思想影响 B. 明代理学居于统治地位C. 明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D. 王实甫倡导个性解放10. 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A. 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B. 思想内容的辩证性C. 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 人物评价的特殊性11. 从“宋代”“格物致知”“理学集
6、大成者”等历史信息中,你能够联想到的人物是( )A. 荀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 3 -12. 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记载郭巨“埋儿奉母”故事:其妻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该故事反映( )A. 元朝统治者利用儒学束缚人们思想B. 理学对人伦关系的推崇带有极端倾向C. 三纲五常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 儒家思想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相适应13.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 格物致知 B. 尊崇道统 C. 心外无理 D. 经世致用14.
7、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15. “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因是天下书籍遂广。”据此记载可知,当时( )A. 雕刻印刷技术才开始使用 B. 官府已经掌握活字印刷技术C. 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D. 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16. 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8、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A. 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 B. 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C. 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 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4 -17. 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如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 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 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 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18.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 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 中国半殖民地
9、社会形成 B. 天朝观念已被摒弃C. 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 洋务运动成为共识19.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 24 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 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 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20. 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表格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 )谜面 谜底生涯在镜中 照相处海军 浜成汤国旗 商标- 5 -为他人作寄书邮 达尔文唐顺宗传位太子 立宪A. 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邯郸市 永年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