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9 单选题,10-12 多选题)1.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是( )A. 研究校运动会上跳高运动员的过杆动作B. 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C. 研究“嫦娥”二号卫星的运动轨迹D. 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动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根据这个条件进行判断解:A、研究在校运动会上跳高运动员的过杆动作时,运动员的动作、体形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不能把运动员看作质点故 A 错误B、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2、时,火车的长度对研究影响很大,不能忽略不计,所以不能把火车看作质点故 B 错误D、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作质点,否则无法分辨运动的动作了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能否忽略不计,不是看物体绝对体积和质量的大小2. 在物理学中,通常有诸如 3s 内、第 3s 内、第 3s 末、前 3s、最后 1s 等多种时间或时刻的说法下列哪一组说法指时间且表示时间为 3 秒( )A. 3s 内、第 3s 内 B. 第 3s 末、前 3s C. 前 3s、最后 1s D. 3s 内、前 3s【答案】D【解析】3s 内、前 3s 表示时
3、间为 3s,第 3s 内指的是从第 2s3s 表示 1s 的时间,第 3s 末- 2 -表示时刻,最后 1s 表示 1s 的时间,故 D 正确3. 一质点沿直线 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 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则该质点在 到 间的平均速度和 到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 , B. , C. , D. ,【答案】B【解析】根据质点离开 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得:当 时, ,当 时, ,当 时, ,当质点在 到时间内的位移为 ,平均速度为 ,当质点在到 时间内的位移为 ,平均速度为 ,选B.4. 一个空心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个小孔,当水从小孔慢慢流出直至
4、流完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整体的重心将会 (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答案】D【解析】满水的球壳和水整体的重心在球心,随着水不断流出,重心位置不断下降,当水流完时,重心又上升,处于球心,故重心的位置先下降后升高,ABC 错误,D 正确,选 D.【点睛】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当水从小孔慢慢流出直至流完的过程中,球壳连球壳内中水的整体的重心将先下降,当水流完后,重心又上升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 拿一根细竹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这是由于
5、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 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反方向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答案】D【解析】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桌面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向下微小形变而产生的,A错误;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细杆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错误;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C 错误;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D 正确;选 D.- 3 -6. 一辆汽车以 的速度行驶,现因故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是 。则汽车从刹车起经过 5s 所
6、通过的距离是( )A. 60 m B. 50m C. 40m D. 30m【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刹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汽车通过的距离解:汽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公式 v=v0+at,从刹车到停下来所需要的时间为:所以经过 4s 后汽车已经停下来了,所以从开始刹车经过 5s,就是运动 4s 的位移所以汽车的位移是:= 故选:C【点评】此题为汽车刹车问题,汽车刹车是个实际问题,一定要考虑汽车经过多长时间停下来然后判断要求的时间内汽车是否已经停下来了,再根据位移公式求解7.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 3s
7、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 5s 内的平均速度小.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 3s 内的平均速度为第 1.5s 末的速度;第一个 5s 内的平均速度为第 2.5s 末的速度;则可知,1.5s 末的瞬时速度比 2.5s 末的瞬时速度小 ,则由 ,选 B.【点睛】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第 1.5s 末的速度及第 2.5s 末的速度,则由加速度定义可求得质点的加速度8. 用拖把拖地时,如果发现某个地方的污渍特别顽固,我们常会使劲向下压拖把,这样就有可能把污渍清除。对于使劲向下压拖把的原因,下列选项中解释最合理
8、的是( )A. 将拖把中的水挤出,将污渍洗掉 B. 可以帮助人握紧拖把- 4 -C. 通过增大正压力从而增大拖把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D. 没有任何作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在动摩擦因数不变的前提下,正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拖地时使劲向下压拖把,就是为了增加正压力从而达到增大拖把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目的,选项 C 正确。考点:摩擦力【名师点睛】该题考察了滑动摩擦力的相关知识,我们要明确与滑动摩擦力大小有关的因素,即与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有关同时还有会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9. A、B、C 三个物体从同一点出发,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9、( )A. A 物体做曲线运动B. B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三个物体在 时间内的平均速率D. 三个物体在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答案】D【点睛】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10.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5 -B. 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C. 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随之变大D. 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答案】ABC【解析】由于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则速度不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为零,比如匀速直线运动,A 错误;物体具有加速度时,速度必定改变,故 B 错误;物体的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赣州市 十四 2017 _2018 年高 物理 上学 期期 联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