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江西省上饶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 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张载指出:“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这表明( )A世族门阀制度初步形成 B宗法概念扩至国家政权C宗族制度威胁中央集权 D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2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
2、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3中国历史十五讲说:“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一“政治制度”是指( )A郡县制度 B皇帝制度 C行省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4士大夫同时兼任“知识分子”和“官僚”两种角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特点,他们介乎于帝王和庶民之间,构成统治阶级的主体,操作庞大的国家机器,士大
3、夫政治的形成可追溯到( )A战国 B汉代 C隋唐 D两宋5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隋朝的科举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 2 -6据说,宋朝哲宗皇帝曾听程颐讲道并赐茶。皇帝当时折断了一截柳枝。程颐遽起谏日:“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哲宗虽面露怒容,但只是“掷枝而走”。这表明( )A两人哲学立场不同 B宋哲宗善于纳谏C程颐具有人文精神 D当时政治环境宽松7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
4、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作者认为( )A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C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行省制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摈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8汉书武帝记记载:元朔元年,有司奏“令二千石(郡守、刺史等级的官员)举孝廉,所以化元元(平民百姓)、移风俗也”,且“非有实行可见,不容谬举”。这说明察举制( )A具有严格的选举程序 B解决了官员空缺的问题C兼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使地方获得自主用人权9贞观初年,太宗诏令:“自是宰相人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5、。”这说明唐初( )A通过制度形式约束皇权 B宰相与谏官可相互监督C谏官有权评议国家政事 D谏官负责监察朝廷百官10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本世纪(十四)末年,朱元璋平均每日要亲自批阅一百五十件奏章,裁决四百件案件。”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B朱元璋勤于政务C封建社会走向没落 D丞相怠政无能11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 3 -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君主专
6、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12雅典城邦认为,只靠两只手臂提供劳力的人,没有更多的时间积极参加国家事务;这些人不能算作是积极公民,而是私人。这反映了雅典的民主是( )A务实的民主 B贵族的民主 C少数人的民主 D多数人的民主13古代希腊社会推崇沟通技巧,一些深谙沟通技巧的演说家往往因此而被推选为首领。而一些品质败坏的演说家往往会蛊惑人心和破坏民主。这反映出古希腊( )A直接民主的弊端已充分暴露 B美德是城邦民主制度的核心C人品对民主政治有重要影响 D民主政治为多数暴政所左右14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人
7、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 )A必须人人参政 B宣扬平等意识C政治自由有限 D强调依法治国15“事实证明,有关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法制,无论在实体或者程序方面都未超过罗马法既定的基本范畴。”这说明罗马法( )A涵盖了现代法制的基本内容 B包含了商品生产社会的大多数法权关系C设定了所有权的全部可能性 D适用范围限于私有制高度发达的社会16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而奴役是违背一切人都是生而
8、自由的自然法的”。这反映了( )A罗马法学家追求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 B使用中的罗马法丧失了自然法的精神C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为一部自然法 D天赋人权的思想理念贯穿于罗马法17“光荣革命就是革命的反革命它在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的意义上,起到了革命的意义,同时却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据材料判断,“反革命”指( )- 4 -A资产阶级向旧贵族妥协 B议会违背了人民的意愿C避免了再次暴力斗争的出现 D资产阶级政变更换国王181787 年 10 月 25 日,国会议员怀特在致布朗的信中说:“如果从他们这各自的遐想的独立之中,却生出许多倾轧顽强、各自为政的主权州来,我们共同的利益还有什么指望呢?”对材料解读
9、正确的是( )A当时美国各州已一致通过 1787 年宪法 B已经建立联邦制共和国C资产阶级的利益没有得到宪法保障 D主张建立中央集权政府1917 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 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 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A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B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C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D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需要20“从世界史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
10、 A践行了启蒙运动的思想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实行了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21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 世纪和 18 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 B新兴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C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 D“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22有学者认为,就俾斯麦的君主制信念而言,“他身上寄宿着一个中世纪的灵魂”,“俾斯麦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忽视甚至压制自由民主、专注于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权道路”。他将人道主义贬低为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上饶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