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第卷 本卷共 24 道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A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 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2周人有两条关于“礼”的含义的说法:一条说“礼”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 的;另一条说“礼”的目的是在于“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左传)两条学说都在说明A人们不得逾越各自的职责 B
2、如何维护国家社会的安定C礼法并重促进社会的发展 D注重社会风俗习惯的沿袭3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 西汉初年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王吴芮 刘邦晚年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 B巩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C剪除异姓王消除边疆威胁 D中央集权的威胁仍存在4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年间的汴京,凡是闹市区和居民集中地方,茶坊(茶馆)鳞次栉比,不仅有专供仕女夜游吃茶的茶坊,还有商贩、劳动人民拂晓前进行交易的早市茶坊。宋代茶坊的兴盛主要
3、是由于A茶叶的种植十分普遍 B文人雅士的推动C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 D市民阶层的兴起5下表为中国某时段银钱比价 年份 1789 1804 1809 1814 1820 1825 1830 1835 1840 银 一 两 合铜钱数 1090.0 919.9 1065.4 1101.9 1226.4 1253.4 1364.6 1420.0 1643.8 表格数据反映了该时段A白银的大量流入导致中国货币贬值 B不正当的国际贸易冲击了中国的金融秩序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依然占优势地位 D西方大规模经济侵略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6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视人之国,
4、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以上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哪一阶级的诉求A贵族阶层 B地主阶级 C游士阶层 D小工商业者7 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繁荣、人口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做)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这A体现了孔子劝谏统治者实行仁政的主张 B有利于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认可C表明“富民和教民”是孔子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 D有利于租佃制经济的高度发展8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2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这一治国理念传
5、承了百家争鸣时期A法家“中央集权”的思想 B兵家“知已知彼”的思想C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 D道家“祸福相倚”的思想9 “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了。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最本质的“巨大变化”指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B “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C “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D “新的指导原则”在当时主要指与时俱进的儒家思想10董仲舒曾经提出三条主张:一是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设庠、序,广泛培养官吏人才;二是责令地
6、方官每年推举二人给朝廷;三是朝廷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量才授官。他的这些主张A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 B为察举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C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 D强调对官僚队伍进行全面管理11 “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A君主专制催生“君权神授”思想 B “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 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12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
7、,节民以礼” 。这说明他A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B主张治国应外儒内法C继承了儒家重教化的传统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13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这种变化反映了A分封制已难以为继 B社会道德水准提高C民意左右官员行为 D忠君伦理观念强化14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 “天地” “阴阳” “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A具有成为
8、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C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15 “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 1935 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 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 ”材料表明,美国A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 B司法权和行政权间的冲突C民主政治存在严重的缺陷 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破坏161921 年 5 月,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同官僚主义和拖拉主义作斗争;10 月,列宁在全俄3政治教育委员会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经济管理形式的战略退却;12 月又
9、明确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经济政策的实质。这说明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存在反复和不确定性 B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有多维阐述C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 D新经济政策造成了苏俄内部的思想混乱1719651979 年间苏联集体农庄庄员家庭收支构成1965 1970 1975 1979 家庭总收入 100 100 100 100 集体农庄的收入 396 40 435 437 个人副业收入 365 319 254 269 家庭总支出 100 100 100 100 购买食物、衣物 589 551 479 503 社会文化与生活服务(教育、医疗) 140 150 160 145 下列对苏联经济解释合
10、理的是A庄员生活总体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B集体农庄的收入总量在稳步上升C教育医疗比重说明社保体系完善 D能购买商品说明不再是计划经济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于 1945 年底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以讨论在联合国组织之下成立一个协调国际贸易的专门机构。1947 年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 ,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该宪章,拟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了。这反映了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完全受美国操纵 B美国的经济霸权影响战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C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违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D冷战的爆发是国际贸易组织流产的根本原因19法国缺煤
11、,尤其缺乏炼钢用的焦煤,过去一直从产煤丰富的鲁尔地区和靠近法德边界的萨尔地区进口。西德的铁矿石藏量不大,鲁尔地区所用铁矿石的重要来源之一,一直是法国的洛林地区。这反映了A法德发生战争的必然性 B法德和解的现实需求C一战爆发的潜在性危机 D美国干预西欧的契机20有学者研究发现,2008 年 10 月以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短短几个月,世界贸易减少了约20。但相对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的冲击,2008 年到 2009 年的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世界贸易的恢复也快得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A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的实现C贸易保护退出
12、历史舞台 D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21进入 2018 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逆全球化思潮下,美国贸易保护极易引发其他经济体对美实施贸易报复行为,进而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 B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C全球化扩大了国家间的贸易差距 D互利共赢观念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221959 年 6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和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 ,指出社员可经营不超过人均占有耕地的 5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水边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种植4庄稼和树木,不征公粮、不派
13、购任务。这一举措A停止了“三面红旗”错误指导 B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贯彻了党的“八字方针”精神 D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问题23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南通市 40 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 年南通市城区人均 GDP 仅为 408 元,1986 年超过千元(1055 元)。材料表明 80 年代中期南通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闽东南经济技术开放区的设置2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
14、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A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卷 本卷共 3 道材料阅读题,共 52 分。25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一个群岛国家,既离开欧洲大陆,又靠近欧洲大陆,这样英国可以利用自己岛国的优势,专心自身发展。自 1588 年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就基本确立了海上霸权。此后 300多年里,英国海军实力一直处于世界首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对英国的海上控制进行挑战。17 世纪,英国人通过平稳、渐进的方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而在欧洲舞台上,英国
15、工商业发达并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世界工厂”的地位。面对自己的辉煌历史,英国人很正常地产生了一种根植于他们骨子中的民族自豪情绪和优越感。这使英国人认为自己优越于和强大于欧洲其他民族,英国应是欧洲事务的主导者,因而反对欧洲大陆新崛起的力量对英国形成挑战。英国的均势外交目标就是无期限地扮演欧洲舞台的主角和持续拥有英国固有的战略优势。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 ”这段话是对英国均势外交的最好概括。 摘自英国外交浅析等 材料二 英欧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的聚焦点,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存
16、在差别因素,使得英国对欧盟长时间保持若即若离的不坚定立场。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经济受挫,英国国内“疑欧主义”日盛,在他们看来欧盟未来的一些政策趋势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与此同时,欧盟其他国家的民众也对英国渐生不满,认为英国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同时,英国国内在野的独立党势力渐大,执政的保守党内部分歧严重。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2016 年 6 月 24 日英国公投,结果显示 52%公民支持脱
17、欧。2017 年 3 月 16 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英欧关系的变化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自脱欧公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英国推行均势外交的原因。(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脱欧公投的原因及英国脱欧带来的影响。(15 分)526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图中表示主要武装起义和宣布独立的地点)图中的“起义和独立地点”蕴含着辛亥革命的多种信息。解读图片,提炼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紧扣材料,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27(15 分)中外历史人物
18、评说 材料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在同盟会负责人讨论临时政府组织形式,就总统制和责任内阁制问题发生激烈争论时,黄兴是坚决支持孙中山的意见,主张总统制的。而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后,黄兴却转而主张政党内阁。他指出:“组织内阁, 当政见洽合者方可福国家” ,用政党内阁, “使内阁得一大政党之扶助,与国会多数议员成一统系,其平日所持政见大略相同,一旦发表,国会乃容易通过,不致迭起纷争,动摇内阁,陷国家于危险。日本“四十年前废藩覆幕之时,党派之争,经济之窘,其情形与吾国今日不相上下。而因利用一政友会强大政党之故,遂能一跃而为世界遂能一跃而为世界第一等强国” 。他认为,日本的这一经验为“吾人所当取则者” 。
19、然而,随着宋教仁的被刺和国民党被袁世凯强令解散,黄兴政党内阁的梦想宣告破灭。 (1)根据材料,指出黄兴主张建立政党内阁的原因。(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黄兴的政党内阁主张。(6 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 【答案】B 【解析】题干的中心词是“血缘关系” ,没有提及“儒家思想” ,故 A 项错误;血缘关系是国家产生的根源,当政权产生之后,又把血缘关系进行剥离及减低其作用,这说明血缘关系与政治建构的对立和统一,故 B 项正确;根据题干之意,血缘关系不仅国家产生的根源,还是等级分化的依据,故 C 项错误;题干述及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但没有提及其是否合理,故 D 项错误。62 【答案】
20、B 【解析】材料中关于礼的内涵既有涉及国家层面的规范又有关于不同职业群体职能的规范,故 A 项错误;关于礼的说法从国家层面来说稳定江山社稷,社会各阶层各司其职,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法,故 C 项错误;材料突出的礼的内涵和社会规范,而未提及其传承,故 D 项错误。3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高祖晚期诸侯王相比初期,多为同姓诸侯王,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地方诸侯王,与中央的皇权加强无关,故 B 项错误;C 项中消除边疆威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同姓诸侯王势力增强,威胁到皇权统治,故 D 项正确。4 【答案】C 【解析】材料宋代茶坊的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汕头市 金山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