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说明(考生请仔细 阅读):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 试时间 100 分钟。第卷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第卷的答案答到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予评分。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某一制度:“这好比蜂巢,如果蜂巢只有一个大的六棱形,根本就不堪一击。只有依靠一个一个六棱形排列起来,才可能稳定。即便局部崩溃,但是整体不会崩溃。 ”这里评述的
2、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2.公元前 651 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于葵丘会盟,盟约中提出: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该盟约反映了各诸侯国( ) A.积极拥戴周天子 B.维护宗法统治秩序 C.互相协作促进统一 D.走上了和平共处之路3.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材料主要反映了( )A. 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 B. 中国古代的宗法观念C. 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 D. 中国古代的仁爱思想4.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
3、,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家国一体 B. 中央集权 C. 天下为公 D. 官僚政治5. 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逐步放弃了“父兄故臣”的做法,通过“好用远人” 、 “弃亲用羁”而产生了一批“新臣” 。这反映出- 2 -A.统治秩序出现了严重混乱 B.新兴地主控制了封国政权 C.诸侯国内部争权斗争激烈 D.血缘宗法制逐渐走向崩溃6. 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当时政权特点是A.化国为家,君权
4、至上 B.官僚政治,唯才是用 C.贵族政治,政务繁杂 D.职责明确,各负其责7.“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 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 ”这反映了秦朝( )A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体系 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 D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基本原则8.习近平在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时的讲话强调“郡县治,天下安。我多次讲过,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 B
5、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C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9.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 ,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 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C.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D. 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10. 公元前 214 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 4 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 ,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 3 -A
6、. 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 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 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11. 有学者在研究汉朝制度变革时指出:如果天下是块大奶酪的话,在一定时期内,奶酪的大小不变化,那么参与分这块奶酪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奶酪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参加分配的人实力就越小。这里所描述的制度 变革是( )A. 郡国并行制度 B. 郡县制 C. 推恩令 D. 察举制度12.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 文献 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记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 文帝十三年,以御
7、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 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13. 唐朝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完善中央集权 B.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C. 减少决策失误 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4.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 “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其相似作用是( )A.
8、 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15.根据所学知识,如图所示表格空白处最合适内容当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4 -16.周代主要靠宗法式贵族政治来维系。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士人与贵族争权的局面。后经秦并六国及楚汉争雄两大战事,没落贵族已难幸存。汉武帝正式确立察举之法策试以尽其才,天下士人受此鼓舞而竞相趋骛。由此可见,察举制( ) A.开创了士人政治的新局面 B.消除了门阀世族的根基 C.是士人入朝为官的唯一途径 D.赋予中正官极大的权力17.阅读下表(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的入学资
9、格) 。据此可知,宋代( )学校名称 朝代 入学资格 唐朝 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国子学 宋朝 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 唐朝 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太学 宋朝 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 唐朝 七品以上官員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 四门学 宋制 八品以下官员至庶人子弟 A考试规模增加 B教育水平下降 C招生范围扩大 D官员人数提高18. 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 ”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 重文轻武 B. 知人善任 C. 宋朝官员均为文人 D. 分化事权19. 宋初的改革加强了中
10、央集权,但政府的官俸和军费开支却越来越大,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A. 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B. 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开支C. 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 D. 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20. 钱穆评价中国 古代某一政治制度下的机构时指出, “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该政治制度应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皇帝制21.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统治者( )A完善中枢权力体系的意图 B密切各地区经济联系的意图- 5 -C加
11、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意图 D提高经济区域化程度的意图22.元史百官志记载:“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记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世泄露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外后名军机处。 ”材料所述两个对应机构( )A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 B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C后者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 D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2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 “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 ,1367 年,颁布律令直解 洪武六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 ,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惠民县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