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九中2019届高三化学暑期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安徽省合肥九中2019届高三化学暑期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九中2019届高三化学暑期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安徽省合肥九中 2019 届高三暑期调研考试化学试卷1.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 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C【解析】A.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烯,发生化学反应;B. 碳酸钠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钠与油脂发生反应;C.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D.铁粉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选 C。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 pH0 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Mg2 、Cu 2 、SO 42 、Br B. Al3 、S 2 、Br 、
2、SO 32C. Na 、Fe 2 、I 、MnO 4 D. NH4 、K 、HS 、Cl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知识。根据离子共存的条件进行分析。 ;A.项中的各离子间不发生反应,与 H+也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 项中的 S2 、SO 32 都可以和 H+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 项中的 Fe2 、I 都可以被 MnO4 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D 项中的 HS 可以与 H+发生反应生成弱电解质 H2S 而不能大量共存。【详解】A. Mg2 、Cu 2 、SO 42 、Br 中的各离子间不发生反应,与 H+也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 A 正确;B. Al3 、
3、S 2 、Br 、SO 32 中的 S2 、SO 32 都可以和 H+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故 B 错误;C. Na 、Fe 2 、I 、MnO 4-中的 Fe2 、I 都可以被 MnO4 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故 C 错误;D 项中的 HS 可以与 H+发生反应生成弱电解质 H2S 而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答案 A。【点睛】本题考查给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的知识。pH0 表示是酸性环境,酸性条件下 OH-和弱酸根的离子,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共存;例 S2 、SO 32 都可以和 H+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共存,例 Fe2 、I 都可以被 MnO4 氧化
4、而不能大量共存。- 2 -3.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 “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 2SO 2=2X2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的化学式为 AgS B. 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失去电子C. 反应中 Ag 和 H2S 均是还原剂 D. 每生成 1 mol X,反应转移 2 mol e【答案】D【解析】由质量守恒可知 X 的化学式为 Ag2S;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分子得到电子,化合价从反应前的 0 价变为反应后的-2 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在反应中 Ag 的化合价从单质 Ag 的 0价变为反应后 Ag2S 中的+1 价,失去电子,作还原剂
5、; H2S 中的 H、S 两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由方程式:4Ag+2H 2S+O2=2X+2H2O 可知,4Ag4e 2Ag2S,则每生成 1mo1Ag2S,反应转移 2mo1e-,故 D 正确。4.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它的一氯代物有 9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 它的分子中最多有 7 个原子共平面C. 一定条件下,它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反应D. 它和丁基苯( )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结构不对称,含 8 种位置的 H,则它的一氯代物有 8 种,故 A 错误;B该分子中
6、最多有 6 个原子共平面,故 B 错误;C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甲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故 C 正确;D该分子不饱和度是 3,丁基苯的不饱和度是 4,所以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 D 错误;故选 C。【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常见有机物性质、原子共面、同分异构体等的考查。由结构简式可知结构不对称,含碳碳双键,具有双键为平面结构及烯烃的性质。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3 -A.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2HCO3 Ca 2 2OH =CaCO3C
7、O 32 2H 2OB. NH4HCO3溶于过量的 NaOH 溶液中:HCO 3 OH =CO32 H 2OC. 向 100 mL 1 mol/L 的 FeBr2溶液中通入 0.05 mol 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Br =2Cl Br 2D. 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反应呈中性:2H +SO42 +Ba2+2OH =2H2O+BaSO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根据条件采用以少定多的原则进行判断。A.小苏打完全反应;B. NH4HCO3全部反应,C.根据还原性强弱,亚铁离子先反应,根据 n(Fe2+):n(Cl2)=2:1.氯气全部与亚铁离子反应
8、了,所以 Br 不反应。【详解】A.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 Ca 2+ OH =CaCO3H 2O,故 A 错误;B. NH4HCO3溶于过量的 NaOH 溶液中,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 HCO3 2OH =CO32 H 2O+NH3.H2O,故 B 错误;C. 向 100 mL 1 mol/L 的 FeBr2溶液中通入 0.05 mol Cl2,根据 n(Fe2+):n(Cl2)=2:1.氯气全部与亚铁离子反应了,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Fe 2+=2Cl 2Fe 3+,故 C 错误;D. 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反应呈中性,该反应的离
9、子方程式为2H+SO42 +Ba2+2OH =2H2O+BaSO4,故 D 正确;答案 D。6.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NH 4)2SO4、KCl、MgCl 2、Al 2(SO4)3、Fe 2(SO4)3溶液,这种试剂是( )A. BaCl2 B. NH3H2OC. AgNO3 D. NaOH【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离子鉴别的知识。(NH 4)2SO4、KCl、MgCl 2 Al2(SO4)3、和 Fe2(SO4)3溶液分别与 NaOH 溶液反应,现象分别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现象、白色沉淀、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生成红褐色沉淀,现象不同,能鉴别。【详解】A.Ba
10、Cl 2与(NH 4)2SO4、Al 2(SO4)3和溶液 Fe2(SO4)3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 4 -别,故 A 错误;B.一水合氨与(NH 4)2SO4、KCl 均不反应,与 MgCl2、Al 2(SO4)3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 B 错误;C.AgNO 3与以上几种物质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 C 错误; D.NaOH 与(NH 4)2SO4加热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与 KCl 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与 Mg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 Al2(SO4)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当 NaOH 过量时,白色沉淀溶解;与 Fe2(SO4)3反应时
11、,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现象不同,能鉴别,故 D 正确; 所以答案 D。【点睛】考查离子鉴别的知识。据据常见离子检验方法进行鉴别。NH 4+ 、Al 3+、Mg 2+、Fe 3+加NaOH 鉴别,产生不同的现象分别是 NH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l3+遇碱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溶解;Mg 2+只产生白色沉淀不溶解;Fe 3+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由此就能判定用 NaOH,能把上述物质区别开。7.向 FeCl3、CuCl 2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 Fe 2+ B. Fe 3+C.
12、 Cu2+ D. H+【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比较。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依次与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结束后,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说明铁粉过量,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 Fe 2+和水电离出的微量的 H+。【详解】由题意知氧化性大小顺序为:Fe 3+ Cu2+ H+。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会按着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顺序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结束后,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说明铁粉过量,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 Fe 2+和水电离出的微量的 H+,故项 A 正确。B、C、D 错误。本
13、题正确答案为 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比较,意在考查学生对部分离子的还原性大小的掌握。因为氧化性大小顺序为:Fe 3+ Cu2+ H+。所以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会先后与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溶液最后大量存在的离子为 Fe 2+。8.由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 50g , 与足量氯气反应,共用去氯气 71 g , 则该合金可能的组成是( )A. 锌和铜 B. 钙和铜 C. 钠和铝 D. 铝和铁- 5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氯气的强氧化性。此题应用极值法求解 Ca、Cu、Zn、Na、Al、Fe 和 Cl2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别为 C
14、aCl2、CuCl 2、ZnCl 2、NaCl、AlCl 3、FeCl 3。假设合金中只有一种金属,则 71g氯气消耗的金属质量进行判断。【详解】此题应用极值法求解,Ca、Cu、Zn、Na、Al、Fe 和 Cl2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别为CaCl2、CuCl 2、ZnCl 2、NaCl、AlCl 3、FeCl 3。假设合金中只有一种金属,则 71g 氯气消耗的金属质量分别为:m(Ca)=1mol 40g/mol=40g,m(Cu)=1mol 64g/mol=64g m(Zn)=1mol 65g/mol=65g,m(Al)=1mol 27g/mol=18g m(Na)=2mol 23g/mol=46g
15、 ,m(Fe)=1mol 56g/mol=37.3g,又知合金重量为 50g,则合金必由消耗 1mol Cl2时消耗金属单质的质量大于 50g 和小于的 50g 金属组成。由此选项 A 的合金过重,C、D 的合金过轻,故选B 合理。本题答案为 B。9.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正确的是(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 H2分子数目为 0.3NAB. 含 1molCl 的 NH4Cl 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 NH4+数为 NAC. 将 CO2通过 Na2O2使固体质量增加 mg,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mNA/14D. 17.6 g 丙
16、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 6.4 NA个【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的知识。A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推断;B.根据电荷守恒规律,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电荷数守恒;C. 根据 CO2和 Na2O2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D.因为每个丙烷分子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为 6 进行判断。【详解】A、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3Fe+4H 2O(g) Fe3O4+4H2,0.2molFe 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 0.8/3molH2,生成的 H2分子数为 0.8/3NA,故 A 错误;B. 含 1molCl 的NH4Cl 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 c(Cl )=c(
17、 NH4+)=1mol,所以溶液中 NH4+数为 NA,故 B 正确;C、将 CO2通过 Na2O2使其增重 m gCO,根据关系式 COe-,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m/28NA,故 C 错误;D. 17.6 g 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 17.6 g - 6 -/44g.mol-1 6=2.8NA,故 D 错误;答案:B。10.在 Al2(SO4)3、K 2SO4、KAl(SO 4)2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溶液中,K 的浓度为 0.25mol/L,加入等体积 0.20mol/L 的 KOH 溶液,使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那么原溶液中 SO42-的浓度是( )A. 0.20mol/L B. 0.
18、25mol/L C. 0.225mol/L D. 0.45mol/L【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问题。解答时根据电荷守恒进行判断,加入等体积的0.20mol/L 的 KOH 溶液,使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能把淀溶液中的铝离子变成偏铝酸根离子,Al 3+4OH-=AlO2-+2H2O。溶液呈电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则原溶液中 3c(Al3+)+c(K+)=2c(SO42-)。【详解】加入等体积的 0.20mol/L 的 KOH 溶液,使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能把淀溶液中的铝离子变成偏铝酸根离子,Al 3+4OH-=AlO2-+2H2O,则原溶液中铝离子的浓度为0.2/
19、4=0.05mol/L。而溶液呈电中性,即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电荷数,则原溶液中 3c(Al3+)+c(K+)=2c(SO42-),解得原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0.25mol/L,所以 SO42-的浓度为(0.25mol/L+0.05mol/L )/2= 0.20mol/L,故 D 答案为 A。11.某溶液可能含大量的 Fe3+、H +、Al 3+和 C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0.5 mol/L 的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原溶液中( )A. 有 Fe3+,没有 Al 3+ B. 有 Al3+,没有 Fe3+C. 有大量
20、的 Fe3+、H +和 Al3+ D. 有 Fe3+和 Al3+【答案】D【解析】- 7 -【分析】根据图示可以推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就生成了沉淀,故溶液中一定没有大量氢离子;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有 Fe3+、Al 3+,生成的沉淀部分溶解,不溶解的是氢氧化铁,溶解的是氢氧化铝,所以一定含有 Fe3+、 Al 3+,一定没有大量的 H+。【详解】根据图示可以推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就生成了沉淀,故溶液中一定没有大量氢离子;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有 Fe3+、Al 3+,生成的沉淀部分溶解,不溶解的是氢氧化铁,溶解的是氢氧化铝,所以一定含有 Fe3+、 Al 3+,一定没有
21、H+,故 D 正确。【点睛】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的图示可以知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就产生了沉淀,故一定没有大量的氢离子;沉淀达到最大值后又有部分溶解,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Al 3。12.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目的或结论A 向 Fe(NO3)2溶液中滴入用 H2SO4酸化的 H2O2溶液,则溶液变黄 氧化性:H 2O2Fe3B 向某溶液加入 HCl 酸化的 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 说明此溶液中一定含 SO42C 向 Na2SiO3溶液中通入 CO2出现浑浊 非金属性强弱:CSiD向 2 mL 0.1
22、molL1 Na2S 溶液中滴入几滴 0.1 molL1 Zn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几滴 0.1molL1 CuSO4溶液,则又有黑色沉淀生成溶度积(K sp):ZnSCuS 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化学实验和元素的性质的相关知识。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A.酸性条件下的 NO3-、H 2O2溶液均有强氧化性,都能氧化 Fe2+。B. HCl 酸化的 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是 Ag+;Na 2S 溶液中滴入几滴 0.1molL1 Zn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但 Na2S 溶液过量,再加入几滴 0.1mol
23、L1 CuSO4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溶度积- 8 -Ksp(ZnS)Ksp(CuS)。【详解】A.向 Fe(NO3)2溶液中滴入用硫酸酸化的 H2O2溶液,则 Fe2+会被氧化生成 Fe3+溶液变黄,但酸性条件下的 NO3-、H 2O2溶液均有强氧化性,均可将 Fe2+氧化生成 Fe3+,故不能证明氧化性:H 2O2Fe 3 ,A.项错误;B.向某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是 Ag+、SO 42 等,故 B 错误;C.向 Na2SiO3溶液中通入 CO2出现浑浊,发生的反应为 SiO32-+H2O+CO2=H2SiO3 +CO32-,说明碳酸的酸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合肥 2019 届高三 化学 暑期 调研 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