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1传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1传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1传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11 传记类文本阅读1 【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吴文俊的数学世界吴 文 俊 小 学 时 成 绩 平 平 , 也 没 有 显 示 出 独 特 的 数 学 才 华 , 初 中 时 数 学 甚 至 得 过 零 分 , 高 中 时 最 喜 欢的 是 物 理 而 非 数 学 , 但 他 从 小 就 对 读 书 有 浓 厚 兴 趣 , 初 中 时 国 文 成 绩 一 直 不 错 , 尽 管 高 三 时 物 理 得 了 满分 , 但 教 物 理 的 赵 贻 经 老 师 却 看 出 了 他 的 数 学 潜 力 , 力 荐 他 入 数 学 系 。 正 始 中 学 决 定 ,
2、 吴 文 俊 必 须 报 考数 学 系 , 才 能 得 到 每 年 一 百 块 大 洋 的 奖 学 金 , 加 之 他 父 母 又 不 放 心 独 子 离 开 上 海 , 吴 文 俊 就 进 入 了 上 海交 大 数 学 系 , 所 谓 “知 之 不 如 好 之 , 好 之 不 如 乐 之 ”, 吴 文 俊 向 来 是 以 兴 趣 为 先 导 来 读 书 的 , 因 为 他 对物 理 有 兴 趣 , 甚 至 一 度 想 要 转 系 。 是 大 三 时 教 数 学 的 武 崇 林 老 师 帮 助 他 摆 脱 了 专 业 上 的 困 惑 , 使 他 认 识到 数 学 的 巨 大 魅 力 。1940
3、 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 1946 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
4、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
5、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2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
6、,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吴 文 俊 37 岁 时 就 获 得 了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一 等 奖 , 四 十 多 年 后 , 他 再 次 获 得 国 家 最 高 科 技 奖 。 如 此 长 的学 术 生 命 , 在 数 学 界 是 非 常 罕 见 的 。 当 记 者 提 出 疑 问 时 , 吴 文 俊 反 问 道 : “我 为 什 么 不 能 保 持 这 么 长的 学 术 生 命 ? ”在 他 看 来 , 学 术 生 命 是 能 够 终 生 保 持 的 , 很 多 人 做 不
7、到 , 那 是 他 们 自 己 的 问 题 , 应 该 自我 反 省 。 他 特 别 强 调 研 究 数 学 要 下 扎 实 的 功 夫 。 他 说 : “外 国 许 多 数 学 家 , 尽 管 有 的 我 非 常 佩 服 , 可 是我 并 不 认 同 他 们 靠 所 谓 巧 思 妙 想 研 究 数 学 的 办 法 。 应 该 根 据 客 观 实 际 具 体 分 析 , 一 切 以 事 实 为 主 。 这 是我 主 要 的 想 法 。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相关链接1974 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
8、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 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错因分析】对于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寻找答题的区域。本题属于局部筛选题,答案来自原文,答题时分析题干中要求筛选
9、的信息,找到区位,对文段进行简单的切分,提取关键词语,做到信息全,然后按着一定的标准进行整合,做到不重复,然后分条作答。 【参考答案】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现行奥数数学方法太功利,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3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是考生得分较高的题目,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较明显的:要么遗漏要点,要么原文抄录。这充分说明了考生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没有加工,或者说只是“粗加工” 。针对上述问题,复习时要注意吃透筛选标准,确定
10、筛选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比如本题,“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考生应该抓住题干中“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这几个词语,然后浏览文本,确定答题的区域在倒数第三段,这一段的开头说“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从第三段筛选概括几点“心得”,用自己的话整合概括即可。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一个人,一所大学陈 序 经 , 字 怀 民 , 1903 年 9 月 1 日 出 生 于 海 南 文 昌 县 , 早 年 随 父 两 度 侨 居 新 加 坡 。 1925 年 夏 , 复旦 大 学 毕 业 后 , 陈 序 经 到 美 国 深 造 , 1928 年 取 得
11、博 士 学 位 。 此 后 , 他 又 前 往 德 国 留 学 , 研 究 欧 洲 的 政治 、 哲 学 和 文 化 。 1931 年 , 陈 序 经 回 到 广 州 , 在 岭 南 大 学 任 教 。 1934 年 夏 , 陈 序 经 来 到 当 时 还 是 私 立的 南 开 大 学 , 任 职 经 济 研 究 所 , 颇 受 校 长 张 伯 苓 的 器 重 。 1937 年 7 月 , 抗 战 全 面 爆 发 , 北 大 、 清 华 与南 开 决 定 合 并 , 成 立 国 立 西 南 联 合 大 学 , 陈 序 经 任 法 商 学 院 院 长 、 校 务 委 员 。 抗 战 胜 利 后
12、, 南 开 大 学 回迁 天 津 , 这 时 陈 序 经 身 兼 南 开 教 务 长 、 经 济 研 究 所 所 长 和 政 治 经 济 学 院 院 长 三 职 , 教 学 行 政 工 作 非 常 繁重 。 1945 年 8 月 , 陈 序 经 从 美 国 讲 学 回 到 国 内 , 一 次 酒 筵 上 , 国 民 政 府 行 政 院 院 长 宋 子 文 主 动 请 他 出 任泰 国 大 使 , 陈 序 经 以 “矢 志 教 育 不 改 行 ”为 由 , 坚 决 推 辞 。 1949 年 , 国 民 党 有 意 让 其 出 任 教 育 部 次 长 ,他 又 拒 绝 了 。陈序经的一生引发过三次
13、大争论。其中两次,一是最著名的文化问题大争论,一是影响深远的关于教育问题的争论。针对广东当局泛扬复古祭孔的趋势,1933 年 12 月 29 日晚,陈序经应邀到中山大学做了题为“中国文化之出路”的演讲,他说:“中国前途的出路,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地西化。 ”演讲批评了“复古派”和“折中派” ,指出这两派是没有出路的。由此在全国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文化大论争,论战的参与者,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的知名文化人,其中包括梁漱溟、胡适等。关于教育问题的论争,源于胡适 1947 年发表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胡适在文中提出,要由国家出资重点扶持五所大学,使之成为世界一流。陈序经随即撰文反对,他认为不能忽略了私
14、立大学。陈序经还对中国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感到忧虑。他在论学术发展的计划中说:“我国大学教育,一向集中于平、津、沪数个地方,这本来就不很合理从地域方面看起来,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1948 年 8 月 1 日,陈序经离开国立的南开,到私立的岭南大学出任校长。在首次全校公开讲话中,他4就强调学术不分宗派,提倡尊重个人思想、信仰、言论与学术自由。陈序经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来校,其中包括陈寅恪、姜立夫、王力、容庚在校董事会领导下,岭南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具体采用的是由五名教授参与管理的“教授治校”方式。陈序经说,校长应从教授中选举产生,要兼任不要专任,期满了可以回去做自己的
15、学问。他又说,他自己的头衔是“教授兼校长” 。由他主持的校务会议,其实就是一个教授会议,是由他们,而不是行政官僚来决定学校的事务。这种管理模式保证了岭南大学的学术风气。他 还 结 合 广 东 的 地 域 特 点 , 增 设 了 一 些 院 系 和 研 究 机 构 。 岭 南 大 学 商 学 院 的 前 身 是 隶 属 于 文 学 院 的商 学 经 济 系 。 广 州 商 业 发 达 , 选 读 该 系 的 达 三 百 人 , 为 全 校 系 之 冠 。 陈 序 经 顺 应 社 会 需 求 , 将 商 学 经 济系 扩 充 为 商 学 院 , 开 设 经 济 、 商 业 管 理 、 银 行 学
16、三 个 系 。 他 主 持 校 务 后 , 十 分 注 重 与 地 域 特 点 相 关 的 研究 工 作 , 恢 复 了 西 南 社 会 调 查 所 的 研 究 工 作 , 并 将 该 所 扩 充 为 “岭 南 大 学 西 南 社 会 经 济 研 究 所 ”, 开 展专 题 研 究 , 辑 校 有 关 西 南 社 会 经 济 的 文 献 , 翻 译 有 关 著 作 , 并 从 事 西 南 物 产 资 源 、 农 村 社 会 经 济 、 土 地制 度 、 物 价 等 方 面 的 调 查 。 短 短 一 年 内 , 就 有 三 水 民 调 查 干 栏 西 南 原 始 住 宅 的 研 究 南 洋与
17、中 国 等 专 著 问 世 。在陈序经到任后的一年间,岭南大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学校逐渐具全国性与国际性,还扩大了向平、津、沪及外省其他地区的招生人数,而使岭南大学成为立足岭南面向全国的大学。(选自陈其津我的父亲陈序经等,略有删改)相关链接岭南大学是广东的第一所大学,也是基督教会在广东的最高学府,对广东的影响十分深远。从 1948年陈序经出任岭南大学代校长一职到 1952 年院系调整,前后虽然只有 4 年时间,但这短暂的 4 年却是岭南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谈火生陈序经与岭南大学 )这位谦谦君子,在三十年代却是力倡“全盘西化论”的得力猛将,名字与胡适等风行一时。在极“左”年代一直为“
18、全盘西化”罪名所累的陈序经,其生活方式与待人接物之道,却一直都是中国式的。终其一生,中国传统贤者“恭宽信敏惠”的操行,在陈序经身上有很鲜明的体现。(陆健东陈寅恪与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 )作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杰出的大学校长、教育家,陈序经对于高等教育有哪些重要的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答案】公立大学之外,不能忽略私立大学;大学教育应防止地域方面不合理的畸形发展;学术不分宗派,提倡尊重个人思想、信仰、言论学术自由;学校应采取“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方式。大学应结合地域特点开设专业;大学建设应有国际视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的能力考查都建立在此基础之
19、上。所谓“文中信息”除了“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之外,还包括文本当中能够满足某个“专题”的特定内容。文中的这些信息都掺杂在文本的其他文字信息之中,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迅速地删汰无效信息,准确地把有效的信息提取出来,这就是“筛选”。从文中初步筛选出来的信息往往是零乱的,甚至是零碎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之完整化、条理化,这就是“整合”。筛选整合信息时,要充分尊重文本事实,必须完全排除我们自己主观因素的干扰,不以自己个人平素所获的知识取代文本事实,更不以自己个人的是非为是非,筛选整合出来的信息相对于文本本身来说,必须是“原生态”的。尊重文本,应该是我们筛选整合信息时必须
20、信守的原则。对于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而言,筛选并整合的对象集中在:(1)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包括:传主及其作品陈述的事实;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2)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3)感知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6(4)认识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5)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或者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如何全面准确地筛选、整合传记文本中的信息呢?三个字:读,寻,辨。(1)读把握全文内容面 对 传 记 文 本 , 不 管 命 题 人 需 要 我 们 筛 选 什 么 样 的 信 息 , 我 们 都 必 须 先 静 下 心 来 , 通 读 全 文 , 观 其大
21、略 , 摸 清 文 本 呈 现 的 一 些 最 基 本 的 事 实 情 况 , 对 文 本 作 整 体 感 知 , 弄 清 楚 它 写 什 么 人 , 叙 什 么 事 , 分几 个 部 分 , 作 者 的 写 作 意 图 及 基 本 倾 向 是 怎 样 的 等 等 。 这 是 筛 选 并 整 合 文 中 的 信 息 的 基 础 。 不 少 考 生 在解 答 筛 选 信 息 类 试 题 时 , 往 往 只 关 注 题 干 涉 及 的 信 息 , 而 忽 略 了 对 文 章 的 整 体 把 握 , 从 而 一 叶 障 目 , 以偏 概 全 。(2)寻寻找筛选目标首先,从题干要求出发,明确筛选目标,
22、这是做题的前提。有的题干中的筛选标准暗藏陷阱。其次,审准筛选范围(区间) ,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认真研究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其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3)辨辨析整合材料需要提取的信息点理清之后,还要注意答案的加工整合,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语句不完整的要添加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要使之条理化,有些从文本中提取出来的词语表意不明确的,要使之明确化。尤 其 要 注 意 将 那 些 零 散 的 、 描 写 具 体 的 信 息 材 料 , 归 纳 并 梳 理 成 简 明 扼 要 高 度 概 括 的 要 点 , 不 能 什么 都 照 抄 原 文 。 确
23、实 能 摘 抄 的 , 也 要 适 当 加 以 转 换 。 概 括 的 内 容 往 往 不 止 一 点 , 一 定 要 分 点 列 举 、 分 条作 答 。易错点 2 概括内容要点2 【2014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 1923 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 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
24、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7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 5 个,新种 121 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 120 年来作出突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语文 纠错 笔记 系列 专题 11 传记 文本 阅读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