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第2单元演唱《摇篮曲》教案2人音版.doc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2单元演唱《摇篮曲》教案2人音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音乐下册第2单元演唱《摇篮曲》教案2人音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摇篮曲教案教材分析: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古今摇篮曲中颇负成名的歌曲,是为法柏夫人创作的。是送给法柏夫人第二个孩子的礼物,因法柏夫人喜欢圆舞曲风格的歌曲,所以作曲家把圆舞曲稍作变化,将伴奏部分放在右手,产生了一首甜蜜的旋律,就是流传至今的这首三拍子的摇篮曲 。乐曲原为 F 调,教材改为 D 调。简朴的主题充满了温和、安详的情绪,表现了母亲深挚的怜爱。伴奏声部的切分效果,形成了摇篮摇晃的动感,烘托了乐曲平稳的宁静的气氛。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歌曲的情绪,体验摇篮曲所表现的意境:歌曲结构短小,旋律轻柔甜美,歌曲伴奏型常带摇篮的动荡感。2、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感受母爱的伟大。二、过程与方法1、从听入手,引导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歌曲的情绪、情感,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演唱速度、力度,带着感情去演唱摇篮曲 。2、让学生用竖笛演唱摇篮曲 。三、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 ,并从演唱过程中感受摇篮曲音乐的风格。2、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同时让部分学生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作、表演、合作能力。3、掌握摇篮曲的歌曲创作背景知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 1、感受音乐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2、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二、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摇篮曲 。2、准确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
3、们,老师这儿有一张咱们班某位同学百日时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一看、猜猜他(她)是谁啊?生:想!(教师出示照片,学生猜测)2师:照片上这个可爱的宝宝就在我们中间,老师给大家三次机会。好,谁能告诉老师,照片上这个宝宝是谁啊?生:(略)师:下面就请照片上这个可爱的宝宝站起来,让大家见一见你的庐山真面目吧!(照片中的学生起立,其他同学验证自己的想法)师:啊,原来的你啊!其他同学,你们都猜对了吗?不知道这样的一张照片,有没有让你回忆起儿时的往事?其实当我们都是小婴儿是时候,最幸福的莫过于在妈妈的怀里,听着妈妈哼唱的小曲儿、甜甜地入睡了。【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地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回忆起小时候,进入教师创设的情
4、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导入新课。师:现在大家回忆一下,在你的印象中,你都听过或是学过哪些“摇篮曲” ,能不能给大家唱一唱?生:(略)师:大家唱得都非常好,还有一些“摇篮曲”了,连老师都没有听过,你们真棒!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摇篮曲” ,它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 1868 年创作的。【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知的摇篮曲入手,逐步过度到新课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伏笔。二、歌曲教唱。1、新歌欣赏。师:在学唱这新歌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注意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二,为了更好地表达这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音乐 下册 单元 演唱 摇篮曲 教案 人音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