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 实验复习,4,6,2,1。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时记录数据的表格: (1)由表格可知,弹簧原长为_cm;当拉力为2 N时,弹簧长度为_cm,此时弹簧伸长了_cm。,(2)当弹簧长度为6.5 cm时,弹簧伸长了_cm,所受拉力为_N。 (3)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当拉力在_N以内时,弹簧的_(选填“长度”或“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2.5,2.5,3,伸长量,2,2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cm。,(2)弹簧在受到6 N的拉力时,弹簧比 原来伸长了_cm,此时弹簧
2、发 生了_形变。 (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_ _; 用此弹簧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N。,6,弹性,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06,3、(3分)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 。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天平,弹簧测力计,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4、下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运动
3、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求解释错误的原因):。 (2)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 ,运动的时间越来越 ,但由于实验中摩擦力 ,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情形。 (3)在上述实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摩擦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那木块在水平面上的速度既不减小,也不增加,运动方向也不发生变化,木块将 。,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变长,长,不可能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5、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
4、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 运动状态不变; (3)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 。,速度,远,匀速直线,牛顿第一定律,6。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分别标记出小车停下的位置。,(1)标记是小车在 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分析可知:水平表
5、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推理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乙同学用此装置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处滑下,均在铺有木板的水平面上滑行,发现高度越高,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_,由此可知:小车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小车所处_有关。,木板,慢,越远,高度,7、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段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已知F1=F3=F4F2。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两个图是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两个图是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6、的两个图是 。30、(3分)如上图,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读数是_。,乙和丙,甲和乙,甲和丁,05N,0.2N,3.6N,8.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同的两个力作用时,小车是否处于静止来探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2)保持两吊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会转动,直到两边的拉线 。 (3)如果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可以发现小车不会静止,这是为了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
7、足 这一条件而设计的一个步骤。 (4)通过上述过程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 、方向 ,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彼此平衡。,相等,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相等,相反,9、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 力。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匀速直线,平衡,压力,接触面越粗糙,10、某兴趣小组的
8、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对有关的问题分析如下:,(1)他们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 拉着木块沿长木板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 力。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他们应控制 不变,改变木块对木板的 压力;实验中应用了 的研究方法 (3)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原因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匀速,平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控制变量法,难以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弹簧测力计位置固定,长木块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测量
9、结果没有影响,11、小强做探究“滑动摩 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 关系”的实验中,找到了两个粗糙 程度不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 面上,完成了如下探究。 (1)先将较平滑的木块叠放在较粗糙 的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 拉动它们。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1,则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为 N。 (2)然后应当将 ,在桌面的同一位置重复上述过程,此次测得的摩擦力为2.4N。 (3)比较前面两步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 小强还想知道“接触面积的改变是否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于是他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
10、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匀速,3.6,去掉一个木块,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1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15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力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http: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
11、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凹陷(或形变),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大小,13、(4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宇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 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3)分析比较图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凹陷
12、(或形变),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乙和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14、 列问题: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请你在认真思考、观察的基础上,回答下,(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仔细观察图16所示的“实验1”和“实验2”,回答: 实验1是想验证: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实验2是想验证:当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13、的关系;以上实验都采用了一个共同的科学方法,那就是 法 (3)如图17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某同学用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则图 (填a或b)中装的是盐水。,高度差,不漏气,深度,深度,液体密度,控制变量,a,15(5分)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 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其有关,1、2、3,在同种液体
14、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5、6,深度,750,16.小明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实验现象如图甲所示,设实验过程中管口不离开水银面,请回答: (1)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2)如图甲所示,将试管口向上提1 cm,管 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为_mm;将 试管口略向下压(管内仍然有一部分真空), 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_(选填“变 长”“变短”或“不变”)。 (3)如图乙所示,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 银柱长度将_,高度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时管中不慎进入少量空气,管中水银柱 高度将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750,不变,变大,不变
15、,减小,排出注射器筒内的空气,17小明同学利用标有“4.5 mL”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2)如图所示,用细绳拴住注 射器活塞,使绳的另一端与 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 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 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_时,记下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为8.2 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c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cm2。 (4)测得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Pa。(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刚被拉动,6,0.75,1.1105,18、如下图所示是某小组
16、研究浮力问题的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1)AB两图中,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了物体 , A、B两图中测力计示数之差等于 。 (2)比较B、C两图能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 (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 有关。 (4)比较 图和 图可说明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排开液体的体积,密度,D,E,19.如图所示,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 (填序号) (2)若选用的操作是,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下册 实验 专题 复习 课件 新版 新人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