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究实验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究实验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究实验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探究实验,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来推测,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为此,设计实验如下:,在水平的桌面上架设一个斜面, 在斜面的某一合适高度作记号A; 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刻度尺测 量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 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中的其余步骤; 最后去掉毛巾,再重复中的其余步骤; 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1)本实验设计是通过观察小车_来推断小车的运动趋势的;让小车每次都从A点下滑,目的是_。 (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 (3)根据实
2、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的原因。,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小,远,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如图1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_ (2)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 A能使影响二力平衡的第三个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3、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3)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 _(选填“必须沿水平方向”或“必须沿竖直方向”、“可以沿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 _(选填“适用”或“不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A,可以沿任意方向,适用,(4)小明在课后也自选器材继续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方案(每
4、个钩码质量均为50g),其中,能验证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_(选填序号),a、b、c,三、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将物体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 _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了该实验结论的是 (选填字母)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甲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乙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
5、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匀速直线,B,D,四、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因素,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图2-甲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中的乙、丙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2-乙、丙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2-丁所示,通过对图2-乙、丁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
6、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 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 (3)设图2-丙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丙,图丁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丁,则p丙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丁。 (4)比较图2-乙、丁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_。,海绵的凹陷程度(海绵的形变),实验受力面条件不同,等于,受力物体应相同,五、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 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当他将金属盒浸没
7、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 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 _问题。,(2)排除故障后,他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 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橡皮管破裂,(3)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_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转换法。 (4)由图(a)和图_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岁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由图(a)和图(d)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_,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C,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或种类)有关(或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的密度越大,
8、压强越大,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填序号)。 (2)若选用的操作是,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的关系。 (3)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填序号)。,3、6,液体密度,(4)右图中能正确反映浮力F浮和物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为_。,(5)如果物体的重力为G,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则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表达式为: _ 。物体的密度的表达式为: _ 。,D,F浮=G-F,=G水/(G-F1),七、探
9、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 (1)调节平衡时,都应该使它在_位置平衡。根据图示杠杆所处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整(填“右”或“左”)。 (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_,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_。,(3)某小组同学在杠杆左右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同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_。,水平,左,垂直,力臂,错误,(4)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甲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乙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下册 探究 实验 课件 新版 新人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