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黄生借书说》课件1北京课改版.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黄生借书说》课件1北京课改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黄生借书说》课件1北京课改版.ppt(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解题: 黄生,姓黄的读书人,他的名字叫允修。 “说”是古代一种非常活泼的文体,篇幅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精辟的见解,跟现代的杂文或杂感相似。 这篇“说”是作者就黄生允修向自己借书一事发表议论。,释词:,随园主人:袁枚自称。随园,在江苏南京市北小仓 山上,袁中年辞官后居住的别墅。 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 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 子孙弃者无论焉:无论,短语,不用说、不必说。 虑人逼取:虑,担心。 俟异日:等他日。俟,等。 公书:把书公开,慷慨出借。,书非借不能读也: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去读它。非、不,
2、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 然天子读书者有几:可是皇帝读书的有几个呢?然,然而、可是,连词,表转折。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看来,就是我原来不幸而遇到姓张的吧。然则,这样看来,就(紧承上文而引发下文)。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不仅书籍是这样,世上的事物都是这样。非独,不仅,不只。然,代词,这样。 其切如是:求书迫切像这种程度。是,代词,这样。,本文的观点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确: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意思是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认真真地读。 注意:不能理解为“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读”。请读“子不闻子孙弃者无论焉。”,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观点的? 明确: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这一新颖独
3、到的见解,使读者产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紧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例证有几个? 明确:三个。天子七略四库,富家汗牛塞屋,愤慨地指责位高书多而不读。其他“祖父积、子孙弃”更不屑一提。历数三种人藏书不读书,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板书:反证)有书而不读,依此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为什么呢? 明确:作者由书及物,类比推理。 两种心情,两种态度。这样触类引申,进一步论证了文章的论点。 以上由书及物均是从别人说起,接着是由人及己,由一般到具体,以现身说法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通籍”(做官)前后对书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怎样理解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16 课黄生借书说 课件 北京 改版 PPT
